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导学 因学定教

2017-05-11黄桂梅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思考

黄桂梅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问导学,因学定教,对《三角形内角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三角形内角和》 集体备课 教研活动 思考

一、备课组成员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共8人。

二、备课思考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探讨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第八册《三角形内角和》。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的,要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教师不能只靠讲解,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进行领悟。因此,在教学时应以小组为单位,用量、折、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一)如何运用校本教研专题“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开展教学

教师A:一节课从复习知识、导人新知识、教学过程、巩固练习、点拨总结到布置作业,教师必须围绕这些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教师B:新课的导人,可用故事、游戏、设疑等方式,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师C:探索新知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在学习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创新能力。

教师D:设计练习时,形式要丰富多彩,难易程度拾级而上,要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E:总结延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納,概括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选择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E:引导预习,预习课本内容;准备学具,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

教师B:本节课用设疑的方法导入,在认识内角和内角和的含义后,出示一大一小的三角形,提问: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一样的呢?

教师c:用学生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让学生用量、折、拼等方法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通过直观操作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在实践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D:设计练习需要层层深入,先掌握基础知识的题目,再综合性练习。

三、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启发探究

师: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起来的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生2:三角按角来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来分有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三角形奥秘。(播放多媒体课件)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三个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也不甘示弱地说:“是这样吗?请同学们评个理。”(学生议论纷纷,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一样大。)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到底谁的正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动手操作,激情探究

让学生拿出一副三角板,说说各内角的度数,再求内角和。

生:90°,60°,30°,把它们加起来得180°,就是说这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

生:90°,45°,45°,把它们加起来得180°,就是说这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

师:其他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会不会也是180°呢?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求出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1:用量角器来量,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把它们相加起来。

生2:用折的方法(学生做出自己的演示)。

生3:用拼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在一起。

师:下面小组合作探究,用你们喜欢的方法验证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三)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师:刚才孩子们都在验证,讨论得很热烈,请各个小组展示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

(用量角器“量”的汇报)A组:我们小组用“量”的方法,所量的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B组:我们组也用“量”的方法,所量的每个三角形内角和也都是180°。

C组:我们组不同,所量出来的结果,有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2°。

D组:我们组量出的结果,有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79°。

(用“折”的方法的小组汇报)有几个小组长都汇报说:我们小组用“折”的方法验证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好。请一个组长带上来展示。(展示后再问)其他小组用折的方法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用“拼”的方法的小组汇报)生:用投影仪演示。先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再把它拼成一个平角。验证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孩子们真棒!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很多组答案都是180°,个别组在量时出现点误差。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还有一种方法,我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可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请你说说你的好方法。

生:正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90°,它的内角和是360°,沿着对角剪开,等于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得出两个三角形,就是说把平均分成两份,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这时,全班的掌声响起来了)

师:你真棒,用这样的方法也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师:你们用量、折、拼等方法验证了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么,能证明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

生:能。因为三角形按角来分,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类。所以能证明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师:刚才,老师播放的投影中“大三角形内角和比小三角形内角和大”对这一问题还有争议吗?

生:没有了。因为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五)巩固练习。实践探究

1.(1)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35°,∠2=65°,求∠3的度数。

(2)在一個三角形中已知∠2=75°,∠3=40°,求∠1的度数。

2.∠1和∠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1=55°,求∠2的度数。

3.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是多少?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各是多少?

(六)回顾概括,总结提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生:(答略)

四、反思

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规范课堂预计,明确教学要求,实现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次教研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师生喜欢,具体表现在:

第一,设疑引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以上课堂教学实录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三角形的对话》,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第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让学生动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适时点拨),引发学生推敲,或猜想,并由此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操作,一起探究。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勇于实践创新。

第三,理念引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预设教学目标,确定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生尚未思考充分时,教师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等待。在学生遇到测量三角形内角和出现误差时,教师没有主动帮助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操作,促成了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这样就能激发孩子们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真正做到“跳一跳摘到果子”。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思考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