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小离家老大回

2017-05-12陈建功

醒狮国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少小离家天桥北海

陈建功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几年常往广西北海跑。北部湾畔的那座小城,是我的家乡。记得1957年初到北京的时候,人问:“哪里人”,一说“北海”,人皆茫然,闻所未闻的样子。

随父母移居北京那年,我还不满8岁。当年那个8岁娃娃,现在早已被北京“同化”,我成了所谓的“京味儿作家”。当然我知道深浅,对这一“封号”老有点儿战战兢兢。唯一有信心的是,说“京片子”还是够格儿的。我的一位老鄉到北京闯荡了好几年,至今那“儿”化韵,还拿捏不好。时不时就把“倍儿棒”那个“儿”,说的“字正腔圆”。

弄明白了北京话,还不算明白了北京人的“精气神儿”。北京人的“精气神儿”,在于他们的活法儿——宠辱不惊的处世哲学,有脸儿有面儿的精神优势,有滋有味儿的生活情致,自信满满的神侃戏说……

我在人民大学的大院儿里长大,其实离老北京还隔得很远。18岁到28岁之间,到京西挖煤,算是混到了京郊的底层,但对北京的了解,也边缘得很。那时忽然读到一本张次溪先生写的《人民首都的天桥》,感到震撼。

这本书是张次溪对旧京游艺场天桥的调查。它一一列举了近半个世纪的“天桥人物”——几代“天桥八大怪”和其他“撂地抠饼”的艺人们,它还记录下尽可能搜集到的相声段子和俚曲唱词,一首一首地读下来,仿佛能看到那人攒动百艺杂陈嬉笑怒骂的现场……这本书,引领我读到了“平民北京”的生活哲学。

30年后,我发现自己当年采访过的人物已经先后离去,曾经名满天桥的艺人“大狗熊”孙宝才、由我介绍为金庸先生表演过“叫卖”的臧鸿、给我讲过家史的“爆肚冯”第三代传人冯广聚……和他们一起消失的,是我曾经非常熟悉的那些胡同和大杂院。用一个北京“老姑奶奶”的说法,现如今城围儿里哪还有北京人呢?那些有滋有味儿的地方和有滋有味儿的人,仿佛一夜间没了影儿。

最终我发现,只有回到北海,才能找到那种暌违已久的滋味。其实北海的变化也是吓人的。我欢喜的是,北海虽变,仍有许多足以唤醒内心波澜的东西留在那里。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我,已经不被看作是北海人了。在公共场所,好几次都听到当地服务员之间用北海话来喊话:“喂,给那桌的‘捞佬儿上壶茶!”“捞佬儿”是北海人对北方人的统称。

人在故乡所感受的那种更深层次的得意,实在是很难一言以蔽之的。譬如那条老街,在我看来,真是一个百看不厌的所在。每次回去,我会到街口的一家咖啡馆喝杯咖啡,俨然要先品品“百年”的醇香。然后就站在当街,眺望那由近而远的、中西合璧的骑楼。曲曲折折的屋脊,在湛蓝的天空上勾勒出一对棱角起伏的线条,延伸向遥远的天际。除了大长假,一般的日子里,老街并不熙熙攘攘。三三两两的游客,在自拍或者被拍,有的则用塑料袋裹着刚出锅的虾饼,一边吃一边闲逛……而我,更愿意在夜半更深时走进这里,好像还能听见石板路上的木屐声和木栅的关门声。每走过一个路段,或想,这个骑楼底下,当年就住着我的外公外婆,或许现在还供着他们的遗像呢……走在这街上你不能不自恃优越,你自以为比所有“到此一游”的人都有滋有味儿,有故事!

猜你喜欢

少小离家天桥北海
回乡偶书(其一)
北海北、南海南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北海 美丽的地方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南方的北海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