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5-12李慧卿

未来英才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李慧卿

摘要: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施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从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出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研究教与学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本课题力求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及学生间相互合作的一种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说明了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際上就是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语文是一门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给学生如何独立地、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取新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是自己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传统的教学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认识的主体,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变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1、转变观念,教少一点时间,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如果被教师大量占去,满堂讲,学生就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知识消化反馈的余地,没有进行活动表现的机会。这样只有把教师课堂时间的占有量压下来,学生才有多一点时间去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要注意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少说废话;尽量少做不必要的动作;更重要是要精讲,抓住文章关键所在,应当讲解学生不懂而又必须在老师引导启发下才能理解的东西,把课堂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给每个学生时间,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

2、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迸出智慧的火花。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大致统一的,学习内容是计划性和指令性的,对于教师给出的“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无条件全部完成,结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因此,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是我们每一位课改教师必须做到的。

在学习《插秧》一课时,我在让学生认识了本课的生字以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你们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有的小组说:“我们小组想好好读几遍课文,要读的有感情,再把课文背下来。”有的小组说:“我们小组画画好,我们可以把农民伯伯插秧的美景画下来。”还有的小组说:“我们可以把这首儿童歌进行改编。”于是,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室里更呈现出浓烈的学习氛围。汇报时各小组展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更结合自己小组对课文的理解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这节课我们收获颇丰,听到了绘声绘色的朗读,看到了入情入境的表演,还留下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保存了几首虽然幼稚但天真有趣的小诗。

在上每一节课时,教师们不妨多说些这样的话“选择同学们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读”“和你喜欢的学习伙伴一起识字”“选择你喜欢的学习方式”“你想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等等。学生的选择是“我喜欢我才选择”,既然是喜欢的选择,那他们自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那么学习的兴趣、求知的积极性也就无需老师想尽各种方法来激发了。

3、教师对学生限制少一点,自由多一点。在应试教育的年代里,课堂教学对学生限的太死,不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更不允许学生答错题,如果答错题老师就要批评,这样,造成大部分学生不敢回答,学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去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课堂上应允许学生答错,错了重答,答不完整的补充完整,没有想好的可再想,不清楚的可以举手再问,存在不同意见可进行争论和自由发表意见,应允许走出座位去请教或帮助同学,去与同学甚至与老师争辩,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为,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中学语言,运用语言。如说话训练课我是这样做的,学生席地而坐,老师坐在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话题,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用什么手势、动作辅以表演,就用什么,想争论什么说的对话,就争论,这样好象一场大辩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经验不足,对自主学习往往摸不着门道,尤其是学习中遇到困难常常使他们丧失信心,对自学望而生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注意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动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知识的具体意义,展示教材的新颖性,创设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课前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每组教材的组成及每组教材的训练项目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电教手段,展示教材新颖的内容。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录象,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再如,学习《田忌赛马》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看(静音)动画片《田忌赛马》,看后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影片中人物都说了些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学生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也随之而浓。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诣在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礼物》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是什么?什么时间什么人送的?为什么要送?让我们一起学习《礼物》这一课,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给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近几十年来,人类知识以几何级数激增着。科技文化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什么了”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正如叶老指出,教学不是老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所贵乎教育,自力之锻炼”。为了达到“疑难能自解,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即“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教给学习方法又是关键的一环。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满足于能说出正确答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错误的原因,如检查背诵,学生背出后,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背诵的,总结正确的背诵的方法;当他们不会背诵或背错时,不能粗暴对待,要引导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寻找产生正确的关键,教给正确的方法。这样,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经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为培养自学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1、教师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自己探索,发现新的学习方法。教师良好的教法,是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样板。通过教师的良好教法的模仿,引导学生从中吸取好的学习方法,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增加大量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由“仿”到“创”的升华。

2、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给学习方法,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组成: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理解题目的能力;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能力;抓住文章思路的能力;概括中心的能力;寻找并理解中心词、句、段的能力;观察事物和写作文的能力;听课质疑,分析、讲解的能力;读书、笔记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对以上能力反复、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还要加强以下环节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方法: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六步法。讀一读,了解课文大意;拼一拼,掌握生字的读音;查一查,弄懂新词的意思;再读一读,理解段的大意;试一试,解答课后的问题;想一想,知道文章的中心。

(2)听课方法:着重指导学生正确听讲、质疑、笔记的方法。①听讲:主要指导学生注意听讲,对教师强调的重点内容更要注意,注意总结性语言,“总之、因此、所以、但是”等所提到的内容往往是中心内容所在。②质疑:主要指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问,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还要指导他们不要有疑即问,可先自己思考,再与同学讨论,实在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教师质疑。③笔记:主要指导他们记以下内容:表现中心和重点词、句的含义的联系;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争议的问题;黑板上的;对一些问题的总结性发言。

(3)复习方法:指导学生编拟复习提纲;指导学生要及时复习;指导学生要经常复习;指导学生交叉复习。

(4)作业方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指导:①指导学生先复习,后作业;②指导学生自我检查作业;③指导学生探究错误根源,对症下药;④指导学生勤奋学习,透彻理解和巩固知识,不要靠临时猜题、押题、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新知识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想适应时代要求,就得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方法,既向他们传授知识,又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冯惠昌.学习与教学心理学[J]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2] 谢德民.论学习[J].人民出版社,1992.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