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017-05-11姚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回归桥梁生活

姚婕

【摘 要】初中科学课程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将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之中。为在教学中贯穿新理念,方式之一就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理念,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本文从“走进生活发现科学——课堂探究学习科学——回归生活应用科学——制作发明创新科学”几方面阐述科学教学“生活化”一些具体做法及收到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回归;生活;教育;桥梁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即是说生活教育认定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履行。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脱离了生活的科学学习,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将科学课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只有将科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面对生活,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体现出来。初中科学正是为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架起的一座桥梁,给学生创造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学校教育不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后会感到学校即社会,真正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生活回归课堂。

一、走进生活,发现科学

古时曾有“秀才不识葱”的笑话,现今也有学生把麦苗当成韭菜的怪事。传统的学科教学将学生禁锢在书本与教室之中,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内在统一,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很大程度上被湮灭、被剥夺,正如远航时没有灯塔的指引,可能会迷失方向。而科学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科学是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探究离不开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我们应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强化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1.挖掘教材中关于联系生活实际的事例

初中科学新教材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已有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科学知识编排,通过你知道吗、STS、相关信息等插页中的内容阅读与联系的题目思考,让学生及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来分析、考虑实际问题。

下面以初一科学第四章第六节教材中“蒸发”这一节的概念为例,分析如下:①“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②在研究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去做、去观察。例如: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洗一次衣服,并且晾一次衣服。教学时,将学生实际观察得到的结果与下面提供的问题进行对比。晾衣服时,将衣服放在:①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阴暗的地方;②衣服摊开——衣服叠起来;③晾在有风的地方——不通风的地方。然后,提出问题哪能种情况下衣服干得快些?因为学生课下自己动手有了洗衣服、晾衣服的实际经历,因此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并且易于掌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三个因素有關的这一知识。3、蒸发具有“致冷作用”。生活中我们有着最为深刻的体会。对于此点知识,可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说明,老师作适当引导即可。如:游泳时,从游泳池中出来,风吹在向上,我们有冷的感觉;夏天道路上洒水车洒水、在高温车间顶上喷水,可以降低地面和屋面的温度;人体靠出汗来散热以保持正常体温;冷藏车运输食物时,利用液态氨或液态二氧化碳的汽化来降温;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氯乙烷等作麻醉剂,使局部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打针时为了消毒要在皮肤上擦一些酒精,我们有凉的感觉等等。让学生挖掘了生活中这样多的实际事例之后,学生关于蒸发致冷的作用便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水到渠成地掌握了这节的科学知识。

2.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了科学知识生产制造出来的,倘若我们善于将科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实验的器材、课堂的教具便俯首可拾:一根筷子、一把汤匙、一支圆珠笔杆,甚至是手指都可以作为光学的教具;一个废旧牙膏皮和一块橡皮泥便可演示出物体沉浮的内涵;橡皮筋和松紧带可以做成简易的测力计;一次性纸杯可以做成土电话、照相机、也可演示小孔成像;用完油的圆珠笔芯可以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等等。试想一个喝完了水的矿泉水瓶又能帮助学生们做多少实验?弄清多少科学规律和问题呢?

3.收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课堂学习准备第一手材料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科学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科学现象时,课堂上一片沉默,很少能举出贴切的例子,尽管老师努力创设情景,反复启发诱导,而学生还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最后只好由老师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让他们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时,学生更是不会用科学语言来回答。而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并且养成了虚心、好问、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记得学习初一科学第四章第八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有位学生突然问道:“老师,水是无色的透明液体,为什么用杯子盛水向下倒,形成水流的时候,好像这些水流是白色的呢?”我耐心的问;“你见过瀑布吗?瀑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等到我们学到光学的知识,你就会明白的”。给这个同学埋下了伏笔,果然后来学到光学的时候,这个同学学的非常好,并且向老师谈出了这其中的奥妙。去年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时,有一个同学忽然问我:“老师,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见到‘鬼火时要把鞋子退下来倒过来穿,鬼火就追不上你了,这是不是也与流体压强有关?”我及时的启发,你自己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分析一下,什么时候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什么时候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这个同学高兴地说:“我明白了,老师,看来老人们还真有办法,虽然把鞋倒过来穿跑不动,但却能把鬼火给丢到后面了”。生活中的好多现象、器具、用品都与科学息息相关:如:海市蜃楼、雨后的彩虹、茶壶盖上的小孔等等,只要你认真去搜集、总结,总是能给人以惊喜,给人以收获的。

