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7-05-11戴萍
戴萍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是我们解决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热爱美术的兴趣,而且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美术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个是认识,另一个是兴趣,其中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思想中,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将美术定义为“副科”,相对于语数外而言,美术课的“地位”要轻了许多,要求学生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增强美术课吸引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小学阶段,美术课程在设置方面更加注重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程度,注重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对生活认知的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吃透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并将其向生活逐渐衍伸。如在执教人美版二年级第四册《出壳了》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布置让学生注意观察鸡蛋或者刚出生的小鸡,找一些相关图片,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或是收集的图片拿出来让同学们欣赏,然后提问,“这样的一个鸡蛋如何就怎么会变成一只活生生的小鸡呢”?这样一来,让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好奇的感觉。然后,在这样的气氛下让学生观看小鸡出壳的视频,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画“出壳”奠定了基础,让美术教学变得鲜活起来了。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善于用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提问语言、肢体语言等,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譬如同样是描述课间生活的漫画,若是用“你觉得哪个画的更好一些?”不仅达不到要求的效果,甚至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如果是用“你们觉得哪位同学笔下的课间生活更加有趣,更让你向往?”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谈出自己心中的课间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下一步的改进更有帮助。用好图画这个形象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讲颜色的冷暖时,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教师分别用冷暖两种色彩画了两幅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有的同学说:“以红,黄为主的画使人暖”,有的同学说:“以蓝,绿为主的画使人冷”。就这样通过创设画面情境把抽象化的知识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注重教学辅助工具使用。无论是音乐、多媒体以及实物等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都应该是围绕突出课堂主题,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为佳。如,在与音乐有关的课堂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起到烘托作用,也可以在学生绘画时,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另外,在一些需要播放视频的课堂,适时播放一些视频也对增加学生直观观感有较好作用。
二、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提高美术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构建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
(一)明确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激发创造精神,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因此,我们在确定每一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为前提,注重考虑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隐性目标,适当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综合考虑兴趣,个性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具体来说,就是要善于从教材体系中把握训练点,恰当定位教学目标;从具体教材提示中把握训练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二)精选好教学内容
现行的美术课教材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新版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把美术教学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当中去,加之现代信息化的高度发展”。这样一来,教师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十分方便,容量也十分巨大,在难以割舍的情况下,总想把这些内容全部传递给学生,因此总是不自觉得加大加深了教学内容,特别是在一些示范课、公开课中,教师更是通过多媒体等辅助设备,将大量资料一股脑展示给学生,课堂上虽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但一节课下来,真让学生说出来学到什么,学生也说不上来,加上学生课堂动手实践的时间被挤占,听得多,动的少,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无论对于课堂效率还是学生的积极性都是打击。所以对美术老师来说,如何将自己收集到的内容去粗取精,如何将外部信息与内在课堂教学内容相统一,精选、优选好课堂教学内容,是课前要做的一门重要功课。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之前都会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把关,注重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了解的、学生通过自学也会的、老师讲了也不明白的东西。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范围,让学生学有所依。
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是提高美术课堂来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美术本来就是以美感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本就是以兴趣为前提,以鼓勵为途径。正确恰当的教学评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一节课下来的学习状况,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更能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让评价贯穿课堂全过程
美术课堂的全程评价,实际上就是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有效反馈。所以,评价应该从教学组织环节就开始,贯穿于课堂学习、动手实践、作业点评等各个环节,评价形式应该多以激励为主,以小组为评价单位,以学生组内自评、互评为前提,加之教师的点评构成一个完成的评价过程和体系。比如,我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初,习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一名小组长,由他负责本小组的相关事情。如对美术用具带全的小组予以加分等奖励,学生忘带学具的现象少有发生,课堂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为积极发言、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富有创意等方面的同学所在小组加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特别是在最后作业完成环节,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一起互评,并推荐出几件完成较好的作品与其他小组进行PK,展示,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多元、动态化评价
通过多元、动态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增强信心,不断提高,是实施评价的最终目的。如,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可以以评语和等级相结合方式,来肯定学生的进步,指明学生需要改进的方向;也可以实物和等级相结合方式,在作业的评价上采用了插红旗、种红花、贴五星等作业符号。这样不仅直观有趣,而且还体现了美术课的特点。同时,对于评价的时机和形式也要注意把握好,评到关键处。同样是在《出壳了》一课中,有的学生将蛋壳画成长方形、正方形甚至三角形,教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不是说他画得很特别,而是对他说“XXX,你把蛋壳画成了正方形,你的蛋壳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做得真好,要是能将蛋壳画得再认真点就更好了,希望你能继续努力。”看着老师亲切、期盼的眼神,孩子高高兴兴地又画了一个更好的蛋壳,画画也不再马虎了。
教无定法,成功的道理总是朴素简单的。美术课堂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阐述,不同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但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说,一节好的美术课必定要在融洽地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兴趣,也一定离不开教师出色的评价能力。让多种教学元素都能在课堂教学中竞相迸发,就是最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