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因素研究

2017-05-11张华李洪波杨启志

价值工程 2017年15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创新创业大学生

张华+李洪波+杨启志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出路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普遍的共识。然而,目前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创业成功率低,积极性不高等现状。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和企业共同营造创业氛围,大力倡导创新创业行为,各职能部门应加强通力协作,切实做好创新创业的“机制构建、实践培训、服务支持和政策落实”等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的营造开创新局面。

Abstract: The work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major step for the way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moted by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a common consensus among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current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low success rate and low enthusias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ork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it need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to create a common entrepreneurship atmospher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ehavior, and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nd do a good job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s.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因素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nvironmental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163-03

0 引言

《教育部科技司2017年工作要点》提出: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推动全国高校建立、完善涉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明确提出了政策环境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同时文件指出:支持推动大学科技园联盟和高校技术经纪人协会等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的建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空间和指导。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改进和完善创业教育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内容形式单一,模仿度高,创造性内容少,未与地方经济接轨等因素。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而创新创业环境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最后一公里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从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因素出发,为大学生的创业落地做好保障。

1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机制

1.1 組建创新创业领导机制

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工作要点,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全面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根据学校情况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XX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办法》、《XX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XX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管理办法》》、《XX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1.2 设计创新创业运行模型

高校根据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情况不同,可以将创新创业运行分为不同的类型。在高校内仅靠高校内部系统运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独立型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企业当中形成复合型教育;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科技创新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合作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型,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成长的氛围环境不同,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模式。

1.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通过邀请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企业家作为专门指导教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为提升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创业课程、管理课程、财务课程、政策研究和创新创业比赛等教育方面出发,倡导政府、企业和高校参与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创新创业的质量共同努力。

2 提升创新创业的实践环境

2.1 重视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着重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的培养,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重在实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从基础理论、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个方面培养实践能力。

第一,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科技创新》等创业类的公共课,通过通俗易懂的课程教育让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创业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原理》、《会计学》等经济类、管理类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创业理论知识,掌握创新创办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第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应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专业实习等机会,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所需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等内在素养,以及对于市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团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等外在素养。

第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参加国家级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省市级的创新创业比赛、创业精英大赛,专业要求较高的科技创新类比赛等创新创业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水平,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2 优化教育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点是学科跨越大、综合性多,同时也是一门课程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教育环境的建设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讨论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情景剧)等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讲授,同时应构建一个实用、高效的教学环境。促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层次化、立体化,实现通识、专业类课程与实践运用有机融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大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因此,构建合适课程体系,促使课程设置层次化、立体化,实现通识、专业类课程与实践运用有机融合尤为必要。教育环境可以采取“理论+实践”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演练为一体,以教学引导与学生操作为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精化师资队伍

基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倡导专业教师双语授课,开设创业类培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承接任务和项目,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授课教师根据大纲自主研发、设计互动环节和讲授内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识,开设企业运营模拟训练以及企业模拟运作课程。师资是关系到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校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多元化。通过实施“选、聘、训、送”的方式充实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成立创业教育专家组,聘请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开设创业讲座,开展创业培训以及创业指导,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引领在校大学生的高科技创业水平,提升高校的整体的创业文化氛围。

2.4 优化创业培训

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质高效推进,离不开实训、实践、孵化等基地资源的支持,高校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的培训应以全国“挑战杯”赛事、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大赛为契机,利用学校的工程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提高同学们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其次,依托校内创新创业模拟平台。利用网络创业实验室、创业模拟实验室、创业模拟沙盘室等模拟创业的平台,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为契机,提高同学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三是,依托校内创业孵化基地。遴选各类创业团队入驻,开展创业运营,推动创业项目市场化运作;借助产学研平台,选送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创业实践,造就创新创业型人才。最后,依托校外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孵化基地与校外科技园、创业园的等孵化器有效对接,促进创业教育科研成果以及校内创业项目市场化运作。

3 提升创新创业的服务环境

3.1 营造文化氛围

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媒介来扩展学生创业参与面,有力地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内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节、创新创业文化节等活动,全面立体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是创业成果展示的舞台。

一是要注重创新创业典型宣传。在网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辐射作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微信平台、网站、微博、QQ空间等新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传递创新创业精神,弘扬创新创业成果。此外,利用传统的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宣传创业,尤其是创新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精神。

二是要丰富创新创业类活动。高校要以创新创业引领工程为主导营造“全员关心、全程促进、全方位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依托校团委、学生会、科协、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等学生组织优势,发挥“挑战杯”比赛在科技创新创业赛事中的引领作用,辐射开展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科技创新竞赛等系列全国和省市级赛事,让学生在充满竞争与激情的赛事中汲取创业知识,提升创业素质。

三是扶持创新创业学生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创建创业联盟、创业商学会、创新科技协会等创新创业社团,激发热情,从事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组织蓬勃发展、创新发展,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生活。

3.2 加强示范效应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要充分整合外界资源优势,加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创业场所、师资配备、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服务、资金支持、项目推介等创业项目上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二是政府政策扶持。学校和政府应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落实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开展SYB、IYB等创业培训班,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政府对于创业大学生的资助与扶持。

三是成果輻射效应。各高校要将创业成果进行转化,把创新创业的精神向政府、企业、市场等传达,通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带动周边人群的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促进高校在校内外创业互动辐射、带动机制上长效发展。

4 提升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4.1 加强政策落实的实效

政府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中起主导作用,国家、省市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迅猛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好的政策还尚未落地实施,配套措施不足,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依然较低,成功率不足2%,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落实还需进一步完善。

依托多方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来带动就业。应借势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和创业校友资源,紧跟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创新创业态势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以创业带动就业。随着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化进程,可以与已毕业的创业校友交流会让同学们了解到如何走向创业之路。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与知名企业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业孵化项目。

4.2 拓展融资渠道的途径

资金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家庭支持、银行贷款、朋友借款等。资金筹措渠道有限,方式单一,极大限制了创办企业的进程。政府应落实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政策、开拓融资新渠道。在资金政策方面,扩大对大学生创业发放小额贷款的力度和范围,鼓励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优先开展对大学生的贷款担保业务。在政府方面,由一个倡导向引导进行转变,专项创业基金的设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证。除此之外,应积极拓宽多种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筹资、融资引导服务。

4.3 优化财税政策结构

首先,政府要加大税费优惠力度。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可以适当延长免税期;其次,对大学生创业给予财政补贴。对于IT、环保、新能源等朝阳产业,起到创业引导的作用;第三,给予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奖励。

联合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全力做好线上、线下双效运营,在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和创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正面报道和支持;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和运营机构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和创业大学生进行培训;协助政府部门举办创业政策普及、创业技能培训的普及性创业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身边的创业资源。目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越来越呈现规范化、制度化,高校创新创业的导向也逐步走向科学化、生态化的良好态势。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社会、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切实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的落实进程,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实现提供有人才支撑,为创新型社会发展增加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技司2017年工作要点》:http://www.moe.gov.cn/s78/A16/s8213/A16_sjhj/201703/t20170307_298471.html.

[2]徐占东,陈文娟.大学生创业特质、创业动机及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

[3]任泽中,左广艮.大学生创业资源协同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2.

[4]杨志春,任泽中.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二元共生现象及其理念引导[J].高校教育管理,2016,5.

[5]杜跃平,马元凯,王林雪,张霞.创业环境认知对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安若干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J].软科学,2016,8.

[6]李海波.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策略探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4.

[7]宣言.大學生创业环境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江苏大学,2010.

[8]王秀红.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职教通讯,2015,11.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创新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大学生之歌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能能力的环境因素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