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暴力成因与应对策略

2017-05-12朱云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危害成因

朱云

【摘 要】 本文以王宝强离婚案为例,分析了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特点、表现、危害及其成因,探讨了应对策略:运用技术手段杜绝网络暴力;提高网民素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

【关键词】 网络暴力;舆论暴力;现象;危害;成因;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论现象

2016年8月14日凌晨,王宝强通过微博曝光妻子马蓉与经纪人宋喆有奸情,并宣布离婚。事件引起了民间的广泛关注。随后马蓉发布疑似对“离婚声明”回应的微博,称“欲盖弥彰,善恶自有真相。不是不爆,时候未到”。8月14日事件进一步发酵,马蓉、宋喆、宋喆老婆杨慧等微博号均被网友攻陷,一组疑似“马蓉出轨照”流传;紧接着,王宝强早期的一些视频、马蓉微博等被“热心网友”层层挖掘,并放出不少未经证实的“民间消息”,让“离婚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之后王宝强包养大学生、王宝强儿子、王宝强妈妈、马蓉表哥、马蓉爸爸等话题均被推上热搜,点进去看也全都是网友的推测和猜想,并无让人信服的佐证。8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消息,当日上午9时许,演员王宝强本人到朝阳区法院起诉与其妻马某离婚,法院已受理此案。后王宝强工作室发布微博称王宝强已借钱缴纳了诉讼费用,引发网民的又一波大讨论。不少网友争当“英雄”,力挺王宝强,为王宝强鸣不平,在马蓉和宋喆的微博下面肆意谩骂,措辞激烈。对马蓉和宋喆及其家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随后马蓉以侵犯隐私权为名将王宝强告上法庭。

无独有偶,2015年1月21日,网上开始疯传明星陈赫离婚的消息,一微博名为“软柿子jampasg”的网友评论: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陈赫随后回复:好,对不起。很快,以陈赫粉丝为首的一些网络暴民开始对这名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对他的谩骂、侮辱性评论多达38万条,并将这名网友的个人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该网友是一名高三学生。随后,这名高三学生因为不堪网络暴民的骚扰关闭了微博,同时他借姐姐的微博发出了道歉信并表达了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希望网民能够停止对他的攻击,然而网络上对他的语言暴力依然没有停止,他姐姐的微博下面也充斥着各种污言秽语。这次事件中的网络语言暴力和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两种典型,不仅对这名高三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而且也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类似这样的事件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虽然此类事件在我国并非首例,但是造成了对社会和当事人的恶劣影响。也有学者认为这类事件是网民对当事人的一种“网络审判”。

二、网络暴力的危害

通过简单梳理,不难发现,上述类似事件的共同点就是:先是未知来源的发帖者借助网络的广泛传播力和特有影响力,发布一些与事实不符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事实的帖子,紧接着部分不明真相的网友用非理性的言论,针对毫无还击之力的当事人进行声讨和道德审判;他们主要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由于“沉默的螺旋”效应,其他网民也会迫于压力加入到讨伐大队中去,其后果就是严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法制日报》的一篇文章曾对网络暴力下过一个定义——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网民对某一事件发表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歪曲事实真相;网民在网上公开当事人个人隐私。

网络暴力是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网民在网上针对一些違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发布一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这些言论以及视频都不是对事件的正常评论范围,而是都非常恶毒、极端、尖酸刻薄,他们不但对事件主角进行人身攻击,谩骂,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利用“人肉搜索”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照片、个人信息、生活细节等隐私公布于众。这些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导致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网络暴力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道德绑架,比如“不转发就死全家”,强制道歉等,这类网络言论大多是非理性的,强迫性的。其次是言论歧视,比如著名的“罗玉凤”事件,时至今日,“凤姐”已经成为了坊间“丑”,“奇葩”的代号,谈起“凤姐”,就有数不清的嘲讽。再次就是虚假信息,半真半假信息的传播,如2016年9月16日晚乔任梁去世事件轰动微博,当晚某微博八卦账号就爆料出乔任梁吸毒、SM死亡等虚假新闻来博人眼球。利用一个人的死亡大张旗鼓的炒作,这就是一种精神暴力。最后,网络暴力对当事人的隐私权构成了极大的侵犯,不得不提到十年前轰动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以及去年北京“优衣库视频”事件,作为视频的男女主角,他们的个人信息被大量外泄。

那么,网络暴力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呢?

