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公共性”到“共有性”

2017-05-11田鑫华峰

价值工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台湾公共性人文关怀

田鑫+华峰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台湾近现代历史发展建构历程,将台湾建筑探索实践按时间节点进行了归类划分,通过台湾当代地域建筑创作实例的分析,在文中重点探讨了台湾当代地域创作三大对策——公共参与下“多方合作机制”、社会学视角下“人文关怀”、强调地方生活“公共语言重设”,阐明了台湾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手法和未来趋势,分析了对大陆地区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combing moder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Taiwan architecture exploration practic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nod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regional architecture creation of Taiwan,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three countermeasures of Taiwans contemporary regional creation: "multiparty cooperation system" under public participation, "humanistic ca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public language resetting" emphasizing local life, illuminated the technique and future trends of Taiwans contemporary regional architecture creation, and analyzed the enlightenment to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reation of mainland area.

关键词:台湾;公共性;多方合作机制;人文关怀;公共语言重设

Key words: Taiwan;publicity;multiparty cooperation system;humanistic care;public language reseting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152-03

0 引言

中國台湾地区的建筑师们在近20年中积极讨论着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获奖建筑,这批优秀现代建筑大多集聚台湾地域特色,有着独特的在地设计理念,即在持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保持对地方传统的强烈关怀。这批建筑师佳作迭出,设计语言与国际流行风格迥异,但是具有媒体难以再现和诉说的在地咬合特征,建筑师开始从地域走入地方,从地方回到更真实的社会,面对更鲜活地方的生活,通过坚持不懈的建造活动,探索出了一大批具有在强烈地方特色和社会人文关怀的优秀建筑。

1 台湾近现代地域建筑建构历程

台湾建筑地域化,按建筑时间轴线排序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1 流亡心态下——现代“中国风格”的探索时期(1950-1965)

1950-1965年,国民党战败逃往台湾,这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以服务政治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其次,日本统治了台湾建筑设计的话语权接近半个世纪,日本战败后,建筑设计的话语权重回中国建筑师的手中。这时期的建筑主要体现着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价值追求。建筑形式以中国大陆的北方宫廷坡屋顶建筑形式为主。在这种形式下,这时期的建筑仍然没有突破时代束缚,在政治挟持下缓缓前进,建筑主要是以仿照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为主。

1.2 自我觉醒背景下——现代“中国风格”的探索时期(1965-1980)

1965-1980年,这个时期台湾政党轮替,国民党政府轮换下台后,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本土意识逐渐觉醒,建筑师开始重新观察台湾本土的建筑文和地域建筑,然而这些建筑多釆用建筑空间形式的复古、装饰、折中主义的倾向,这样的手法忽视了地域条件与地方生活。这段时间的建筑常常呈现出只关注建筑的造型,把文化符号运用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中的倾向。

1.3 全球化危机下——多元化探索时期(1980至今)

1980年后,在台湾外部,美国不断给台湾实施改革开放的压力,这时期一批受到西方教育的建筑师学成归国,重新审视台湾地域建筑的发展;在台湾内部,高科技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也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台湾的经济社会面临着空前“全球化”的压力,再加上台湾当局管理缺位,加之全球化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的扩大,尤其是在财富分配、环保、社会福利等分配不公,导致了台湾地区出现一系列社会民主化运动,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下,台湾的建筑设计行业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危机,在“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抗争中,台湾建筑师的立足于台湾民众的生活,建筑设计以服务大众为主要的价值取向,创造出大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优秀作品。

2 台湾建筑从“公共性”到“共有性”三大趋势

全球化使地域价值成为建筑文化领域的关注焦点,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也成为了对抗全球文化趋同的一种手段。现实中,几十年快速城市化建设,因为重效益、赶工期,快餐式的建筑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建筑师接受到设计任务后,通过快速收集资料,总结出一套地方的范式模板,然后变形转化到新的建筑设计中,导致建筑设计出现了不同程度风格化、视觉化、图象化、符号化的倾向。这种设计方法直接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忽略了真实的社会、鲜活的地方生活以及建筑应该有的社会人文关怀。文化同根的台湾在经历了近50年沉潜以后,展现了与西方决然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法,这些价值观经过笔者总结下来有下面几点:

2.1 公共参与——多方合作机制

台湾社地域建筑创作中最值得称道就是的民众意识觉醒带来的公众参与和建筑师职业意识转变产生出来的社会关怀,并且在台湾政府的推动下,在法律层面建立以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合法参与路径。台湾社区营造过程中,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建设主体的多元性。自“文建会①”提出“社区总体营造”以来,充分利用包括政府、公民、NGO组织②、这些企业可以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区挖掘社区的独有特色,最大程度的再创造和利用这资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较为充分发挥了在地居民的自主性。经过多年的社区营造活动,民意得到充分反映,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力量,找到经济、社会、发展三者结合的最佳路径。

多方合作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台湾的桃米村震后从农业经济转型观光经济的案例,桃米村是一个传统乡村,项目靠近台湾日月潭风景区,村庄在90年代还是一个经济萧条、年轻人纷纷背景离乡、青壮年流失的偏僻乡村。台湾在1999年9月21日发生了大地震,距离震中觉近的桃米村变成了重灾区。在灾后重建过程,政府为社区重建提供了资金支持,以及给予“社会组织(NGO)”一定的资金补贴用来推动桃米村各个非政府组织的正常运转。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桃米村民宿入住率达到了80%,村民年收入达到了35万人民币。

