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饮食男女》中的人物与结构
2017-05-12马良
马良
【摘 要】李安作为优秀的华人导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李氏叙事”风格。电影《饮食男女》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中最具特色的一部,本文将从该片的人物与结构入手,分析李安扎实的编剧手法。
【关键词】李安;《饮食男女》;人物塑造;故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25-01
《礼记·礼运》里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简单的一句話精要地概括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基本特性。李安在《饮食男女》中也对这其中的要义进行了阐释。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导演,李安在影片中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公的、柔性的、永续的、天人合一的”极富东方美学的哲理进行探索,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典范。[1]而李安对电影叙事本身的看重,以及他本人早期舞台剧的实践经历,使得李安电影对戏剧元素的执著追求非常明显。这些观点在《饮食男女》中都有所体现。
一、影片的人物塑造与人物揭示
李安一直反对东拼西凑快餐式的编剧,他认为,“这是把上海菜细火慢炖的老味道,变成了速食面。”[2]虽然《饮食男女》中有很多人物,但通过李安的处理,故事变得清晰又不乏味。在人物的设定方面,李安前期使用大量镜头和细节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和在家里的地位。能做得一手好菜的老朱是大饭店的主厨,他心系三个女儿,是个令人敬重的父亲。大女儿家珍是个化学教师,其敏感、内向,非常古板,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二女儿家倩是个新时代的女强人,性格开朗,极具魅力;小女儿家宁是个大学生,她单纯、乖巧,有些唯唯诺诺。这样的四个人,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却都有着同一个目的——想要离开这个家,这样的设定让故事很难不碰撞出火花。
《饮食男女》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之所以非常成功,是因为上述所有的人物设定都不是其本性,而是在电影故事的推进和发展中通过角色面临的压力和抉择逐渐揭示出来的。首先是小女儿家宁,面对自己喜欢的男生,她不顾朋友情谊,将其“撬”了过来,并且有了孩子。这样的情节发展使人意外。她最年轻,也最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所以她选择了内心,追求了自己的爱情。大姐家珍受够了压抑,终于鼓起勇气强吻了喜欢的体育老师,两人最后幸福地走到一起。这样的前后不一致,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通过对人物性格的铺垫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二、主控思想与故事结构
麦基将故事的主控思想概括为:描述出生活如何以及为何会从故事开始时的一种存在状况转化为故事结局的另一种状况。[3]本片的主控思想则可以概括为老人生活权益的追求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解放。
李安最擅长让自己的主人公在自我抉择中完成主题的揭露。《饮食男女》中,所有人最开始都是为了他人而活着。老朱为了不被他人议论,以及照顾三个女儿的感受,隐瞒了他和锦荣的忘年恋。最后老朱就像李安所想表达的一样,“父亲们该为自己想想了”,当着全家人的面公布出来。故事的最后,锦荣母亲听闻昏倒过去,众人依旧是不理解,但是老朱失去已久的味觉却神奇般地恢复了,这正是导演对老人追求生活权益,以及对个性解放的鼓励。家倩成为了家里坚守到最后的人,感情也没有着落,似乎看起来最不得意,但是她与父亲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并且她也完成了儿时的梦想,接手了父亲的厨房。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
影片在故事结构上也是非常严谨有节奏的。其采用的是传统的戏剧性结构,非常注重人物内心的变化以及与外界因素的冲突。《饮食男女》的叙事结构是多线性的,通过一系列连贯现实的编排,使故事有序发展。这样的结构安排更加平民化,也与电影的主题思想相辅相成。
三、情节设置及安排
影片多次使用了悬念和冲突的手法来设置和安排情节。老朱与锦荣的忘年恋可谓整部影片最大的悬念。其实,导演一直在用各种线索进行暗示。例如,老朱电话里叮嘱锦荣如何做鱼,后来姗姗说“我妈妈把鱼煎糊了”[4];明明不喜欢抽烟还对梁母说不介意锦荣抽烟,种种一切都引导着他最后选择和锦荣在一起。
冲突手法的运用在家倩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家倩与父亲并不和睦,因为父亲从小就干涉她追求厨师梦,她只能偷偷做给情人品尝。身为一个企业高管,当影片第一次展示她做出的菜品,并且听到她对做菜的研究和见解后,观众能对家倩与父亲的冲突有一个更好的感受。
《饮食男女》是个故事性非常强的电影,李安用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力道,模糊了电影拍摄、编剧技巧对故事的干涉,观众能够流畅自然地接受故事所传达的思想。无论你是一个关注饮食文化的“吃货”、隐藏自我的“好人”、维护老人权益的“平权者”,还是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学家”,李安都能在他的哲学辩证思维中给你一个答案。
参考文献:
[1]周安华.当代电影新势力:亚洲新电影大师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
[2]葛维樱.上海电影节与李安风暴[J].三联生活周刊,2016(26).
[3]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1).
[4]胡星亮.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