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文阅读模式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
2017-05-11周鹭
摘要: 在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我们发现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人文知识欠缺、感恩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问题。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例,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构建人文阅读模式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
Abstract: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we find that the lack of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leads to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humanistic knowledge, despai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differe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paper takes Facul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enhance the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of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by constructing human reading mode.
關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阅读
Key words: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humanistic literacy;reading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160-02
0 引言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文教育的成败关乎社会的进退和人类的祸福。近年来,经济困难学生中出现的物质至上、感恩意识淡化、诚信滑坡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表象上看,这些现象折射的是社会大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但究其根本是经济困难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位。因此,我们以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例,从加强经济困难学生自身主观改善出发,构建人文阅读模式,以期不断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
1 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精神,其内涵包括: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人性指的是拥有独立的人格,尊重人的价值,言行得体;理性是指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超越性是指拥有丰富的心智生活,意志坚韧,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总体来说,人文素养是个人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在环境的熏陶和文化的传承、吸收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内在品质。
2 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之必要性
近年来,各高校对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采取了诸多措施,也取得了实际的成效,绝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上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但在实际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经济困难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的同学盲目攀比,为了追求物质而不顾自己的偿还能力在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借贷;有的同学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后不守诚信,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偿还贷款;有的同学为了获得贫困生资格而不惜弄虚作假;有的同学在享受到国家、政府、学校的关心和资助后,却认为所获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感恩意识。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如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将最终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了切实了解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我们以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经济困难学生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389人,占学院经济困难学生总数的61%。调查内容涉及经济困难学生对人文素养内涵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阅读情况等内容。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困难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人文知识匮乏 经济困难学生对人文素养重要性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但对人文知识却掌握不够。从问卷调查结果看,经济困难学生的阅读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在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上,有52.7%的同学对读书的重要性表示一般。在阅读量方面,每月阅读1本及1本以下书籍的同学占74.3%。获取知识的渠道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到同学们人文知识的掌握。
2.2 社会公德意识淡漠 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同样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应当树立牢固的人生信念。“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①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从传统的奉献主义转向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从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转向了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在职业选择上,从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主义转向了利己主义。
2.3 民族归属感不强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社会多元文化趋势下,经济困难学生也出现追捧外来文化的情况,例如淡忘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反而对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传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认为是过时的理念。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漠视传统文化、习俗、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3 构建人文阅读模式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关联性分析
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外因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对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例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校园软硬件设施投入提升校园人文环境,增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等,这些措施确实对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从内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来看,这些措施均属于推动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起到的是促进作用。而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提高人文素养的诉求,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主动性应当是内因,通过构建人文阅读模式引导经济困难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发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主动获取人文素养知识,应该是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也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构建人文阅读模式对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4 构建人文阅读模式,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
4.1 推广阅读,加强阅读指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对阅读比较盲目,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该怎么样读书,因此对经济困难学生加强阅读指导就非常必要。对此,学院在借鉴一些高校成熟做法的基础上,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经济困难学生人文阅读指南》,在阅读指南中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50本经典名著,其中应读书目20本,选读书目30本,分为政治、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心理、社会七部分,反映了不同领域的学术成就。通过制定阅读指南的方式给同学们提供阅读指导,引导同学们突破面对经典著作的心理障碍,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4.2 制定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人终生受益。培养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主阅读意识,养成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学院制定了《经济困难学生人文阅读成绩考核办法》,使之成为人文阅读指南的配套考核办法。通过考核的方式,保证同学们的阅读时间、阅读量和阅读质量,久而久之帮助同学们养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让阅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一种享受。
4.3 引入电子阅读,完善阅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电子阅读也逐渐成为常用的阅读方式。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电子阅读还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实惠、节约资源的优势,因此引入电子阅读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能够更好的完善阅读方式。学院通过注册“昆工开卷有益”微信公众号和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自强社微博向经济困难学生做好书推荐、精品阅读推荐,推送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读书评论等文章,以电子阅读的方式对阅读进行推广。
为了方便经济困难学生阅读指定的书目并记录经济困难学生在线阅读时长,为经济困难学生阅读成绩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为同学们提供读书心得交流平台,学院研发了经济困难学生阅读系统,将人文阅读指南中的所有书籍以PDF电子书形式发布于系统上供同学们阅读,同时在模块构建上设置了每本书籍的心得交流平台,同学们在阅读完成后可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发布于系统中,突出了方便、快捷、经济、节约的优势。在系统的研发方面,系统采用B/S模式构建,利用JAVAEE进行开发,实现了零客户端设计理念。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访问,方便同学们在有网络的任何地方实现阅读。并且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在严格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编码验证,通过在主流浏览器上进行测试,系统在火狐、Chrome、IE(IE11)等浏览器上运行正常。
4.4 开展人文阅读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人文阅读系列活动,既可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阅读带来的乐趣,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例如学院依托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自强社组织了“歌声诠释活力,青春演绎精彩”合唱比赛,通過合唱的形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学院经济困难学生的品牌活动;举办了以“怡阅“读者”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怡阅沙龙活动,通过书籍推荐、读书趣事交流、好书点评等环节,搭建同学们的交流平台。为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艺术修养,学院组织经济困难学生排演了话剧和情景剧,以舞台剧表演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弘扬高雅艺术,提升文化修养,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此外,学院还通过多场次的阅读指导讲座和经典著作导读讲座,引导同学们了解阅读、热爱阅读;通过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实践方式,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历史担当,这种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直观和深刻,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从个人角度讲,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成长空间;从社会发展角度讲,人类的人文素养高低关乎社会的进退。因此,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人文阅读模式,发挥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经济困难学生认同阅读、热爱阅读、体味阅读乐趣,从阅读中获益和成长,应当是提升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注释:
①李苑静,林伯海:《习近平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思想探析》,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10月。
参考文献:
[1]周鹭,李建红.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J].价值工程,2016(12):203-206.
[2]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9-11.
[3]余佳莹.在阅读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2014(9):271-273.
[4]李苑静,林伯海.习近平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思想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0):79-83.
[5]蒋文学,夏延芳.理工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1):20-23.
[6]陈雅娟.阅读视角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