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推磨》的改革创新看锡剧的发展
2017-05-12杨静
杨静
【摘 要】锡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双推磨》是锡剧的传统剧目,本文以《双推磨》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改编与创新,让我们对锡剧从“对子戏”时期发展到如今在戏剧舞台上的规模化演出所开辟出的传承与振兴之路,有一个全面了解。
【关键词】《双推磨》;对子戏;交响乐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030-01
锡剧有着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这是锡剧创作的顶峰时期。1951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给戏曲带来了新的生命,由此常州市政府依据“改戏、改人、改制”的方针,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且移植改编现代戏。《珍珠塔》《拔兰花》《庵堂相会》《玉蜻蜓》《双推磨》《双珠凤》等都是锡剧的传统经典剧目,自被搬演到舞台至今,经久不息。
《双推磨》于1953年由吴白陶、杨彻、谢鸣、俞介君创作,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推磨》故事取材于民间,主要描写的是寡妇苏小娥与长工何宜度的爱情故事,内容十分简单,故事的主要矛盾都隐藏在故事的大背景下,一是爱情自由与旧礼教的冲突;二是地主对长工的剥削压迫。全剧写的是长工与寡妇的相互扶持、相亲相爱,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民主性,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想要寻求的新生活的写照。这种取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题材,是当时整理和创作锡剧的主要方向。
《双推磨》改编自锡剧“对子戏”的《磨豆腐》《小寡妇粜米》两出戏,《双推磨》基本保留了它在小戏时代的传统,且汲取时事题材创作新戏,形成了丰富而多层次的剧目系统。传统戏与现代戏的并行交融,给予观众更多的选择空间,推动锡剧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1957年《庵堂相会等十六种锡剧》中录有早期对子戏《小寡妇粜米》和《磨豆腐》,所写内容是日常琐碎生活的片段式截取。《磨豆腐》讲的是何宜度不顾家人的阻挠,与寡妇苏小娥私会,因未带应允的四样礼物,被苏小娥赶了出去,何宜度欲投河,李巧仙偶遇并雇其为自己磨豆腐,实则是瞧不上自己的小丈夫,想与何宜度一起生活。
因为取材于农村,创作者缺少对剧本的艺术化处理,内容过于真实,反倒显得鄙俗不堪,使得整部作品缺乏戏剧性。全剧用的都是地方方言,虽然带有地方特色,但是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很难理解,这为锡剧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同时,《磨豆腐》与《小寡妇粜米》仅用了“簧调”这一种腔调,伴奏只有二胡,使得该剧缺少声调的转折,戏曲若是失去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就会让听众感觉疲乏。
后来,改编的《双推磨》又有了创新,其内容虽然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这是男女主人公命运转折的关键点,将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娓娓道来,其中“磨豆腐”唱段是该剧的高潮和精彩之处,沿用了老簧调并创新了小调紫竹调,成为经典名段。
不同于对子戏时期,《双推磨》加入了新的腔调,舒缓急切的腔调代表着主人公不同的心情。同时细节动作处理得当,比如,何宜度在牵磨时用力过猛,磨夯脱下来,往后一仰,几乎跌倒。苏小娥急欲去拉住。这与之前何宜度帮苏小娥挑水时的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何宜度:“我来挑(挑了水担下河滩,脚下一滑,身子晃了一下。)”苏小娥:“呃!河滩上滑,叔叔当心。”这样生动地互动是原来对子戏中很少出现的,从动作中也能看出,同样是何宜度险些要摔倒,但是苏小娥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之前是带有礼貌性质的,后来则是苏小娥与何宜度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对其表现出的热烈关切。人物的内心起了波澜,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锡剧的改革,使锡剧走上了正规化发展道路。
但是,地方戏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锡剧能否适应这个时代,锡剧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每一位锡剧艺术工作者所要思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锡剧艺术需要不断创新。面对这样的现象,政府采取了很多保护和抢救的措施,重新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同时进行现代新锡剧的创作和排演。这些取材于现实生活创作的现代戏,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视听效果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015年9月,陈燮阳顺应时代潮流,将常锡戏《双推磨》改编成交响乐,给传统锡剧注入了新鲜血液。《双推磨》作为锡剧传统剧目的代表,改编创作成交响乐能吸引更多的青年观众,这是锡剧改编的一次挑战,更重要的是为传统锡剧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创作现代锡剧的同时,能够将传统锡剧完整保留下来。
在音乐形式上,交响乐《双推磨》不仅充分尊重锡剧的剧种特色,采用常州的山歌小调和传统锡剧曲调,而且以年轻观众所喜爱的表演方式和审美趣味为关注点,改变了原有的伴奏方式,增加了青年人喜爱的西洋乐器,在伴奏中融入了交响乐创作元素,弥补了民族伴奏乐器在音色和音区上的不足,将传统曲调进行中西融合,达到了良好的视听效果。这是一次融汇中西音乐元素的極具意义的尝试,是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双推磨》是锡剧的传统剧目,从《双推磨》的不断创新演变过程中我们能看到锡剧的明显发展,虽然锡剧是地方戏剧,演员行头、舞台布置等没有其他一些剧种那么精致,但是从其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着“无锡一枝梅”称谓的锡剧与时俱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