三、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暴力的成因很多,一是网络的特殊性,二是网民素质,三是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1、网络的特殊性

这里的特殊性主要是指网络空间的匿名化和虚拟化。在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公共空间上,人们以虚拟身份出现,在不计其数的网络发言中,我们很难追溯到发送虚假信息的人,网络的虚拟化和匿名化使语言暴力所要负的责任几乎是零。因此,不少网络暴民利用自己的匿名身份,肆无忌惮的对事件主角进行侵权、侮辱。而那些谩骂的背后是真的打抱不平,情绪无法控制,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看热闹的心态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网络实名制一度被认为是扼制网络暴力的有效手段,但现实证明,实名制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而且有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的外泄,管理网络和净化网络又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查处虚假信息的成本较高。

2、网民素质

在当前我国社会背景下,之所以会产生网络暴民,主要是因为网民年轻化、网络的商业化运作以及我国的民主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共有6.88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0.3%,这意味着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在年龄分布上,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全部网民的75.1%。其中占比最高的年龄段20—29岁为29.9%。相较2014年,网民群体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其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4%、29.2%。除此之外,10岁以下低龄群体和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占比也有提高。

网民年轻化,是网民素质底下的一个原因。这些年轻的网民,冲动、易怒,喜欢放纵自己,只要网上发布了一些消息,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他们就会马上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立场,显示出对事件当事人的不满与愤怒。而这些网络暴民又会形成一个群体,打着“正义”的旗号对事件主角进行一系列的讨伐,给事件当事人带来过度的伤害。而且他们年纪轻,阅历浅,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容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和表面信息的误导,在还没有看清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复杂关系时,就急着对事件判断是非对错,借由网络说着自己平时想说又不能说的话,发泄自己,放纵自己。正是这种年轻的冲动、不懂事,非常容易形成以暴制暴的网络暴力。

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诞生的“网络水军”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原因。一些明星或者企业或者经济公司为了获得某种利益,雇佣“水军”大量集中的发布关于某些人的信息,使其成为网络热点,而对于这些人发布信息的真假,网友们是无从查证的,从传统的意义上讲,如果某个人被爆料出一些负面信息,网友们大多会群情激昂的“讨伐”,利用网络对其进行审判,满足了网友的参与感。

3、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当前。我国还处于复杂的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震荡,经济上的贫富差距,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社会各阶层的观点碰撞,文化多元化,民众的“狂欢”,舆论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网络由于其匿名性、开放性,以及管理制度比较宽松,就成为网民发泄情绪和不满的最常用通道。有些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肆意谩骂,只是为了发泄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不满情绪,满足自己当审判官,法官,警察给别人“定罪”的快感。而且网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这有可能导致他们的道德水准偏低,同时现有的法律,在针对网络暴力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一个缺口。

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媒体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满足受众的各种口味,一些受众在这种充斥着物欲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精神上的追求,喜欢低俗刺激的新闻,久而久之,他们的品位也会越来越差,精神层次会越来越低,在面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事件时更不会思考,只想“一吐为快”。

四、应对网络暴力的策略

1、运用技术手段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为网络暴力的滋生创造了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设置某种软件甄别暴力语言、极端语言、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一经识别,马上自动删除。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在某些特定安全的网络公共空间实行实名制发言,这样既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网络暴力。

2、提高网民素质

网络暴力的发起者归根结底还是网民,要想治理網络暴力,还得从提高网民素质,普及网络安全教育做起。要提高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不要只专注于“低水平的满足”,不要随意的发泄情绪,即使是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要做到文明发言,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上的延伸,如果事态发展的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当事人的生命。电影《搜索》对这点有很好的诠释。是人总是有冲动的时候,甚至有时候道德也无法抑制这种冲动,这时候就需要法律的约束。如果国家能够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网民做出暴力行为的成本,相信这也会是一个杜绝网络暴力的好方法。

五、结语

虽然网络暴力暂时还无法得以根本消除,但它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中世纪的西方,有众多类似于“猎女巫”的行为,它的本质也是私刑。它通常放大一个人的错误,让她跪在所有人面前。私刑带给网民极大的参与感。而如今在网络,有这样一种行为,叫“挂一个人”。这样的网络暴力和曾经发生的故事十分相似,它只不过是改头换面后重新在网络上招摇过市。在网民看似“伸张正义”的行为背后,大多是满足他们自己的“看客”和“狂欢”心态。

“有学者把网络暴力称之为:游走在道德和法律间的病毒,认为虽然无法用现实社会中的条条框框来规范它,但也不能听之任之。只有净化网络环境,才能实现互联网价值的最优化。”无论是之前的一些网络暴力事件,还是此次宝强离婚事件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如果不采取一些行动,就等于姑息纵容此类网络暴力横行,类似的悲剧就还会发生。因此,采取相关应对策略势在必行。而且,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核心是网民。因此,提高网民素质,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发言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 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3)45-46.

[2] 伍洁婷,谌茹悦,王可欣,魏学斌,柏月,钟涛涛.“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J].商,2016(31)217-217.

[3] 陈亚玲.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J].发展,2009(11)74-74.

【作者简介】

朱 云(1991-)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危害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