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法初探

2017-05-11黄睿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探朗读教学语文

黄睿

【摘 要】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但是由于受教学成绩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以教材分析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式,形成了语文教学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误。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首先,朗读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朗读便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学生应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规范的朗读,不仅能够掌握字音,强化字形,还能提高朗读能力;其次,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选编进入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反复的朗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还能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最后,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在这些美文佳句的朗读中,入情入境,培养爱美的情操。

二、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前,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没有认真听,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对于美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如果是个别朗读,还应为其他学生布置任务,使他们边听边思考。如果是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读得整齐而有气势。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使人们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众所周知,学习英语常常要读、要背,除了能增加词汇量外,还有一个培养语感的问题。随着考试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同学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问题重心的揣摩、词句运用的作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情况还屡见不鲜,个中原因,就是分析文章的能力还不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悟性”还不高。此时,我们有些同学就不能仅从分析文章的方法上找原因,更应当多多朗读,这样,会使你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中所阐述的内涵,这样在回答问题的语言上通顺流畅,做到简洁正确,明白无误。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語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当然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引读等等。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朗读教学和教学对策

1.保证足够时间

初中语文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将这45分钟的时间全部用来“讲学”,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教师甚至在一堂课上根本不进行朗读教学,即便是留给了学生一点朗读时间,那也只是如“蜻蜓点水”般的匆匆而过。朗读时间的严重缺失,使得学生接受朗读训练的次数也不够,正因为平时的积累太少,所以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考虑,高度重视朗读的作用,保证足够朗读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朗读,给予他们朗读训练的机会。当然,教师也可以把朗读训练安排在课外,当作一个课后作业交给学生来完成。

2.提高朗读效率

在有足够时间的基础上,就需要老师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种文字的不同读法,即对语言、语速、语调、停顿段的掌握、控制和运用。

五、培养良好的朗读兴趣

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缺少人类的优秀文化营养的滋养,缺少健康精神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阅读是伴随终生的事,也是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宁愿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游戏上,也不喜欢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这些学生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思索。

六、善于采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

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使训练面广,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滥于齐读,也明显体现出它的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推动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

七、通过朗读还能发现默读中不易发现的问题

我们常以“琅琅上口”、“佶屈聱牙”来评判文章的优劣,这显然是从朗读时的语感来说的。有些文章的语句默读时倒还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一集中精力朗读,便觉语感不对。例如,我在教《从三到万》一文,读至“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一句时,是学生发现了错误,提出“处理不好”只会“影响成功”,怎么会“影响失败”呢?于是,我发动学生讨论。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病句,“成败”应改为“成功”。

总之,在理解了朗诵的必要性,懂得了朗诵的基本条件之后,再加上掌握朗诵的技巧,我们就有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之中顺利地开展朗诵的活动,为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粟”,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就不难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0(10).

猜你喜欢

初探朗读教学语文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