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2刘建宏

未来英才 2017年5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计算机教学必要性

刘建宏

摘要:经济日渐发展促使科学经济进步,中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作为自然科学,计算机教学更加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提升中职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形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针对性以及教学有效性。本文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作了分析,提出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对策,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中职;计算机教学;必要性;对策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经济社会日渐发展促使社会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中职院校教育需求,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计算机普及率不断提升促使管理工作部门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计算机操作人才的需求非常高,中职院校旨在于培养技术型以及实用型人才,对办公自动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行动导向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行业普及效率不断提升,在人才招聘中也更加注重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计算机教学成为中职院校教师的关键课程,这就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针对性教学对策,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作为一种教学整体性要求非常高的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提升中职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全面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向性教学模式倡导综合学生的脑、手和心,发挥职业活动导向性作用,坚持人本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非常重要。从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来看,大多数计算机课堂需要坚持传统课堂教授形式,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居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生缺乏计算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时代日渐发展促使现代生活节奏发展非常快,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更快,特别是计算机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随着办公室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日渐提升,计算机技术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院校需要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来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计算机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注重社会实践,更新专业知识体系,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教学,提升学生技术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例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EXCEL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会计专业相关的max( )、sun( )以及min( )等函数,还需要注重传授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诸如,统计学方面的count( )、lookup( )等等。教师需要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删繁就简,调整教学计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进而不断渗透,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师需要促使学生了解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了解计算机体系以及结算及构成等,深入认识计算机工作,促使学生深入认识计算机工作,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效率。

2、多样化教学,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转变了单一化课堂传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采用针对性教学方式,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Flash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Flash软件的功能以及应用方式非常的熟悉,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照抄照搬教材实例,并没有引导学生了解应用软件到底是做什么的,如何做出更有特色、更有新意的作品。例如,在进行电子相册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案例,在技能点以及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可以预先为学生播放一个Flash作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关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设计动画案例,促使学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思考与尝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现实生活的题材,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利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设置教学情境,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营造更加完整、更加真实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机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进入到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学习热情,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例如,在进行文字修改处理的自动保存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统一时间关闭系统的情境,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档输入工作,这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面临着机器故障,通过设置这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寻找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三、结语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具体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脑、手与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本位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根据学生个体性差异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计算机技术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技术能力,进而更好的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佳玮.试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09):101-101.

[2] 赵凌燕.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37-38.

[3] 姜德根,魏国生.中职《计算机应用》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探讨与案例[J].电子世界,2013(07):174-176.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计算机教学必要性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