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一瞥
2017-05-12张荣生
张荣生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自主创新的节目。制作第一季时,总导演颜芳和她的团队整整工作了600天,修改了20多版;今年从大年初二到十一,颜芳以高度紧张的心理期待《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结果。春节七天长假,节目在央视一套和十套的黄金时间播出后,累计收视观众11.63亿人次,微信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发布了节目台前幕后的诸多信息。新浪微博上有关中国诗词大会话题阅读量超过了一亿次,这档在网络上叫做“清流”的综艺节目领跑了收视排行榜,网上的好评如潮:“这才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全家老少一起看完了整个中国诗词大会”;“真佩服选手的诗词储备,看得激动”;“好像好久没看到一档国内原创的电视节目能达到几乎‘零差评了”,网友“sue”这样说。第二季总决赛甩开了众多的热门节目和影视,收视率破1,市场份额远远超过第二名30%,颜芳显然取得了超好的成绩。
當了三十余年的电视人、频道总监阚兆江原先认为中国诗词仅为古代文人雅士所爱,曲高和寡,与一般公众有着很大距离,尽管制作期间,他看过许多遍,仍然担心节目的收视效果,最后才知道节目不仅收视率很高,而且有着不俗的口碑,与粗俗无聊的“爆米花”节目不一样,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给荧幕带来了一股高雅清新之气。
第一季只考唐宋诗词,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第二季范围扩大到从《诗经》开始的整个古代诗词以至毛泽东诗词。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到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度;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就是从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词中陶冶着心灵,品味了人生。
第二季出题,首先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诗词,以中小学教材中的名篇为基础,而稍加扩展约400首;其次力求与现代生活相关连;再次篇目应生动活泼而不呆板。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状态。
作为嘉宾,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的点评十分精彩。一些生僻的典故经过解说就化成了通俗的故事,比如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汰侈》,东晋时王恺有一头异常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骏”。有一次,王武子对王恺说;“我射箭的本领的确比不上你,我想拿你的牛作赌注,和你比赛射箭,押上一千万钱顶你这头牛。”王恺仗着自己射箭的本事高明,还认为这头好牛没有可能被杀,于是答应了他,并且让王武子先射。哪知王武子一箭射中靶心,接着坐在马扎上,让随从把牛心掏出来烤了吃了。李白的“萧萧班马鸣”,郦波解释金文“班”的字形,中间是一把刀,用刀把一块完整的玉分成两半,这就是“班”,引申为“分开”的意思。历史书上的“班马”,有的说是班固和司马迁,有的说是班固和司马相如,李白诗里的“班马”用的是“班马”的本义,指的是离群的马,表示友人的离别。从嘉宾的解说中,人们得知“春来江水绿如蓝”,这蓝不是色彩而是蓝草;“云梦泽”是云泽和梦泽的组合;诗词中很多“看”,应该读作第一声而不是第四声。这些知识,不仅有趣味性,而且使参赛者和观众受益匪浅。
主持人董卿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有着很高的文化涵养,有古典文学硕士的背景,针对现场评委、选手、百人团的种种表现,她能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加以调度。比如选手黄明霞,在百人团中非常普遍。节目结束了,无意中请她发言,这才知道她是癌症患者,在短短的68天里,经历了10次化疗,50次放疗,两次手术,头发掉的一根都没有了。医院里有位语文教师的病友,从唱戏到诗词聊得很深入,她们相约得参加诗词类的节目,结果病友没有挺过治疗。董卿指出:黄明霞不像我们许多年轻人,见识广,阅历多,受过高等教育。但黄明霞依然在并非专业的诗词中,汲取文化的力量,战胜病魔,坐在今天的赛场与我们同场竞技,认认真真回答每一道题,衷心希望这位选手尽快康复,希望更多幸运的人,珍惜自己当前的幸福。
做第六期时,一位女孩清脆地唱着杜甫的《春夜喜雨》,女孩父亲轻轻地和着,被这场景感动,董卿眼里闪着泪花,用苏联诗人叶赛宁的《我记得》送给选手:“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送给一位选手盲人父亲的,则是阿根廷盲人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的;“上天给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节目没有提词器,大段的吟诵只能靠记忆。要进百人团,大致要求能背诵300首到3000首诗词,至少得熟读《唐诗三百首》,背诵的量当然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理解,“90”后陈更在总决赛时输给武亦姝,她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飞上枝头变凤凰”这句诗,最早是形容谁的?正确答案是“陈圆圆”,陈更却选择了“苏小小”,从而败下阵来。因此背诵并不是绝对的。题目中至少有一半不是考背诵的,第一轮每位选手须答9道题,其中有4至5道是选择题,全考理解水平、鉴赏水平以及背景知识。决赛是9道抢答题,考察的是观察、反应、理解等综合能力,光会背诵绝对不行。
在诗词比拼中,输赢并不是最大的看点,看点是选手身上的故事。在百人团中,虽然有着不少诗词达人,如工科博士陈更,大学生陈宜幸,初中生姜闻页、侯尤雯,但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他们不分年龄、民族、学历、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还有在中国学习的外国友人,他们共同拥有一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具有诗词的艺术修养,从而在现实中展现自己诗意地栖居的人生。
河北农村妇女白茹云,六年前罹患淋巴癌,需要到石家庄做化疗,为了省24快钱,早晨5点起床,辗转换了5回车,上午10点才到医院。住院期间,她买了一本诗词鉴赏,住院一年多的时间里,把这本书读完了。做完化疗后,她的鼻子、耳朵、眼睛、嗓子都有毛病,但她还是自信地站在诗词大会的现场上,豁达地念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她答对了全部九道题。拿下了285分的高分。尽管以微小的差距输给了姜闻页,在舞台上最后一分钟,还是笑嘻嘻的说;“生病的人不要太灰心,我们活着就好。活一天,就高兴一天。”面对痛苦的人生,她诠释了真正的诗意。
夺冠不是主要的。诗词大会追求的是以诗会友的文化精神。
2月3日,第六场擂主争夺赛的两位选手进入“飞花令”环节。“飞花令”是古代酒令的文字游戏。唐代诗人韩翃《寒食》有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最基本的“飞花令”要求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的出现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个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个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个字是花;“竹外桃花三两枝”,第四个字是花;“不知今水花生发”,第五个字是花;“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六个字是花,“深巷明朝卖杏花”,第七个字是花。
“飞花令”环节设一个关键字,如“花”“春”“月”“风”“山”等。因而这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考察的不仅是诗词的储备量,还是选手心理素质和及时反应的较量,一来一往,几十个回合,稍有迟疑接不上就算败阵,因此这一环节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大的亮点。
2月8日总决赛中战胜上期擂主北大女博士陈更夺得头筹的是上海复旦大学附中十六岁的高一女生武亦姝,以“酒”为题,连说三句酒字诗;以“月”为题,在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被提醒重复,重复成为考验选手诗词积累和心态的关键时刻,好几位选手都是在被提醒重复时败下阵来。武亦姝不仅不慌,还微笑者脱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诗经·七月》的名句,攻擂成功,夺得总冠军。
武亦姝也有古典文化知识不足之处。总决赛之后的一场比赛,面对李商隐的《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一纪是12年,四纪是48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5年,将近四纪。让选手回答“纪”的含义,结果武亦姝选择了“时”,败下阵来。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引发了广大公众的诗词狂欢,希望越办越好,唤起更多公众的成长记忆,唤醒大家热爱古典诗词的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