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同情感”与贫穷的存在*

2017-05-12周文君

山西青年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斯密状态人类

周文君

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论“同情感”与贫穷的存在*

周文君*

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透过斯密《道德情操论》[1]中的“同情感”解读并理解贫穷的现存状态,进而发现“同情感”中的贫穷所引发的社会倾向性行为。这种具有倾向性的社会行为经过“同情感”的加工,以及人类想象力的发挥和日积月累的实践,向往富足的生活成为人类的普适愿望,而已实现者成为贫穷者的模仿对象。这些社会行为也逐渐被内化为人们道德判断的标准,进而影响对感情合宜程度的“同情感”。

“同情感”;贫穷;贫穷状态;社会行为;道德选择

正如人们对“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这一命题的讨论,尽管人们抗拒贫穷的存在,但贫穷依旧存在,无法完全消除,因为在大多数时候贫穷是一种相对状态。因此,每个社会都无法完全拒绝贫穷的存在。

一、“同情感”中的贫穷状态

斯密的同情感是中性的,是指一个人或几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处境能够表示理解,并怀有同样的情感,即双方能够在情感上同感共鸣。因此,这里的同情感可指各种情感上的互通。在斯密看来,行为的合宜与否,与个人选择行为的原因和所倾向的结果分不开(斯密,15)。那么,当一个人的贫穷是由于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原因或者其它非可控因素导致的,尤其是群体性的贫困,此时,引发合宜性的同情感的对象或是原因是合适的、得体的;但当一个人的贫穷状态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自身本是有能力改变的,却选择流浪、乞讨,此时,由这种情景产生的贫穷状态的性质是相反的,行为是不合宜的,由此产生的同情感与前者是相反的。

谈及处境的顺逆对个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斯密认为一般地,对悲伤的同情感比对快乐的同情感更为强烈,但人们更容易完全“同情”喜悦,对悲伤的同情感往往不如当事人自身的感受更加深切(斯密,50-58)。而自己的感受会通过感受陌生人、朋友等人的情感来调节自我感受,就如同库利的“镜中我”。因此,当感受到他者对处于贫穷状态的自我存在怀疑、忽视甚至蔑视,以及感受到他者对处境优渥者的羡慕、尊敬和礼遇,人们往往倾向于展现自身美好快乐的一面,并试图隐藏自己穷困潦倒的一面。

从斯密“同情感”的角度看待贫穷状态:(1)贫穷的存在是被世人拒绝的。道义上,世人应该对贫穷者的存在表示怜悯和同情,从应然性出发不应该歧视。但实际上贫穷的存在为各个民族、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所急迫之问题,贫穷是一种问题状态,应该被解决。(2)贫穷的存在是耻辱的、愧疚的,它是一种行为选择,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中,新教伦理的世俗化使得新教的精神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某种具有时代意义和发展意义的契合,主张为上帝而努力进取、创造财富、勤俭节约,来证明自己是被上帝接受的。但新教精神要求“禁欲”,要求世人能够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即人们可以选择“贫穷的生活方式”。因此,贫穷是一种过程,一种行为选择,而不是结果。(3)贫穷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状态表现。这并不代表对消除世界贫困毫无信心,此处的“贫困”是一种相对性的表达,正如穷人与富人这一对相反的词语,有富贵,就有贫穷。

二、“同情感”中的贫穷与社会行为

因贫穷而产生的同情感在以风格迥异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在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后,个体因贫穷产生的不满感不是源自身体上的不适,而是源自精神上的不适。而源自精神上的不适很多时候会因为人类自身想象功能的发挥得到体现和反应(斯密,32-36),此外,源自想象的情感及其同情感比源自身体的情感及其同情感更强烈。因此,由想象贫穷带来的各种变化将会使贫困者的感受像放大镜一样被放大。

“同情感”通过想象力的发挥,将原本的喜悦和悲伤程度得到扩大。事实上,一方面,无论贫穷富贵者,他们所用的生活必需品是固定的,但是由财富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在贫穷者的想象力下得到放大,并且富贵者自身也考虑到这样的感觉。因此,人类向往富足,摆脱贫穷。这样的心理导向引导着人类进步和成长,无疑是具有积极倾向性。另一方面,人类更加容易附和和“同情”富足者,并将其处境想象成是最为完美的幸福状态,由此,其生活选择也会向富者看齐,时尚被富贵者引导,富者的生活方式和时尚选择也成为贫穷者的关注点。

此外,斯密认为人们会希望通过他人的情感与我们的是否相合来评价他人的情感合宜与否,同时认为“一个对他自己的不幸没有什么感觉的人,对他人的不幸,必定总是更没有什么感觉,因此更不会想要减轻他人的不幸”(斯密,310),这与传统地利他主义者的观点恰恰相反,但更符合人性的特征。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幸福无所察觉,反而先关注他者或众者的幸福与否,此为逻辑不通。如无法或没有能力觉察自身的各种变化,又如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能够为他者考虑。

三、“同情感”中的贫穷与道德选择

基于“同情感”对贫穷状态的影响和“同情感”中的贫穷所体现出来的行为表现,贫穷可以成为个体在通往富足过程中的一个动态变化,但不能成为一种永久不变的静止状态,保持贫穷的静止状态等于承认自己愿意屈于贫穷,而这被人们认为是甘于堕落,为人们所不耻。当人们努力追求更富足的生活,那么,富足者的生活状态将会成为相对贫穷者的模仿对象,进而影响我们的美丑观,这种“能力”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权力选择。同时,这种权力是福柯所阐述的“微观权力”,是一种被内化了的价值观和社会习惯。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这种固化的社会习惯和时尚观并不是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后现代主义认为社会处于一种重构的状态,社会需要新的建构以适应社会的诸多变化。

斯密认为真正的博爱是神之工作,尽管力量薄弱的个人无法做到施惠于众人,但个人有能力为他自己、家人、朋友和国家的幸福而努力。但过度关注自我,过于歧视贫穷和强求富贵,或者陷于财富的欲望怪圈中,个体也会失去人性美的光辉,扭曲自我价值的标准,进而成为一台“自我的机器”(见图一)。

图一

[1]亚当·斯密[英].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10295016)。

G

A

1006-0049-(2017)10-0053-01

**作者简介:周文君(1996-),女,汉族,河南正阳人,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斯密状态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状态联想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