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基于传播学的视角
2017-05-11王翠华
王翠华
(苏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 苏州 215000)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基于传播学的视角
王翠华
(苏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 苏州 215000)
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为核心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它具有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媒介主体的大众化与平等性、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新媒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并从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者等层面分析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挑战。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并就“微时代”情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者、媒介渠道、受教育者、社会实践活动及沟通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得到空前发展,就如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言“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1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92.5%[2]。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已经到来。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群体成为“微时代”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要具有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微时代”情境下,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教育是具有特殊主客体关系的传播过程,也具备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强调的是一种主客体互动的形式,更能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关系,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更是由“微时代”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一、微时代的界定及特点
对于何为“微时代”,目前在学术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3]。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新的信息传输载体—新媒体,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主,人们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信息的编辑、发布、交流、存储等,从而实现及时、高效的社会活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称之为“微时代”。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微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微博、微信,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编辑”,信息提供者的数量极大增加,信息的来源和内容也变得更为广博和多元。不同的个性特征、各异的态度观点在各类网络媒介中自由地传播,只要是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应用者,人人都可以发布观点,发起话题,也可以成为议程设置者或主导舆论。
第二,媒介主体的大众化与平等性。在“微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名人,人人都可以拥有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也可以自主参与微视频制作、微公益行动等,无论性别、学历、职业、财富、地域等差异,都可以平等地通过新媒体进行活动。微媒介主体的大众化和平等性也使得它更加的普及并广泛地应用。
第三,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微时代”媒介主体的大众化也使得信息传播摆脱了传统的单向传播,变得双向或多向,微媒介的转发、评论等功能,加强了个体间的交流和互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互行为的新场域,并加强了个体的能动性。
第四,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微时代”人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入互联网,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媒介可以随时随地搜寻、下载、评论、存储、推送所需的信息,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的灵活、快捷、高效。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尤其是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复杂的传播活动,不仅受到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也要综合考虑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及受众等要素间的影响。“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也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一)传播环境层面:“沉默的螺旋”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环境变得更复杂
1974年,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研究后,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其基本观点是: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就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因此,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社会公众理性探讨的结果。“微时代”人们的言论更加自由开放,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催生了多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不同价值观念、不同信仰和理念的观点在新媒体上快速传播。传播主流价值观的传统媒体遭遇冷漠,新媒体中充斥着各种以吸引眼球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各种娱乐化、庸俗化的传播内容,而且这种传播受到了更多的追捧,正逐渐成为“优势”地位的意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呼声相对越来越弱。由于大学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对价值的判断还有着较多的感性色彩,很容易受到享乐主义、颓废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新媒体的快餐文化也容易导致功利主义的泛滥。很多调研均显示大学生对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不认同,这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及其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传播内容层面:信息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了挑战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及媒介主体的大众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了冲击。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可以阅览、搜索到各种信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局限于原有的课程内容,或者对于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对当代多元价值观下的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传授不到位,不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思想,尤其是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可能早就知道,但学生的一些网络用语和词汇教育者却不懂。教育内容因循守旧,教育者灌输的信息与学生通过新媒体接触了解的信息不匹配甚至完全相反,就容易引起学生更多的价值困惑和混乱,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就更难实现。
(三)传播媒介层面:新媒体的多样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了挑战
“微时代”传播媒介更加多样化,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以独具特色的优势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其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课堂传授为主,辅助于案例讨论、座谈、社会实践等手段,但这已不能满足“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及价值的多元化,再加上新媒体所具备的很强的交互性,学生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有些学生几乎从早到晚都捧着手机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难以自拔。此外,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大大小小的网站设立了很多,但这些网站因为更新缓慢,内容守旧,而且仍旧是自上而下的内容的灌输和传达,没有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浏览量非常低,很多都成了“僵尸网”,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及其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在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也在受到大量非主流价值观的侵蚀,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引导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理性判断,选择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很大挑战。
(四)传播者层面:传统的“把关人”的角色受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传播的是社会主流思想文化、道德体系以及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在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者发挥着重要的“把关人”作用,他们对所传授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将思想内容灌输给学生,并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及媒介主体的大众化和平等性使得新媒体上活跃的个人既是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而且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简单、快速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者在知识储备和更新上就不再具有绝对优势。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新媒体运用上往往也不如学生那么得心应手,对学生关注的很多网络热点和流行性事件不敏感,例如2016年的网络流行词汇“猴赛雷”“老司机”“蓝瘦香菇”“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等,这些词汇流行速度很快,而且都是某一个时段很盛行,之后就逐渐被遗忘或抛弃了。如果教育者没有及时关注或者对这些网络热词没有有意识地去了解,就很容易与学生之间产生话语鸿沟,学生热衷的话语教育者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学生也不感兴趣,沟通出现了严重阻隔,教育者更加难以走进学生内心,感知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因此,教育者所传播的内容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期待,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正如前文所言,在这个信息高速化发展的“微时代”,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传播,也具备传播的基本要素,即传播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受传者-大学生、讯息-思想道德、政治观点、文化价值观等、媒介-语言、网络、视频、广播、手机等、反馈-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改变及其行动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传播模式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高校教育者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利用多种媒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接受和获取相关的知识与信息,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改变的过程。从个体内部机制上来看,这个改变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在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个体态度发生的基础是原有的态度与外部存在的态度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引起个体内心的冲突或者失衡,个体为了减少这种内心的不协调性,就会在态度上发生改变,要么是接受外在的态度,要么就是拒绝或者掩盖外在的态度,以维持内心的一致性。所以,受教育者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的价值内容,在态度上会出现接受、不明确或者拒绝三种情况,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态度。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受教育者的态度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即如果实践活动的体验和感受与所接受的价值观一致,那么受教育者已转变的态度就会继续加强并内化,如果体验和感受与所接受的价值观不一致,甚至相反,受教育者就会继续持拒绝的态度,忽视或掩盖外在的价值观。此外,在这个传播模式中,沟通和交流贯穿始终,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微时代”情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者的转变
