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施工企业风险辨识与规避

2017-05-11陈婕

价值工程 2017年15期
关键词:规避风险施工

陈婕

摘要: 因建筑工程特点和用途不同,工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等特性造成施工生产过程管控的诸多不确定性,本文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列举项目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影响企业效益的潜在风险,并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风险提出建议和措施。

Abstrac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use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long, the investment is large, and the technology is complex and so on, which cause a lot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management is analyzed,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that ma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in various stages of the project are listed, an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avoid the risks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ve been proposed.

关键词: 施工;企业;风险;辨识;规避

Key words: construction;enterprise;risk;identification;avoidance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48-03

0 引言

由于工程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建筑产品的特点和用途不同,和工业产品比较,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投资规模大、独一无二、不易移动、野外作业、施工技术复杂、参与主体多等特性,因此,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工期、成本、质量、安全、财务等各方面都存在现实困难,稍有不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惨重的损失。通过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过程控制、风险分析等手段进行风险预测及规避,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时顺利完工,达到预期经营效果,为企业创造利润,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1 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

施工企业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参与方,面临哪些风险呢?我们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来逐一分析:

①投标报价风险:为了取得项目,施工企业在参与投标过程中往往采用低价中标方式争取机会,甚至低于成本报价;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各类保证金,比如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在施工过程中因业主资金不到位,致使工程项目被迫停止,保证金收回难度较大;投标报价过于仓促,未进行清单工程量复核或图纸审查,以致出现清单工程量减少或大额负变更,从而造成企业亏损。大型项目因工期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人工工资、材料单价、机械消耗等持续大幅上涨,或国家政策调整影响,管理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②参与主体风险:对于工程项目来说,主要参与方为建设单位、外协供应商及其他参与的职能管理部门。

1)建设单位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建设单位的资金管理模式以及过程管理水平,对施工企业工程开展和效益都具有决定性影响。比如,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干扰施工秩序、指定专业分包、强制推荐供应商、出租工程机械、合同条款含糊、不及时办理工程变更签认、恶意停工等风险,都有可能使施工企业承受经济损失。

2)外协供应商主要为专业分包公司、劳务清包队伍、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出租方等。a)专业分包公司因资质等级、挂靠、垫资能力、管理水平、企业信誉、国家及建设单位的专业分包管理要求等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扯皮纠纷,违规乱纪、聚众闹事等情况;b)劳务清包队伍则可能因专业施工能力、组织纪律、户外作业安全风险意识、民工综合素质偏低等情况造成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不服从组织管理、偷窃等恶劣行为;c)材料供应商大多为当地企业,因施工企业流动性强,在国内各地甚至国外进行施工,对当地民俗民风不熟悉、材料供应商围标、关键节点停止供应以逼迫施工企业涨价、市场正常的材料单价上涨、以次充好等情况,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利润;d)机械设备出租方则存在设备陈旧易坏日常保养维护费用高,高端设备需专家前往工地维修耽误工程进度,再者机械设备操作手因责任心、操作水平、安全意识等不同,造成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

③变更索赔风险:一般而言,工程大多都有变更、索赔情况,诸如设计勘察不到位、设计结构不合理、工程质量标准不同、工程量计算错误、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更改设计、自然灾害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切实需要变更的工程等。在施工过程中,若签认资料不完整、对合同条款理解不充分、未及时签证索赔、往来文件或信函丢失、图片采集不齐等因素造成无法变更、索赔,从而增加施工企业成本,不能实现预期利润。

④质量风险:建筑工程类型不同,各具特点,比如工业厂房、普通住宅、商业建筑等空间体积大、结构多、装修工程量大;公路工程标段较长、地质结构影响较大;隧道工程牵扯勘查、爆破、安全风险大;桥涵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特别是跨江河、跨海工程难度较高。因工程特点不同,受到人工操作误差、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配合比调整、机械设备性能、质量验收标准、隐蔽工程等影响,在质量检查中只能采取分批抽检,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存在質量隐患,待交工验收后,因运行负荷、自然灾害等情况出现各种质量缺陷,增加工程维修费用,情节严重的导致质保金无法收回。

⑤安全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都可称为安全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最常见的主要有高空坠落、边坡塌方、机具伤害、疲劳施工、高空物体打击、火灾、触电、偷窃等,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会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导致企业资质被降,承揽工程范围受限,影响企业市场信誉。

⑥过程管理风险:随着“营改增”的试运行,紧跟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施工企业需面临经营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标准化流程和精细化管理被企业作为创收增效的重要手段。进度、质量、安全是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过程成本控制、材料盈亏盘点、中期支付是否及时、现场管理水平、安全隐患排查及规避等作为项目的管理重点,必须全面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或按时完工,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

⑦财务风险:因内外环境变化以及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造成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财务行为,都称为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财务监督和资金回收两个方面,具体包括资金筹集风险、保证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财务安全风险等。

