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丰县花生田蛴螬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7-05-12高艳如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蛴螬发生原因发生规律

高艳如

摘要 介绍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分析蛴螬猖獗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清丰县花生的生产。

关键词 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河南清丰

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41-02

蛴螬是清丰县花生田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发展速生杨片林面积达1.3万hm2,推广蔬菜、花生作物面积各1.3万hm2,为金龟子(蛴螬)猖獗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加之,秸秆还田的推行、未腐熟有机肥的施用、麦垄串种花生、土壤缺乏药剂处理、防治时间滞后等原因,导致花生田蛴螬危害越来越严重。据对近2年17个乡(镇)的花生田调查,发现花生被害率、果荚被害率分别为100%、50%~80%,平均有虫7~10头/m2,严重的达13~22头/m2,甚至导致绝收。现介绍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分析猖獗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花生生产。

1 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

1.1 蛴螬种类

通过调查,发现在清丰县发生的金龟子有1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 jucunda Fald erma-nn)、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 ulsky)、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nta Fald)和黑绒鳃金龟(Mala dera orientalis Motschulsky)等。而在花生田发生为害的主要是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小青花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占比分别为25%、40%~60%、20%,其他种类较少。

1.2 发生情况

暗黑鳃金龟在清丰县1年发生1代。以3龄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至5月初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出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出土盛期,成虫羽化有隔日轻重现象。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从产卵到孵化需7~8 d。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蛴螬危害盛期。成虫的趋光性强[1-2]。华北大黑鳃金龟在清丰县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为主隔年交替越冬。越冬幼虫经过春季为害小麦等作物后,于6月上、中旬化蛹,7月上中旬羽化成虫,但不出土,在地下蛹室内潜伏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6月上、中旬孵化,7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蛴螬危害盛期。蛴螬危害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即以成虫为主越冬的年份危害较重[3-4]。小青花金龟自2001年以来危害日趋猖獗。成虫日出活动危害,夜间入土潜伏产卵或在树上、花内过夜,对酸甜味有趋性。在清丰县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初出现,因高温和降雨天气影响,成虫危害1年有2次高峰,即5月上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10月中旬,11月终止。6月、7月开始见幼虫,7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危害盛期。

2 蛴螬猖獗的原因

2.1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虫源田和媒介田的比例增加

近年来,清丰县大力发展速生杨、蔬菜、花生经济作物,导致蛴螬猖獗发生。根据黑光灯诱捕和挖土调查资料对比,由1998年、1999年的每个黑光灯管年诱捕金龟子6 543头、2 137头剧增到2015年、2016年的100 644头、141 756头。挖土调查发现由1998年有虫2.8~7.0头/m2上升到2016年的7~10头/m2,最多达22头/m2 [5]。

2.2 土壤药剂处理面积减少,控制害虫效果差

当地防治地下害虫常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之麦垄串种花生在当地多年来一直被广泛推行,土壤药剂处理面积越来越少,均导致了大面积花生田蛴螬危害和生长,给花生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2.3 秸秆还田和未腐熟有机肥的推广利于蛴螬生存,导致蛴螬危害增强

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养殖业的规模逐年扩大,家畜、家禽粪肥的使用量增加,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利于蛴螬生存和危害。据调查,施用鸡粪的花生田,蛴螬达13.8~21.75头/m2,均高于一般花生田[6]。

2.4 群众防治滞后,错过有效防治期

由于蛴螬为害花生均在地下,特别是危害前期,从地上部分难以发现症状。群众又不懂测报,更不易掌握幼虫危害盛期,所以均忽视6月至7月初龄幼虫的防治适期。8月幼虫进入3龄以上暴食危害时,抗药性明显增强,此时嫩荚被害严重,而地上部分植株几乎己封垄,大田洒药防治操作又难,直接影响药效。因此,8月以后防治滞后,难以达到理想效果[7-8]。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人工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

收获和犁地时,对蛴螬进行集中处理,并用5%毒死蜱颗粒剂1 500 g或10%砒虫啉25 g拌细沙土20 kg,均匀撒施进行土壤处理[9-10]。在金龟子成虫发生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配制糖醋液(糖375 g、醋500 g、酒125 g、水250 g)诱杀,可减少虫源基数。

3.2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可以有效减少因长年单一作物所引起的病虫害。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做到氮、磷、钾肥合理配比,科学施肥、浇水,能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增强其抗病虫能力[11-12]。

3.3 化学药剂防治

一是成虫。6月中旬至8月上旬,当成虫发生盛期,可在成虫群集危害的作物(例如蠐螬喜食的苗木、果树和花卉等)上喷施药剂2~3遍防治,减少地下落卵量和幼虫危害[13]。二是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中旬,当蛴螬进入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可喷10%毒死蜱(又名:佳斯本)颗粒剂22.5~30.0 kg/hm2防治,结合浇水效果更好。或用20%甲基异柳磷3 750 mL/hm2,洒施花生根旁(亦可药液兑水稀释1 000倍,直接灌根),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浇灌花生根部(用药液3 000 mL/hm2左右),防治效果甚佳。于2016年6月25日、7月10日,分别采用10%毒死蜱颗粒剂22.5 kg/hm2、50%毒死蜱颗粒剂22.5 kg/hm2、50%辛硫磷1 000倍液(用药液3 000 mL/hm2)浇灌花生,并与空白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防治田花生荚果被害率为8.2%,较对照田荚果被害率减轻59.6%,增产50.5%,获得显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张美翠,尹姣,李克斌,等.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10):20-28.

[2] 刘瑶.山东省花生田蛴螬类地下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3] 闫冉冉,薛明,周方园,等.山东花生蛴螬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J].中国植保导刊,2013(7):5-8.

[4] 孙昊雨.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蛴螬致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 宋龙腾.卵孢白僵菌防治蛴螬及其固态培养条件优化[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6] 于永浩,龙秀珍,曾宪儒,等.绿僵菌防治蛴螬的应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3(1):71-76.

[7] 农向群.绿僵菌与宿主蛴螬田间互作及种群续存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8] 刘迅,农向群,刘春琴,等.花生播种期施用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4):485-489.

[9] 刘小民,郭巍,李瑞军,等.12种药剂对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J].花生学报,2010(3):12-15.

[10] 苏品,廖晓兰,张亚,等.白僵菌防治花生地蛴螬研究综述[J].广西农业科学,2009(4):373-377.

[11] 刘树森,李克斌,尹姣,等.蛴螬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8(2):168-173.

[12] 罗晨,郭晓军,张芝利.京郊草坪蛴螬的种类和为害特点[J].昆虫学报,2008(1):108-112.

[13] 胡琼波.我国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4(6):87-92.

猜你喜欢

蛴螬发生原因发生规律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草坪地下害虫——蛴螬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