1.教育者角色意识上的转变
正如前文所述,“微时代”情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为了双主体,传统的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他们不再局限于“把关人”的角色,还要更好的发挥“引导人”的作用,把握“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上的主导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意识地积极运用新媒体发表正面的观点去影响舆论,并有力地去批评和辩驳负面的观点。“微时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更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引导和影响,面对复杂多变和即时动态的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更要主动迎战,积极应对。
2.议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大学生的需求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4]。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的教育内容就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以及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微时代”,议程设置的功能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媒介主体的大众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议程设置的效果。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即与他的内心需要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助益于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
(二)媒介渠道注重新媒体的运用
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多样、灵活的传播媒介和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运用这些新媒体,搭建一贯式的个体参与平台,如创建特色微课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发起微话题,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或者将关注度极高的新媒体信息列入教学素材,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之,新媒体的恰当运用会促进并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行动力。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也在于如何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上。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一致性”指出,“人们会受到认知一致性的驱动,从而会通过改变态度、信念、知觉和行为来达到一致性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在于启动认知一致性的承诺和促使行为发生的终点,而这主要在于学生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可以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参与性和行动力的有力平台和手段。
(三)利用新媒体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动性
1.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
“微时代”情境下,每一个连入互联网在新媒体上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个体,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但个体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思想、看法和认识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发布,在这个意义上,又变成了教育者。这种双重身份为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提供了基础。正如价值商谈理论所指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建基于生活之中通过主体间的话语交往达至相互理解并最终达到个性化自我价值建构的教育活动”[5],通过新媒体,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理想信念、社会热点问题、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成长等问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实现及时充分的沟通,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这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聚焦强化。以粉丝数、阅读量、被转发、被@的次数为基本指标的“意见领袖”在新媒体中受到高度关注并能主导舆论。作为“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他们发挥着信息过滤、聚焦强化和行为指引的作用,通过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更加凸显,他们不仅在新媒体上拥有庞大的粉丝量,而且也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交流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体成员对一些教育内容的态度,这也是确定行动方向的前提。因此,“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有效的沟通,引导发挥他们的作用。
(四)利用微平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成学生态度的转变并落实为行动。在高校教育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已有态度的转变或者强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态度的内化,进而将已形成的价值观落实为实际的行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已有的价值观。新媒体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及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者学生都可以通过微平台发起正能量的活动,例如微公益活动,只要学生看到此活动,都可以参与进来,贡献一份力量和爱心,整个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也能通过微平台进行及时的展示和反馈,参与者也都能及时进行交流、评论,不仅提高了参与性和互动性,也扩展了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价值冲突得以和解,态度发生转变,并通过参与的实践活动得以落实和强化。
(五)利用新媒体加强沟通和反馈
沟通和反馈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在每一个环节都起到重要作用。有效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在群体互动影响存在的情况下,改变一群人比改变个人更容易。”“个人在某种观念、信仰、习惯和意见的抽象场中进行着运动,一个人的这种场,会受到他所接触的其他人的行动的调制。”[6]所以,通过调动积极的群体动力可以更好地说服个人,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微时代”,通过新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因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反思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样的沟通更能实现群体的共商共议,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对思想理论、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内容不断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性认同的氛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洞察力、道德的推理能力及价值判断力。在这种良好的群体动力下,个人也就更加主动和活跃,在共同探讨和决策中,态度改变就显著而快速,执行也就变得自觉。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2]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人民网,2016-08-03.[2016-11-02].http://it.people.com.cn/GB/119390/ 118340/406323/.
[3]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28-30.
[4]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7
[5]石中英,王卫东.价值观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1
[6]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Innov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M icro-era——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 unication Studies
WANG Cui-hua
(Publicity Departmentof Party Committee,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 215000,China)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innovated,as there aremore challenges to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communication content,media and the communicators in themicro-era.Undermicro-era circumstances,itwill be helpful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yield better results by constructing the basicmode ofcommunication,and discussing it from the aspectsof the educators,media channels,students,social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feedback.
micro-era;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ofcollege students;communication
G641
A
1674-7356(2017)-01-0074-05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7.01.014
2016-11-02
本文系2015年度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szyj01)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翠华(1983-),女,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时间:2017-11-12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70112.162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