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梯田生态养鱼模式试验

2017-05-12王芳芳陈萍

中国水产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门县养鱼鱼苗

文/王芳芳 陈萍

梯田生态养鱼模式试验

文/王芳芳 陈萍

为充分发挥浙江省三门县优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大米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进行稻田养鱼试验。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实施情况做出介绍。

2016年,浙江省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三门县生态农业示范村何家村开展了梯田生态养鱼模式试验。何家村地处丘陵山区,以梯田为主,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水稻栽培技术成熟,在十几年前就进行不使用农药的生态种植,“何家稻米”现已成为了浙江省三门县水稻优质品牌。为充分发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大米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进行稻田养鱼试验。稻田养鱼是根据两物种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需求,合理配置时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生态种养结合模式,以促进水稻增产为目的,兼顾优质养鱼,通过稻田环境为鱼类提供充足养料,同时利用鱼类生活特性消灭害虫净化水域,形成稻鱼共生互利的循环模式。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一)技术路线图

3月购买鲫鱼苗暂养→平整田块,挖沟→5月中下旬播种→28天后移栽→1周后放鱼苗→日常管理→鲫鱼起捕→收割稻谷

(二)关键技术

提前购买鱼苗进行暂养、合理开挖鱼沟、选用良种、适时早播、适令移栽、适当稀植以及加强日常管理是试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1.水稻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山区种植“中浙优1号”杂交稻品种,该品系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色好,丰产性好,米饭口感软。根据2002年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鉴定,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2.鱼种选择

鲫鱼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以2月份~4月份和8月份~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鲫鱼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32℃)或低温水(0℃)均能生存。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B12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本试验中,鲫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等特点适合水稻的生长周期,同时在三门县市场接受程度高,产品畅销。

3.栽培技术

(1)适时早播:该品系一般在在5月底6月初播种,山区播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应提前,延长水稻生长期。亩播种量1kg。

(2)适令移栽:秧龄控制在28天左右。每亩插1.2万丛左右,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3)适当稀植: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小气候湿度,减轻纹枯病等发生,恶化稻飞虱栖息环境,降低稻纵卷叶螟的孵化率。

(4)科学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以健根壮杆、青杆黄熟。

4.鲫鱼养殖技术

(1)开挖鱼沟。在水稻移栽前,加宽加固田埂,田埂加宽到40cm~50cm,要求坚实和不漏水。视稻田的面积大小、水源和进出水口等情况,开挖鱼沟,鱼沟宽度为60cm~80cm,鱼沟面积占田块的15%~20%。由于所在梯田为沙质底,为了确保田底的保水性,鱼沟挖至20cm~30cm深度(见图1)。同时田的四周搞好防逃设备,以防顶水窜逃(见图2)。

图1 开挖鱼沟

图2 围网防止 鱼逃蹿

(2)购买鱼苗:要求鱼苗规格整齐匀、体表光滑、体壮活泼、鳞鳍完整,无伤、无病。本试验在实施过程中为减少高温天气运输鱼苗的损失,于3月底购买鲫鱼苗放入暂养池中暂养,规格为50g/条~80g/条。在暂养池中饲养投喂少量饵料。

(3)放入稻田:插秧一周后将暂养池中的鱼苗放入稻田,每亩水面放养鱼苗300尾,规格为150g/条~200g/条。

(4)日常管理:鲫鱼放入稻田后,食用稻田里的水草、浮游植物、害虫等,无需再额外投饲。在水稻生长期中,稻田水位应保持在5cm~8cm,随着水稻、鱼体生长,水位可加深至10cm~15cm。平时要仔细巡田,查看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下雨天要增加巡查次数,防止逃鱼(见图3)。

图3 稻田里的 鱼

5.收获

在水稻收割前半个月放水捕鱼,鱼起捕完毕后进行水稻的收割。(见图4)。

图4 收获 鱼

二、效益分析

经统计亩生产成本:鲫鱼生产农资(鱼苗、围网)750元/亩;水稻生产农资(种子、肥料)125元/亩;加工大米(含加工、包装)200元/亩;人工成本和土地租金未计入生产成本。合计生产投入1075元/亩。

效益:亩产水稻450kg,加工成大米315kg,单价为16元/kg,产值5040 元/亩;亩产鲫鱼75kg,单价为30 元/kg,产值2250元/亩。合计产值7290 元/亩,扣除生产成本,梯田生态养鱼模式实现亩利润6215元。

三、做法和体会

1.选择质量好的鱼苗

鱼苗在购买时选择活力好的、体色均匀、表面无病灶的鱼苗。选择就近的鱼苗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因为本项目鱼苗放养到稻田的时间是在6月,而这个时间温度较高,鱼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体表损伤,易造成细菌感染。另一方面是鱼体在温度高的条件下机体代谢旺盛,耗氧量高,易造成途中缺氧。所以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在3月底就采购了鱼苗,暂养在稻田附近的一个3亩小池中。

2.选用良种

丘陵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劣势,如光照弱、湿度大,易发稻瘟病、稻曲病。因此选择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是关键。

3.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

作为丘陵山区,何家村的稻田田坎、田埂所占面积较大,另有部分旱地夹杂其中,为昆虫的繁衍提供了栖息场所,正是特殊的地理位置,稻田中拥有较多平原地区少有的害虫天敌,如各类蜘蛛、寄生蜂等,有了它们就减少了害虫的生存空间。当地农民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禁止焚烧田块,翻耕田地时尽量不削田间杂草,不用灭生性除草剂,保护蛇类和蛙类生物。

4.对雨水的要求高

实施梯田生态养鱼的田块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保障,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大暴雨天以及台风天带来的大雨量冲走鲫鱼,在田埂上要铺设围网等设施防止鲫鱼逃窜。

四、成果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

1.养鱼系统充分挖掘了水稻田功能,鱼养在稻田里对除草灭虫起到了一定效果,农民在生产中形成了“不用杀虫、杀菌剂,少用化肥”的意识和行动,与其他种植区相比,每亩节省化肥、农药、人工等合计245元。同时鱼的排泄物等又增加了稻田的肥力,稻鱼共生模式促进水稻增产12.5%,由原来的平均亩产400kg增产到450kg。另外每亩增加鲫鱼收入2250元,经济效益显著。

2.稻田生态养鱼模式的实施在减少生产成本,增加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稻鱼的质量。产品绿色生态,稻谷一上市就被预定,而且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鲫鱼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整个生长期未出现任何病害,鱼体健康有活力,也被附近的村民高价抢购。

3.亭旁镇该区域2000余亩高山梯田集中连片,是浙东农耕文化的鲜活范本,何家村实施稻鱼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对于梯田的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三门县养鱼鱼苗
千舟竞发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三门县“五老” 引领文明用餐新风尚
养鱼记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鱼经
以三门县为例探讨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田林网建设
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考核组赴三门考核河道保洁工作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