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类招生的计算机专业导论课与分流体系建设
2017-05-12李宁张伟
李宁+张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01)
摘 要:分析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阐述加强专业引导,构建合理的专业分流体系,指出计算机专业发展概论课程对于专业分流的重要作用,给出一种旨在发现学生专业契合度的成绩评价方法的建议方案。
關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专业导论;招生改革
0 引 言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国内外高校所采用。美国哈佛大学从1870 年开始形成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结构的分流模式;我国的大类招生始于2003年,有30多所211工程院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1]并得到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2]。
大类招生的优势可归结为:①大类招生顺应社会需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可以避免专才教育导致的知识面过窄的问题;②可以避免高考时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课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从容地选择专业,使专业与自身的契合度大大提高[1]。在高校办学层面上,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在学科专业建设层面上,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形成院系良性竞争,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学生自身发展层面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2]。
纵然大类招生有着诸多优势,但10多年过去之后,国内实施大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仍是少数,甚至一些高校在实行大类招生一段时间之后宣告退出, 又恢复了专业招生[3]。这一方面说明各个高校对大类招生采取了客观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说明大类招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类招生面临的问题
近年许多专家学者对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4-5]:①学生热衷选择“热门”专业,导致“冷门”专业难以为继,长此以往将导致专业布局失衡,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②学生盲目地选择专业,在1~2年的大类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无法对专业有足够认识,对未来需求有准确判断,选择专业主要靠道听途说。③大多数学校在专业分流时,主要看学习成绩,缺少客观准确的评价依据等。
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结为如下几点:
(1)冷热专业两极分化。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把这个问题列为专业分流最棘手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研究认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冷热专业失衡的状况,使不同专业的生源质量分布更加合理[6-7]。其实,冷热专业并不是大类招生造成的,这是大众认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现在不过是把填报高考志愿时遇到的问题后移到了专业分流阶段。在缺少有效对策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目前的弊端;反之,劣势可能转化为优势。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就是正确的专业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再冷的专业也是有社会需要的,况且现在冷未必将来就冷,现在热未必将来还热。
(2)学生盲目选择志愿。一些研究发现,学生选择专业时参考的信息来源:7.49%来自于家长;13.16%来自于老师;25.51%来自于学长;14.57%来自于本年级同学;17.41%来自于自己查阅的资料;21.26%来自于所选的课程;0.61%来自于其他渠道[8]。可见,学长和同学对专业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出现同一个自然班或同一个宿舍的学生同时选择某个专业[9]。选择专业时,学生主要考虑的不是专业的重要性,而是就业的好坏和专业的名气。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学校未能为学生提供全面、客观、及时的专业引导。
(3)按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学生的在校成绩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最重要的评价依据,教育资源优先满足优秀的学生本身无可厚非,高考本身体现的就是这个原则,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专业分流所依据的成绩评价是否客观。一些学校把高考成绩也作为分流的依据之一[10-11],显然有失偏颇,这是高考“一考定终身”流弊的延续。科学的专业分流成绩评价应该能反映出学生个体的差异,即对于不同专业的兴趣和潜力,体现他们对于未来不同专业的契合度。
(4)分流时间和课程设置。分流前学生所学的课程对其未来的专业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专业分流最佳时机是学生基本学完了大类基础课,并学习了少量专业基础课,对各个专业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同时在系统地开展专业教学之前。所以,不应该为了专业分流将基础课和专业课截然分开,时间也不宜过早或过晚。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即大类培养应在相近的学科专业之间开展,这样才有可能精细地设置各个阶段的课程。此外,一些学校实行大类招生和转专业并行的制度,因此,学生跨学科的专业选择也是可能的。
这里还需要纠正一个认识误区,即专业是否应该完全由学生自己来选择?与很多观点不同,我们认为,专业的选择应该是双向的。这是因为:①学校的专业设置是依据教育部的学科专业目录,按照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条件而确定的。虽然也应该与时俱进,但不应太受一时学生好恶的影响。②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完全让学生自由选择,对他们而言与赌博类似,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③学生并不是凭兴趣就能学好所有的专业,一些专业需要有较强的数理基础,一些专业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一些专业则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因此,专业教师应该起到把关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目标的引导,挑选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进入相应的专业。
综上,解决目前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各种弊端的根本出路是,作为分流主体(学校或学院)应该起到主体的责任,加强专业引导,构建合理的分流评价依据和分流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保障专业分流的公开公平公正。在这方面一些高校作了很好的探索或形成了比较深刻的见解[12-15],但是仍少见到可操作性强、比较完善的系统性改革措施。
2 大类招生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发展概论课程是为计算机类大类招生所设计的一门大类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有一个框架性的总体认识,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为专业分流做好准备。
经过对相关课程在其他高校的开设情况以及相关教材的调研,我们遗憾地发现适合专业分流的教学内容少之又少。大部分专业导论课程参照的是国际ACM/IEEE-CS的CC2005 以及国内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编制的相关文件,读者主要是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以某校的计算機专业导论课程为例[13],其主要内容是:计算机专业导论之思维与系统,计算机专业导论之语言与算法,计算机专业导论之学科与专业。这样生硬的内容对于专业分流前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来讲,无疑会适得其反——把学生吓跑。我们认为,这样的一门课,应该在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方法上多管齐下,在考核上发现学生在不同专业的潜质和差异。
