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12赵亮谭春娇沈立张春元

计算机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本科生

赵亮+谭春娇+沈立+张春元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针对国内外高校正在实施或仍处于探索阶段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度,结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近7年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从实施基本情况、实施效果、经验体会、问题与建议等4个方面出发,全面阐述本科全程导师制的实践效果与问题思考,旨在进一步剖析该项制度的价值意义及下一步的改进方向,以期为其他院校进行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生;全程导师;实践与思考

1 基本情况

本科学生全程导师制是很多国际知名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甚至将该制度奉为人才培养的“秘密武器”[1]。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实施了本科导师制。到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实施本科导师制的高校已超过170所[2]。

2009年秋季学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究小组,对国内外相关工作进行了系统跟踪研究,形成了多份研究报告,并在学院内进行了多次交流。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学院正式在本科生中实施全程导师制: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导师由学院统一配备,每6~8位学生安排1名导师,每个年级安排一名导师组秘书;四年级本科生导师由毕业设计导师兼任。全程导师制全面实施以来,学院在每年本科新生入学第一周,召开导师与新生的见面会,专门向新生介绍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基本情况,会后导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

在全程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导师采取見面、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主要工作有:及时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帮助他们解除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认清在大学阶段应该达成的目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规划生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提供一些资料或书籍;介绍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及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邀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和体会;组织学员开展适当的集体活动,如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等;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介绍指导情况,交流经验,讨论问题等。

经统计,每学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平均在6~10次,其中当面指导均在4次以上,师生交流已基本自然化和常态化。在全面实施过程中,学院每学期收集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汇总后通报全院。

2 实施效果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受到了学院广大师生的肯定,从目前收集的反馈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想困惑得以解除,不良情绪基本得以释放。

在指导过程中,导师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捕捉他们的心理动向,适时给予思想、心理上的指导,传授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学生负面情绪的减少有助于他们逐步树立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指引,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针对新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有的导师邀请了几位四年级的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生活经验,让新生对未来4年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提前做好准备,在学习、生活方面少走弯路;有的导师鼓励学生加强英语、数理、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找对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针对个别学生课程考核不及格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有的导师向学生推荐与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开展学习;有的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项目研究、参加学科竞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师生感情更加深厚。

导师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爬山、郊游等集体活动,放松身心,排解压力,促膝谈心,在近距离接触中进一步增进感情。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导师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和方法,集体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导师生病住院,他的学生经常通过短信和导师交流,还专门为导师制作一本相册,里面记录他们入学后的生活,让人十分感动。

(4)学生成长进步受到更多关注,自我意识更加健康成熟。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教育是通过对人的成长的引导,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全程导师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指路导航,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在实施全程导师制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成长得到了更广泛、更细致、更个性化的关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

3 经验体会

3.1 高度重视是导师制实行的重要前提

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础中心工作。计算机学院本科全程导师制从前期准备、小范围试行到全面实施,一直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院领导率领研究小组起草修订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召开各层面的讨论会议,单独与试点导师交流心得,着力研究全面实施阶段工作方法。导师制全面实施后,学院领导每年都前往学员队参加导师与新生见面会,与学员队干部交流,参加班务会,及时了解导师制实行的情况。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关注与投入,确保了本科学员全程导师制的持续有效开展。

3.2 明确职责是导师制实行的坚实基础

在全程导师制研究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导师的工作内容过多、过泛,责任过于重大是导师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定位好导师的工作内容,明确导师的职责。学院专门编制了《计算机学院本科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同时学院还编制了《导师工作内容简介、注意事项和建议》《本科全程导师制师生第一次见面主要议题》等材料,动态细化导师的工作要求,作为《实施办法》的补充。本科生全程导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要熟悉本科学员的特点,解答学生成长进步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而知识传授、学业指导、科研攻关仅仅是本科学生导师的从属性任务,要防止把本科生当成研究生一样指导,或直接放到自己的课题组。

3.3 合理的实施计划是导师制实行的关键环节

要做好导师的选拔推荐工作。学院采取导师个人申请、单位推荐、学院选拔的程序,每年从承担全部本科教学工作和大部分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以及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工作的并行与分布处理重点实验室选拔本科学员导师。导师都属于副高职称以上教员,主要完成课程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不参与重大科研攻关任务,能够保证指导精力的投入。工作安排采取集体见面指导和导师自主安排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员入学第一天导师就配备到位并组织见面,在军政基础集中训练、新训结束转入学习阶段、部队认识实习等教学训练关键环节前后,安排集体指导,平时由导师自主安排指导(但新学期开学后、学期结束放假前是指导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每学期要求一定的指导次数。抓好督促落实,每个年级安排一名年轻博士担任导师组秘书,每学期收集两次导师指导情况,并进行汇总;学院每学期对本科学员全程导师工作进行总结。

3.4 完善的机制保障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得以持续的坚实后盾

要使全程导师制持续运行,机制设计尤为重要。学院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加强了各级领导和行政机构对全程导师工作的关注度。各级领导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谈到对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看法,体现关注,使导师工作得到认可和鞭策。二是不断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营造氛围,使广大教师明白,关注本科生成长进步是大学教师“天经地义的事”,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给予津贴发放,每学期为全程导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发放数百元的补贴,虽然额度不大,但清楚地提醒了导师。四是不断深厚的师生感情和来自学生的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了导师的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

4 问题与思考

4.1 指导形式

鉴于该院的本科生与老师在学校的不同园区工作和学习,师生见面存在较多不便,有的学生不了解导师的情况,有问题不懂得与导师如何交流。事实上,社交网络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导师的指导又重在内容,因此,指导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除必要的见面指导外,电话、短信、微信、QQ等日常化的指导形式值得推广。学生的集体活动可以邀请导师参加;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需求,可联系导师组进行专项讲座,例如为一年级讲授大学学习方法,为二年级讲授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为三年级讲授如何进行创新研究,为四年级讲授如何阅读文献综述和撰写论文等。

4.2 指导内容

导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排解困惑、指路导航,需要学会与学生交流沟通,熟悉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因此学院层面也应采取措施,加强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导师与管理学生的干部之间的沟通。建议学校每年组织1~2次交流活动,邀请有经验的导师介绍经验,组织导师、学生、学生管理干部座谈交流,组织专题文集等,提高导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4.3 政策方面

在推进导师制的过程中,建议加强对导师的引导教育,以强化导师的责任心为主开展工作,适当把握工作尺度,不贪大,不贪多,不摊派任务,不强行推进,有督促落实,有津贴鼓励。定期收集学生对导师的反馈意见,整理后适度公开。既不对未履行职责的导师进行惩处,也不过分依靠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来驱动导师制运转。

4.4 其他方面

导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要加强引导,不要陷入唯成绩论的负担中,要充分鼓励和保护学员的兴趣;应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将要或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框架,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性;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本科及未来学习生活没有规划,建议导师多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规划,但不应通过全程导师制为课题组拉人。

5 结 语

本科全程导师制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得到了较好的指导,各方面均有所提高;导师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以前不曾意识到的情况和问题,深感本科导师制是对学校现行教育体制的重要补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本科全程导师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度,不断总结经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赵亮,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管理, zhaoliang@nudt.edu.cn;

谭春娇(通信作者),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學管理, venus_0114@126.com。

参考文献:

[1]彭延红, 秦宝荣. 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高教与经济, 2010(6): 51-54.

[2]陈剑. 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模式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 2013(1): 5-7.

(编辑:彭远红)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本不该成新闻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应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