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双差生谈心要从“心”开始
2017-05-11冯秀园
冯秀园
双差生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亟待提高的学生,双差生的形成原因和心理状态相当复杂,他们往往丧失了自信心和前进的动力。班主任和双差生谈心,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若想了解双差生心中所想并及时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就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与双差生谈心的技巧。下面是我当班主任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有诚心
一个班主任若要与双差生谈心,就必须具有帮助双差生的诚心,具有关怀和爱护双差生的感情。有了这种诚意和感情,与双差生谈话时才够推心置腹,说出的话才能够如春风置腹、细雨浇心,才能够打动双差生,感化双差生。例如:我班的双差生小熙奇装异服,脖子上挂了个“十字架”,在同学中产生了极坏影响,于是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后找他进行谈心,我首先详细地给小熙讲述了关于“十字架”的历史故事,让小熙知道“十字架”的来历;然后再说明古罗马帝国建立基督的目的和基督的教义,让小熙认识到基督教的实质。最后说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我们的信仰是共产主义,基教的信仰与我们的信仰是格格不入的,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怎能戴‘十字架和穿奇装异服呢?”这时小熙低下了头。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道理,使小熙既长了知识,又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从而自觉地摘掉了“十字架”,换下了奇装异服。由此可见,只有感情上先有共鸣,你讲的道理才容易让双差生接受。所以说,要想和双差生谈话取得成功,诚心是首先必备的条件。
二、要善知心
班主任在与双差生谈话之前,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全面细致地了解双差生的思想情况,摸准其“脉搏”,这样,才能使双差生感到你是“了解”他、“关心”他的,谈话才能谈到点子上,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只有预先了解双差生的思想情况,做到“知心”,谈话针对性强,才能像禾苗浇水一样,浇到“根”上。例如:我班插班生小林,过去曾有小偷小摸行为,但早已改过自新了,工作、学习等表现也有了起色。平地起风波,有一次,班里丢了一台袖珍电子词典机。有的同学冲着小林嘀嘀咕咕。副班主任经过一番“侦察”,主观断定是小林所为,于是在与小林谈心时,就让小林把机交出来。小林不承认,副班主任便严肃说:“你班里除了你好偷东西,谁还长第三只手!”为此,小林悲愤交集,并因此离家出走了近一月。这说明班主任在谈心时不能仅凭印象看人,特别是对曾犯过错的双差生,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作为班主任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双差生的内心,了解其所想所为的动机原由,始终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采取从正面、侧面等方面去调查了解的方法,才能全面掌握双差生情况。
三、要有耐心
双差生对客观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与双差生谈话时,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不能简单轻率,不要认为通过一两次谈话,就可以解决问题。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面对那些性格怪癖、固执己见的双差生,不能要求其“立竿见影”,更不能祈求“毕其功于一役”;而应该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要做到不急不燥,不嫌不烦,不怕挫折。一次谈话没有成功,再来一次,使谈话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嵌入双差生的心扉,直到达致与双差生完成心灵的沟通,最终使双差生改掉不良习惯。例如:我班小伟性格粗野,浑身是劲,爱打架,多次滋事生非。我第一次找他谈,他置之不理;第二次找他谈,他将我拒之门外。小伟的蛮横行为更激发了我要改变他的决心。一次星期六清晨,我把小偉带到某公园上。小伟冲我吼道:“你一个劲儿地找我干什么?”我和颜悦色地说:“想找你随便聊聊天。”这次可能是我的诚心感动了小伟,他没有走,并向我掏出了真心话。小伟说:“大家把我看扁了,做得再好也没有用。”我一听有门儿,说明小伟想进步。于是,我趁热打铁,先摆现象,后谈实质;先讲事实,后讲危害。谈心一步一步地深入了下去。我说:“有错改了就是好同学,不能甘心落后,现在奋起直追还来得及。”小伟看我这么信任他,他接连表示:“老师,我一定要争气。”我经过反复耐心的教育,使小伟消除了情感障碍,从此严格要求自己,并把力劲投入到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的学习上和自己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后来在校运动会上获得了男子跳高的第一名,为班集体争了光。反之,如果班主任缺乏耐心,中途放弃,可能会使小伟的坏习惯继续保持下去。
四、要肯用心
双差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每个双差生都有自尊心,因此,与双差生谈话时,必须集中精力,对双差生体现出尊重感,不能边办其他事边和双差生谈话。如果你谈话时心不在焉,双差生就会置若罔闻,使谈话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例如:某班主任与双差生谈心时,要么靠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要么伏在桌上批改作业,这样的轻蔑举止刺伤了双差生自尊心,给双差生增添了自卑感,觉得班主任看不起他,甚至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并对班主任的讲话持否定态度。同时,谈心中还应注意到个别谈心不是教育性谈话:
(一)注重倾听而不要急于评判
真正的谈心应该是以“倾听”为基本特征的,它包括“专心听”与“主动听”两大部分。所谓“外在表现上的倾听”是指班主任与双差生谈话时,在行为上采取一种积极参与的姿态,足以使双差生感到,自己正得到接纳和关注,因而乐意畅所欲言;“心理上的倾听”是指班主任在谈话过程中,既要主动地倾听双差生的语言表达,也要仔细地观察双差生非语言信息的表达,亦即关注他的行为、动作和表情等,从其行为、语气中“听”出他话语中隐含的深层意义。
(二)注重引导,而不要教诲指令
谈心重在“导”,难在“导”(即引导)。“引导”总是通过问题来“引”来“导”的。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不能把双差生看得“一无所知”,不能打断双差生的谈话,不能搞“训话式”的谈话,应该启发双差生发言,真正搞“互谈”,搞“对话”,而不是搞“一言堂”。在谈话过程中,班主任要始终注意双差生的表情,掌握其心理变化情况,因时制宜地发表自己的谈话或婉转相陈,深入细谈;或譬喻暗示,引而不发;或字字千钧,猛击要害;或和颜悦色,语重心长……
最后,还应该明确:班主任与双差生谈心的技巧从根本上讲是要有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把每一个双差生都尽快培养成才的责任感。如果没有这样的一颗“红心”,什么诚心、知心、耐心、用心就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