我们建议这门课程这样讲授:
(1)课时:24学时,其中讲课18学时,实验6学时。
(2)开设时间:第3学期(分流前)。
(3)内容:第1讲:计算机的学科和专业。由教学主管院长为学生讲解学科与专业的整体概况,各个专业之间的关系,大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计算机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介绍分流的方案和过程。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体系,了解已学和未学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第2~4讲:分流专业的专业概论。由各个系主任主讲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内容(主要专业课程的导引);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人才要求。第5~6讲:讲座。聘请校友、学长和校外专家为学生拓展学科和专业知识,介绍各类人才的社会需求。
(4)实验:设计若干个与待分流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自由探索的实验,不做讲解,仅提要求,学生依靠自学完成。例如,实验1:电脑拆装(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度较高);实验2:个人网站搭建(与软件工程专业相关度较高);实验3:局域网搭建(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度较高)。
(5)考核:分为专业口试成绩以及小论文成绩(开卷)。专业口试考查专业知识面和专业能力;小论文考查对专业的认识程度。本课程的成绩按各个待分流的专业分别给出,作为学生专业分流的重要依据之一。
除了设计专业发展概论课程,还需要制定比较完善的分流方案,开发分流系统以保障分流的顺利进行。
3 专业分流方案的设计
专业分流建议安排在第3学期期末进行,在这个时间点,主要的大类课程已基本上完,专业教学尚未全面展开。在第3学期开设专业发展概论课之后,学生对专业分流已经心中有数,即可开始准备。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填报志愿,待期末成绩公布便可通过分流系统迅速看到公示的结果。在暑假前完成全部的分流工作,便于学生填报下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并在假期做好专业课学习的准备。
各个学校专业分流的过程大体一致,即第1步由学生填报志愿,第2步统计学生的学习成绩,第3步给出结果进行公示,第4步最终确定分流名单。有的学校安排两次分流,即预分流和最终分流[10],其实一个好的分流方案完全可以做到一次成功。
专业分流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可以按不同的权重考虑以下几方面:①平均学分绩点;②所修的不同大类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的影响度,例如,计算机电路基础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影响度高于软件工程专业,而面向对象技术则反之,这样给出的评价对于不同的专业更有区分性;③专业发展概论课程的成绩,显然这样的成绩评价比单纯依据总成绩更为客观合理。
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涉及计算机大类招生的3个专业的年度招生计划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0人;软件工程90人;网络工程90人。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各专业招收人数允许上下浮动10%,这样既兼顾学生的意愿,又不至于打乱既有的教学计划。根据上述方法开发了一套分流系统,该系统可以读入电子表格文件,获得学生的名单、相关课程的成绩以及算法中的各项参数,快速得到分流结果。2015年该系统首次启用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有一名学生因为错过网上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而提出异议,其他学生均认可分流的结果。80%以上的学生满足了他们的第1或第2志愿。美中不足的是,各个专业的平均绩点不十分均衡,分别为2.62、2.73和1.79,这也在情理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研究把“满意度”(专业申报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作为衡量专业分流的唯一指标,这种做法并不妥当。专业分流的目标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满意,让每个学生都满意的结果也未必是一个好的结果,若能做到让大多数用功的学生满意就很好了。大类招生效果的客观评价应在若干年后从毕业质量和专业评估多个维度来衡量。
4 结 语
应该看到,专业分流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除了及时的专业引导和建设合理的分流体系之外,它与我们的办学理念、学校的专业布局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密切相关。显然,大类招生最多能够淘汰不受欢迎的专业,但却不能产生受欢迎的专业。通过专业引导,我们可以说服学生选择一些冷门专业,但是动机必须端正,即我们保护的冷门专业一定是仍有社会需求的,在未来仍有发展前途的专业,而不是从局部利益出发保护已经过气的专业。总之,作为办学主体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需要改革的,而不是完全听命于受教育者和当前的就业市场,因而大类招生也同时考量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胆识和办学自信。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大类招生定会走出阴影,获得应有的成功。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大类教学改革项目(5111623409)。
第一作者简介:李宁,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文档信息处理,ningli.ok@163.com。
参考文献:
[1]李姣姣, 陈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8): 81-83.
[2]段莹莹.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实证分析及专业分流的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0(10):75-76.
[3]张鹏,王强强, 甄东龙,等.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利弊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4(7): 155.
[4]孔庆聪.我国本科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分流制度研究——兼与美国四所高校专业分流制度的比较[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李荣国. 按大类招生操作层面问题频发[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6-06(B-07).
[6]戴玲. 大类招生: 模式、困境与出路[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3(4): 79-83.
[7]钟国忠, 邱吉福. 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2): 70-73.
[8]孙喆. 地方高师院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微[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5(2):174-177.
[9]郑朝荣. 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4): 69-70.
[10]田昊, 谢昆青, 林思聪, 等.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大类招生的实践与反思[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6): 35-43.
[11]赵长山, 何付丽, 樊东. 专业分流: 高校按类招生瓶颈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5(5): 15-17.
[12]杨敏, 郭宝龙, 张希颖. 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方案的分析与研究[J]. 时代教育, 2016(11): 157-159.
[13]顏兵兵, 姜永成, 殷宝麟. 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方案设计与实例分析[J]. 高教论坛, 2014(9): 44-47.
[14]张世敏, 蔡扬, 王捧军, 等. 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问题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 13(1): 112-115.
[15]网易云课堂. 计算机专业导论之学科与专业[EB/OL]. [2016-08-11]. 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HIT-1000004008#/info.
(编辑:郭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