基层政府在此过程中没有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主要为社区重建提供资金的支持,政府通过补贴来维持各个不同的“NGO”组织的运转,同时社区居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社区营造”的核心团体。社区居民分在社区村长和核心团队的带动下,经过培训源源不断的加入到社区中来,社区的营造从单一资金补助,政府扶持,上升到了社区人员的培养上来,社区人员学会技能,就无形的加入到了社区建设中来。

社区建设通过多方参与,成为了保护村落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和保证,政府负责政策引导,非盈利组织成为了政府和村民直接沟通的桥梁,专业机构和大学联合头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村民从此成为了村庄建设主体。

2.2 社会学视角——人文关怀

台湾建筑师认为公众利益就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在遇到公共建筑时主动寻找空间改造的机会,为自己也生活在其中的环境提出更美好生活的愿景:他把“人”这个主体放回城市中,以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为主体。

台湾当代建筑放弃了以建筑为中心的本位设计思想,他们把每一个公共建筑放在城市的角度去观察,企图让建筑公共化,让城市和乡村的居民可以任意的穿过和使用这个公共建筑。建筑与城市生活连在了一起,城市公共建筑不在是单一的功能体,与社会有关的活动在这里不断发生着,用生活诠释这个地域的“地方性”,脱离了那些空乏的文化符号提取建筑设计法,取代了自古以来建筑做为城市纪念杯的意义,将生活性和公共性真正的还给了人民,他们是人民的建筑师,是城市公共权力平等传递的火炬手。去掉英雄主义图像化的,这样的作品,无处不体现着无微不至社会关怀和诗意的生活趣味,城市的生活在此时此地不断上演着,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在地”关怀。

2.3 强调地方生活“公共语言重设”

从历史主义到现代主义,公共建筑的象征公共始终以建筑本身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彰显公共建筑壮丽的外观或突出造型为设计概念的核心价值观,长久以来也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公共建筑”空间形象。而台湾建筑师黄声远领导的“田中央”团队的设计理念有别于此,他们拿到案例后从周边的环境规划入手,在其中安排各个功能空间,创造与环境和周边社区契合的建筑,他們不光设计单个的房子和地景,还经过多年努力,把那些分布在城市不同时期和作用的建筑,利用各种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桥、公园等,逐渐都串连起来,形成一条条连续的城市慢行系统。这些形成的廊道的伸展范围已经相当大,甚至有了城市区域性尺度。建筑像藤蔓一样,持续生长、蔓延,连成城市的慢行系统的骨骼。

经过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建设,这些城市地景网络的,将城市连接为了一个大型的生活廊道,这样城市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了饭后休闲散步空间,城市的各个公共建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公共建筑设计不在从单一建筑功能出发,而是把建筑放在城市里,做为城市公共的空间的重要节点,起到串联起整个城市的功能。

3 台湾当代建筑对大陆地区建筑创作的启示

台湾当代的建筑,在经历了全球化的挑战和自身国内矛盾后,建筑设计逐步转向多元。在最近的20年内涅槃重生,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并与西方主流文化齐头并进,给大陆建筑设计专业领域提供很多值得借鉴的建筑经验。

3.1 完善公共参与社区建造机制

大陆地区,公共参与制度还不够完善,还处于留于纸面的形式主义阶段,社区群众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社区建设。政府强制性的介入,极大的影响了社区民众主参与的积极性。所以面对这些情况,第一,减政放权,将社区建设权利交由社区组织实行;第二,建立以社区主导,专业性非营利性机构为沟通桥梁,民众为和核心的社区参与制度。

3.2 强化公共建筑中“公共性”和“社会关怀”

受到西方功能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建筑师往往将建筑形式和功能放在建筑设计的首位,却忽视了对城市公共建筑中的公共性探究。在建筑设计中,我们需要要关注的是形式背后,公共空间在人文关怀与社会层面的独特诠释层面的内容,通过对公共性的关注才能超越具体造型,将公共性与社会关怀联系,使公共建筑更具“共有”的精神,使建筑不在孤立存在的,变为与环境和谐共生。

从城市的尺度出发,将一栋栋建筑绣到城市的肌理之中,它为环境贡献了整体美的价值,使得城市的更新有计划的进行,建筑与环境更加完美的融合,展现永恒的生命力。

3.3 回归生活-注重公共设计语言重塑

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叠加,而是具有时间性的,要把建筑放在时间轨道上,将他作为连接城市公共基础的节点,通过时间将它建设成一个城市生活的廊道,构建以生活为中心的地景网络。

注释:

①“文建会”的全称是“文化建设委员会”,2012年已改制为“文化部”。

②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

参考文献:

[1]王俊雄.粗犷与诗意:台湾战后第一代建筑[M].台北县新店市:木马文化事业公司,2008.

[2]庄优波.世界遗产.社区营造与遗产地发展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案列分析[J].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07):106-107.

[3]夏铸九.殖民的现代性营造——重写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建筑与城市的历史[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0,40:47-82.

[4]胡梦婷.黄声远的建筑作品及理念解读[D].厦门大学,2014.

[5]李婷婷.自反性地域理论初探[D].清华大学,2012.

[6]黄声远.宜兰河畔与旧城生活廊带,宜兰,台湾,中国[J].世界建筑,2009(05):34-37.

猜你喜欢

台湾公共性人文关怀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