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运用“三卡”教学模式的路径

2017-05-12王春兰

南风 2017年1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王春兰

[关键词]阅读教学;三卡模式;路径策略

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双基训练不到位,重难点不突出,教学处于低效状态。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步骤,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普遍存在,造成课堂耗时低效。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成为了我们的追求的目标。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有章可循,有卡可依,我校以“预习卡”“指南卡”“实践卡”为研究基点,让老师减少教学环节和讲解的时间,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训练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精讲多练,一课一得。”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年级阅读运用“三卡”教学模式的策略。

1 “三卡”模式的优势

模式就是方法、结构、流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节、步骤。如新授课,能够按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拓展迁移,当堂达标”的流程进行教学,课堂效率大大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在学生展示时,引领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或点拨;当堂检测全面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便于查漏补缺,督促达标。

2 “三卡”的操作路径

1.1 “三卡”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环节(阅读教学)

导课揭题,检查预习

出示目标 启发探究,

交流反馈,重点品读

系统小结,拓展练习

1.2 导课揭题,出示目标

为什么要出示目标?

A.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B.围绕问题达成目标

如何出示目标?

三维目标——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1.3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新课程提倡的“过程与方法”的问题。学生一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就很容易掌握,不需要教师反复的讲解。

设计制作和使用:以三年级下册《路旁的橡树》为例,阐述“三卡”的操作路径。

①第一卡:“预习卡”(检查预习一般为5分钟)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也逐渐增大。对学生预习的要求也逐渐由略变详,由粗变细。也就是由原来的只是“读一读,看一看”提升为“预习卡”。预习要求的改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由扶到放”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让學生学会自主学习这一理念。

“预习卡”主要是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根据学段设置不同的预习要求,检查“先学”的效果。中高年级:一读二查三标四注五思六疑(一读课文两遍,二查字典理解词语或课文相关资料,三标自然段和喜欢的优美句子;四给课后生字注音;五思考课后思考题或略读课文自读提示;六疑,提出预习中的困惑)这样的六字预习法,让学生明确了每日的预习内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专门的预习指导训练后,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参与性都大大的提高了,课堂进度也逐渐由慢变快了,“预习卡”的运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第二卡:“学习指南卡”(有效学习一般为25分钟)

“学习指南卡”的设计,主要是提出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探究梳理文章重难点。此卡要求老师必须充分熟悉教材,钻研文本。唯有这样,才能精心把握并有效制定出指南卡中的学习目标和指导学法。学习目标为学生定一堂课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则是解决学习目标所使用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其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在设置学习任务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巧妙整合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制定学习指南卡导学学目标和制定教案的教学目标基本一样,首先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习指南的过程一般主要有:问题启动、自学活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结。

③第三卡:课堂分层实践卡(检测学习效果一般为10分钟)

课堂分层实践卡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来分层检测学习效果。“实践卡”和“指南卡”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指南卡”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而“实践卡”则是一个现学现用、学以致用的检测。因此“实践卡”的题型设计要有梯度,满足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设计,让学困生有饭吃,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

分层实践是“三卡”模式的最后环节。实践题必须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题范围小、数量少,具有代表性。为课后作业的布置提供依据。当堂检测效果较差的延伸为家庭作业,实践效果较好的不再作为家庭作业,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总之,“三卡”教学模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脚手架,从课前预习、课中指南、课后实践的不同层次都有相应的扶手可攀,有章可循。“三卡”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自主学习不再是一种形式,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当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贵州省都匀市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