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听琵琶诉幽怨——评新版黄梅戏《风尘女画家》

2017-05-12张艺凡

戏剧之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

张艺凡

【摘 要】大型黃梅戏《风尘女画家》是根据作家石楠女士的长篇传记小说《画魂》改编而成的,该剧无论是在情节构架、人物性格塑造,还是在细节处理上都表现出一定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新版《风尘女画家》;人物塑造;情节结构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42-01

《风尘女画家》是黄梅戏的代表剧目。201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经过论证研究,决定复排该剧。复排后的《风尘女画家》一经上演,便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好评如潮。该剧不仅细腻地刻画了女画家张玉良的成长与心路历程,展现了她与同盟会会员、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的一世情缘,更彰显了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主演孙娟更是凭此剧斩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新版《风尘女画家》由林青编剧,戏剧导演孙怀仁执导,孙娟、余顺主演。剧情开始于芜湖的“江上酒家”,年轻善良的青楼女子张玉良,被芜湖商界巨头马会长逼迫,在酒会上引诱新任海关监督潘赞化,好让他们的走私鸦片蒙混过关。张玉良见潘赞化为人正直,不愿为马会长一伙奸商的伤天害理之举效劳,但是这样一来,却将自己陷入绝境,幸亏潘赞化出手相救,两人产生好感,潘赞化娶张玉良做了二房夫人,并送她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后来,因成绩出色,张玉良被美专刘校长推荐去法国深造,临行前因其作品《裸女》,与潘赞化产生了不快。几年后张玉良学成回国,在上海举行画展。不料潘赞化的大夫人受人唆使,特意从桐城老家赶来,逼迫张玉良以小妾身份向她行跪拜大礼。张玉良屈辱心碎,再度被迫与潘赞化分手离乡去国。最后,当她终于名震画坛,可以扬眉吐气地做人,急待回国与潘赞化团聚时,却从使馆获悉潘赞化已于不久前离开人世了。张玉良惊愕悲痛,一夜之间白了青丝。

复排后的《风尘女画家》无论是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戏剧真实性上,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剧中情节发展紧凑凝练,将潘赞化与潘玉良的凄美爱情故事作为全剧的一条情感贯穿线,让故事情节发展有条不紊、层层推进,把张玉良曲折、壮阔、辛酸的一生如画卷般展现在观众面前。全剧共八场,第一幕开门见山,将张玉良“前进无有路,后退万不能”的两难处境展现在观众面前,幸亏潘赞化出手相救,于是两人产生好感,两条感情线开始交汇,为之后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新版黄梅戏《风尘女画家》的成功,除了得助于清晰的情节线索发展,还得助于矛盾冲突的构建。如张玉良想努力摆脱妓女身份与社会顽固势力之间的矛盾、渴望追求艺术与潘赞化要求其生子传代的矛盾、与原配之间的矛盾等。多处矛盾冲突的构建让剧情发展更具戏剧性。而渗透在全剧中的主要是张玉良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张玉良追求进步的愿望每次都受到顽固势力的打压。第二幕中的《裸女》与第三幕出现的《壮士》,两幅画前后呼应,集中表现了张玉良与保守思想及其势力代表的斗争,以及斗争失败后的痛苦。受到人格屈辱,被逼无奈的张玉良再次选择出国深造,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与压迫。剧中矛盾的设置使之情节结构更加凝练简洁,推动剧情流畅发展。

丰满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也是新版《风尘女画家》的一大亮点。潘玉良对张玉良可谓是爱之深,情之切。在第二幕结尾处,潘赞化生气地背过身去,张玉良过去轻轻拉他,潘赞化下意识一甩手,怀有着孕、身体虚弱的张玉良站立不稳跌坐在地,潘赞化赶紧转过身疼爱地要去扶她,但心中还带着气,手伸到一半停住了,把潘赞化又气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交待张玉良去留学,观众会很自然地想到,肯定是潘赞化心肠一软,送她出去的,这样潘赞化的性格处理更加丰满,张玉良也不那么“可恶”了。

作为主角的张玉良,全剧花了大量精力塑造。在第三幕中,自己努力十年的成果并没有被社会认可,加之潘玉良原配对其的种种屈辱,张玉良对事业与感情感到迷茫,虽伤心欲绝却没有想过放弃。在《海滩别》中,张玉良的这种情感得到迸发,人物形象得到深化。

复排后的新版黄梅戏《风尘女画家》还原并创新了老版的艺术品格,再现了张玉良从一个被侮辱、被迫害的青楼女子,成长为一名拥有独立人格、尊严与卓越成就的艺术大师的人生经历。新版黄梅戏《风尘女画家》既忠实于黄梅戏又拓展了黄梅戏,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文献:

[1]王长安.中国黄梅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
现实百态,人物众生
论戏剧表演与人物塑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