二、课堂探究,学习科学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要提高科学探究效率,有效选用探究材料是基础和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1.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课前搜集的信息现象、器材、工具、用品等无一不是通过课堂的展示、探究来升华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与学的分工上: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如:在学习初一科学第一章四节《科学测量》时,学生展示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他们的共同点:都有“零刻线”,每把尺都有各自的“量程”,它们的“分度值”各是多少?进一步探讨它们的使用规则、读数方法,进而延伸到与其他测量工具的共性。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刻度尺的应用。然后结合教材了解比较精密测量的工具。再让学生测量一拃、一庹、一步的距离,脚与髋骨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特殊部位的长度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了。

通过这样的课堂,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又创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必需的空间,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从科学中理解生活

科学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从生活中搜取相关的信息、器材,可以加强科学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学生从生活发现科学,从科学中理解生活的一条捷径。对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初一科学下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时,我和学生首先利用搜集到的大量器材、事实,通过实验证明了气体和固体都能够传声后,激励学生自行设计“液体也能传声”的实验,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你一言我一语,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同学交流道:找一条鱼,放在一盆水中,用手轻轻敲打盆壁,看鱼是否运动:若鱼运动,就说明鱼听到了敲打声,说明水能传声,进而说明液体能传声。一个同学马上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他的方案不妥:若是条死鱼,任你敲打,它也不动;若是活鱼,你不敲打,鱼也能跑。”我马上让同学们思考,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否明白各自的意思?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老师,他们争论的焦点是鱼听到了敲打声是‘突然运动或是‘发惊的运动?”我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科学语言回答问题,设计实验的准确性进行指导,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生活中的现象学习科学。

3.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

科学的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课堂探究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探究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时,一位同学对“液体也能传声”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找一个水桶盛一些水,把响着的闹钟放入水中,若能听带声音说明水能传声。这个同学话音刚落,又一名同学马上站了起来:“不可,我认为这个实验设计有两点问题:一是听到声音也不能说明这声音就是水传播的,可能是桶底传播的;二是容易把闹钟浸湿了损坏闹钟。”“那么怎样让闹钟浸入水中又不与桶底接触”?同学们马上总结出:用塑料袋把闹钟包起来,再用细线把闹钟吊起来放入水的中央。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个实验有了更清析的认识,从而学会了在设计实验时,对实验的各方面考虑要周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既注重了探究过程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回归生活,应用科学

科学教学与生活是双向的,当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科学对学生来说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教學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分析、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这样的学习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1.运用科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进行,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部分同学虽然对科学规律、概念、实验能够熟记,但对他们的原理、技巧弄不清,理解不透,更谈不上应用这些规律、技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在家中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出于溺爱,剥夺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机会,什么事都由大人来包办,使他们远离了变幻多姿的自然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个别同学甚至连火柴都不敢划。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学到大气压,学生明白了医生拔“火罐”的原理;学习了摩擦,同学们知道了“花纹”的道理;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他们明白了喷雾器原理、知道了为什么刮风天树叶会满天飞、也清楚了儿时玩“纸排子”的诀窍了等等。通过这些实例、现象的解释,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科学来源于实践,揭示自然规律。它是人们为生存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一门科学。为此,在实施科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生存教育。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将来的代步工具必然是汽车。安全就成了重要的隐患。围绕着汽车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科学知识(惯性、摩擦、杠杆等等)的安全教育;电已广泛的进入家庭,你总不能接个小线头也去求人吧。通过这些点点滴滴使他们懂得了科学在他们一生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四、制作发明,创新科学

在许多学生看来创新是神秘的,是遥不可及的,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新的涵义,体会到创新并不神秘,让学生敢于尝试创新。在教学中经常介绍科学家的故事如詹天佑发明“人字”火车轨道,鲁班发明锯子等等;及一些青少年小改小革的成果,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神秘。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启发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珍视创新的灵感,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完《磁场》,张金鹏同学找来几根大头针、缝衣针、子母扣。将磁化后的缝衣针穿到子母扣上,让大头针当支架,便做成了非常灵敏的指南针。但大头针必须用手捏着,不能放到桌面上。怎样使大头针有一个较大的“底座”?他先后试用了纸板、萝卜块,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又改用图钉当底座,效果也不理想。教师及时鼓励:“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再想想。这可是你制作的一个技术难题,任何发明、制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老师相信你能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后来,他带来的作品别具一格,底座也最稳定。他是用蜡油把大头针固定在纸板上当指南针底座的。我问他怎样想到的。他回答:昨天晚上因为停电,在点蜡烛写作业时,把蜡油滴在桌面上,让蜡烛立在桌面上想到的。由此看来,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一个事实,都能给学生以启发,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碰撞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增强了学生克服难题、改革技术的信心。

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坚持下去就会产生奇迹。”这种说法体现了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真实有效的科学教学必须是选择和巧用生活资源,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从课堂走向生活,又从生活回归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9期沈桂秀《让科学探究扎根于学生生活》

[3]郭元祥.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重建.课程研究,2000,(1-2).

猜你喜欢

回归桥梁生活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