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017-05-11庞华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壮士想象力想象

庞华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只有端正认识,明确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多措并举,调动资源,才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发兴趣。启动想象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启动想象的重要基础。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观察、思维等活动,取得的效果更佳。如我上《燕子》一课时,上课前是这样激趣导入的:利用实物(或彩图幻灯)演示燕子图,指名有感情地朗读题目。学生读完题目后观察图,然后教师提问:燕子是什么鸟?(一种益鸟)你看过燕子吗?(学生都说看过)在哪里看过?(家乡的屋檐下、田野间)此时,教师利用自制的图片演示以上情景,配上欢快活泼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学生边听边欣赏幻灯演示的春燕图,很快就进入想象的境界。教师顺势问:“谁能想象一下,把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在田间捉虫的忙碌情景描述一下呢?”经过教师激趣的发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极度的活跃之中,学生借助幻灯彩图的图片,由感性的观察说扩展到理情的想象说,不但轻而易举,而且受到一次美的教育。

二、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哲学家康德认为:“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世界。”汉字中表意字不少,了解字义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学习“沙”字时,我启发学生这样记忆:“沙漠里水少。”通过一个阶段的示范,学生便能举一反三了。如:学“甜”,学生能联想到“舌头舔着甘蔗真甜”;学“梦”字,能想象到“林下晚上好做梦”,这种根据汉字特点合理联想的方法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字义,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一年级识字5时,我让同学们朗读全文词串,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与这些词相关联的事物。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完后,我问他们:“读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让人惊喜的是,每个孩子都能滔滔不绝地说。有的说,他仿佛在一个盛夏,躲在树下听着知了唱歌、闻着茉莉花的香味,美美地睡着觉;有的说,自己躲在家里,看着窗外倾盆大雨、刮着大风、打着雷、闪着电、轰隆隆……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在朗读中,在教师的点拨下,在词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四、精讲课文中培养想象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学生再造想象的发展,对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精讲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善问学生,使学生打开合理想象的闸门,锻炼思维能力,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这也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达到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关键所在。如,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是这样精讲课文的——幻灯出示下列句子:“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指名用“兴奋、激动”的语气朗读,然后设疑:(1)这句话抓住五位壮士哪些方面去写?(动作、神态)(2)请用横线标出表示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然后教师出示挂图或幻灯图片,引导学生用情感引读法朗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脑海中初步形成了五位壮士怒视敌人、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教师妙设疑问,引导想象:五位壮士将要跳崖了,他们临牺牲前,深情地眺望人民群眾,轻蔑地望着向上爬的敌人,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舍不得离开与自己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然而现在,他们即将永别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又是怎样与战友道别的呢?想象一下,再说出来。经过一系列发问,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记忆表象,创造出五位壮士跳崖握手道别,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不怕牺牲自己一切的壮烈感人的场面。

五、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凡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1不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

六、在说话、写话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作的原始动力,思维是由想象培养创新的再创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不拘形式,随时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想象力得到了拓展,学生才能开阔思维的空间,使思维的方式更加灵活,才能突破现有单向思维的定式,才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才会寻求问题的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达到创新的目的。在一次看图写话练习时,画面上是青蛙、池塘、荷叶,许多孩子都写了青蛙捉害虫等,唯独有个孩子写道:“青蛙妈妈要生孩子了,青蛙爸爸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多么富有生活气息的话!那是孩子的独特想象,充满亲情、温馨和童真。

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壮士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八佰》壮士英雄归来
“壮士座”毫无意义
想象力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