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主题式阅读策略初探
2017-05-12刘玉娥
刘玉娥
一、儿童文学主题式阅读的意义和目标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在小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被选编成课文,例如童话故事、儿童诗、寓言故事等。然而语文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和课本,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近年来的阅读方式已经由有限的课内阅读变革为海量的课外阅读,在海量的课外阅读资源中,儿童文学作品以它纯真、质朴、充满童趣和爱的特点,被学生所喜爱。本文就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成长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例,探究儿童文学主题式阅读的策略。
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有母爱、成长、冒险、寻找、苦难与欢乐、童真童趣等,在这众多的词汇中能引起高年段小学生情感共鸣的唯有“成长”这一主题。随着年段的升高,心理的 成熟,高年段小学生对父母、朋友、老师、生长的环境都会有渐渐清晰地感受和认知,对于亲情、友情甚至爱,都有了感知和界定。阅读成长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情感的体验,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长观,从容面对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困惑,健康快乐的成长,达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来讲,成长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表达、故事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贴合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他们积累阅读经验,培养阅读习惯,习得写作方法,提高语文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成长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成长主题的作品很多,我们选择了以下几部适合小学生阅读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儿童小说开展阅读活动。
《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马利。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安妮的孤儿,被马修和玛利亚兄妹从孤儿院领回。他们本想领回一个男孩帮助农场干活儿,却阴阳差错地领回了一个骨瘦如柴、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父母双亡的女孩。安妮凭她丰富的想象力把兄妹俩迷住了。安妮给绿山墙的所有景点都起了优美的名字,如:闪光的小湖;白色的欢乐之路等;她还与一位名叫黛安娜的黑发小姑娘结成了知心朋友。安妮在朋友、老师、马修和玛利亚的爱和关怀中幸福地生活着,直到马修的悲惨死亡。但是她还是坚强地活了下去,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这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自尊自强的成长历程。
《根鸟》:作者曹文轩。讲述的是一个少女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成长在现实与梦幻之间,他以梦为马,度过他的成长阶段。根鸟决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他出发了,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峡谷、小镇??一个个场景奇异而曼妙;恍惚、迷乱、摇摆、清醒、执著、一往无前,他在痛苦中品尝着快乐。此书可以引领每一个读者在梦幻中游走,在真实中体验人性。这是一段追梦的历程,也是一段成长的历程。
三、以丰富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能量
1、以班级读书推荐会为契机,确定阅读主题,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任务。在题为《成长的喜乐》的班级读书推荐会上,引出“成长”的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苦恼,进而推荐《绿山墙的安妮》、《海蒂》、《根鸟》三部作品,从内容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作品的影响力,各类书评等方面进行推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这是读书推荐会的第一个目标。
读书推荐会的第二个目标是确定读书时间和读书小组。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为一个月,每周二为读书日,不留或者少留语文家庭作业,给孩子阅读时间上的支持,其他时间自己安排。同学之间自由组合为读书小组,组内同学阅读同一本书,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和主题给每一位组员分配读书任务:可以为这本书配插图,创作人物图册,也可以摘抄精彩句段,制作读书卡片,知识卡片,写读后感,表演故事片段、续编故事等。
2、以班级读书展示会为平台,交流读书习得,升华读书主题,提升阅读能力。每一个读书周期结束后,召开班级读书展示会,在题为《安妮、海蒂和跟鸟》的读书展示会上,每一个阅读小组通过制作PPT课件展示小组成员的读书成果,在一幅幅漫画插图中,同学们收获了自信;在一张张精美的读书卡片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在稚嫩的表演中,同学们演绎着对人物的理解;在一句句读后感悟中,同学们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成长的主题在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时渐渐浮出水面,安妮的幻想、乐观、、坚强、独立深深地感动着同学们,根鸟执着的寻梦之旅,令同学们在梦幻中体验真实的人性,在曹文轩纯美的笔下感受为梦想的坚持和成长的力量。在这样的阅读基础之上,老师适时抛出讨论的话题:“我的成长之路”,让同学们在小说主人公的身上寻找自己成长的痕迹,解答童年的困惑,学习独立坚强的精神品质,树立自己成长的目标。在有序的读书活动中,同学们阅读小说的速度提高了,对于中外小说的不同风格也有了感受,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也愈发高昂了,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也提升了。结合高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同学们试着将小说中的情节改写成简单的剧本,写作的积极性也在读书活动中调动起来。
四、从成长主题向多元主题拓展,开拓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探寻更有效的阅读模式
进行了成长主题的儿童文学主题式阅读活动之后,学生有了继续开展阅读活动的愿望和动力,我们可以继续顺着成长的主题,鼓励同学们发现和推荐表达儿童或少年成长的其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比如与《根鸟》齐名的成长三部曲的另外两部小说《红瓦》和《草房子》,外国名著《绿野仙踪》和《雾都孤儿》也是相关主题的作品。也可以继续开展母爱主题的儿童文学阅读活动,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也适合小學生阅读和积累语言。冒险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很多,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扬·比比扬历险记》等经典作品,也等待着同学们去挖掘,形成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更有效的阅读模式。
阅读同一个主题下的一系列不同的作品,分享同一主题在不同个体阅读经验中的生成理解,在比较阅读中达成对主题思想的深刻认识,学习文学作品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最终达成求同存异的一种开放性的阅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探寻出适合小学高年段儿童文学主题式阅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