⑧政策风险: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而进行市场干预,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比如,“营改增”的试运行,导致波及的行业可能均会发生管理模式的变革,对国家政策的解读、适应、积极配合程度等都会产生政策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风险预测及规避工作,将企业风险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模块中,重视投标前期的勘查准备工作,做好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控制,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加强变更、索赔签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做好风险预测、控制、转移,将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发生人员、财物等损失。

2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规避风险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避风险:

2.1 重视现场勘查,结合项目实地情况,分解工程量清单,复核图纸,研究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合理低价中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从国内向国外逐步发展,推行“合理低价竞标”,这也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要理清建设单位、竞争对手、企业自身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单位,分析其资金能力、倾向态度、工程规模、质量标准、节点工期、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及其管理思路和风格。对于竞争对手,确定谁家最强最有力,分析其与建设单位的亲密关系、企业市场分布、优劣势、惯用的报价手段。对于企业自身,确定市场定位,明确项目目标,研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施工定额,分析竞标的优劣势,研究标底的组成,确定合理报价。投标前进行图纸工程量复核,对于可能发生变更增量的清单细目,适当提高报价,反之降低。

2.2 注重合同谈判,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企业合同大致分为施工承包合同、工程劳务合同、材料供应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征地及其他合同。

①对于施工承包合同,施工企业的合同谈判人员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和转移风险,对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切忌盲目接受建设单位的某种免责条款,达到风险在双方合理分配。对风险责任条款一定要规定的具体明确,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也显得尤为重要。

②工程劳务合同需严格审核劳务供应商的资质、营业执照、安全证书等,拒绝个人承包,避免挂靠,确保“三流一致”,规避财务稽查及审计风险。同时,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期、工程内容、地點、双方责任、结算周期、支付形式、各类保证金的缴纳与返还、质量、安全、民工工资、工程变更等条款,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或结算后期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③材料供应合同除了常规的合同约定内容,谈判重点应为材料单价(大型工程周期较长,市场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供货时间和方式、结算及支付,对于大宗物资可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筛选优秀的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以免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商因市场材料单价高而恶意停止供货逼迫施工企业涨价。

④设备租赁、征地、保险及其他合同相对来说风险较小,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工作内容、结算支付、双方责任和义务即可。设备租赁合同重点约定驾驶人员的安全问题,要求设备供应商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约定驾驶员服从施工企业管理制度,登记设备运转记录,做好日常保养、维修工作。

合同风险范围广,细节多,为规避合同风险,建议施工企业成立合同评审小组,配备专业的法律顾问,从合作意向、筛选供应商、合同评审、合同履行、合同管控、合同结算、财务支付、供应商退场等各个环节严把关口,同时做好合同保密工作,重要机密文件的存档及查阅都应有相关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得以顺利、有效实施,从而规避合同风险。

2.3 合理转移风险,力争规避风险,确保损失最低

如今大多数施工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甚至有些大型国有企业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对外、对内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力争从源头上规避风险。诸如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合作伙伴、合同条款中明确材料涨跌幅度及调差原则、购买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购买团体意外险等等,通过有效的手段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转移风险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建立风险管理体制,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融进企业发展全过程。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特别是施工企业,由于工程周期长,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一些重要的关键岗位,人员安排不当,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风险。在项目领导班子及部门主管人事配置上,充分考虑个人工作能力、性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责任心等综合因素,扬长避短,将个人潜能发挥到最大。同时,加强培训,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操作层,明确自己所在岗位在工作中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中规避风险。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国家安监局对施工企业的建筑人员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施工企业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实现零事故”。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宣传教育为导向,以责任落实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培育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文明施工为促进。③购买人身、财产保险。说到风险,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人和物,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施工企业购买建筑工程一切险和第三方责任险,为施工人员购买团体意外险,缴纳社会保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通过保险索赔,降低经济损失。

2.4 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国家财政、税务、建筑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财务风险管控,协助企业进行长期战略规划

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如何从庞大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协助施工企业进行资金统筹、规划,规避财务潜在风险,是财务管理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对此,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其次,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制,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预案;再次,与金融机构和政法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规避道德风险,以便在必要时得到援助。

风险管控是施工企业降低经济损失,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贯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建筑施工企业应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完善内部风险防御体系,建立与之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进行宣传,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利润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建筑施工企业要想盈利,除了有扎实的专业施工技术,较高的项目管理水平,同时应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具备抵挡外界风险的能力。尽管风险可能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损失,但不要害怕,只要我们注意分析风险,借鉴各类风险防御经验,积极面对,必将化解风险或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美)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著.骆庆中,迟春洁,薛蓓燕译.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标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池国华,朱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丛书·会计系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孙立新.风险管理:原理、方法与应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4]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企业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规避风险施工
新时期企业的税务风险与规避之道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