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引擎的强大驱动力

2017-05-11徐建国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荆门用电电网

徐建国

四月的荆门,桃花红、菜花黄、杨柳青,春意盎然。

四月上旬,湖北省2017年县域经济和招商引资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如此重要的会议选址荆门绝非偶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第一,实有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增长率第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落地项目数第一……随着长丰猎豹汽车、金泉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布局,2016年,荆门市一跃成为湖北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翘楚。

就在此次会议召开前不久,荆门市委书记别必雄专门对国网荆门供电公司近年的工作作出批示:“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全力争取项目投资,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全力服务市政建设,为提升城市品位,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书记的批示掷地有声,这是对“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的精辟诠释,也是对近年来国网荆门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和荆门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坚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讲奉献,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电力引擎的强大驱动作用,开足马力,抢前争先,全力助推荆门经济社会发展,有力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城鄉居民生活的安全可靠用电,为全市招商引资营造出良好电力环境的高度肯定。

一、加速电网建设,增强保障能力

打造坚强的电网,是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全市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做强电网、主动服务、敢于担当”的理念,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全市五区三县(市)“十三五”期间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重点项目、专项规划等方面的电力需求情况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摸清问题与困难,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和精准对接,科学编制了《荆门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滚动修订了企业和荆门电网、荆门城乡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建立了全方位规划体系,实现与地方总体规划、上级电网发展规划的有效对接,从源头上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质量。同时对规划项目库进行优化排序,并对急需改造的项目优先列入电网建设改造计划,有力推进了电网建设的有序进行。

2015年至今2016年,公司积极争取电网建设项目计划资金30.64亿元,完成投资17.08亿元。其中主网部分投资计划为13.91亿元,新建了220千伏五里变电站、荆门热电上网项目等2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和增容改造了9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还有220千伏屈家岭变电站和9个110千伏、6个35千伏新建和增容改造输变电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之中。近年来如此密集的建设规模和高额的投资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到目前为止,荆门电网形成了以了1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以40座110千伏变电站为骨架,以55座35千伏变电站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网络架构,为荆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在全面加速电网建设的同时,公司加强电网科学调度和运行维护,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有序供应,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特别是圆满完成了荆门国际马拉松、第二届爱飞客飞行大会、第十二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开幕式、荆门市第七届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和为全市夺取防汛抗灾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无独有偶,近两年来荆门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改造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2015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决定2015年至2020年投资800亿元改造湖北城乡电网。

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国网荆门供电公司结合荆门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扶贫搬迁发展需要,以满足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型产业发展及农民生活、农田灌溉用电需求为目标,全面科学规划城乡电网,迅速抢占了大规模农网改造的滩涂!

2015年以来争取了1000多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83亿元,整治低电压台区1261个,整治重过载台区40689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716千米,新增配变容量452.2万千伏安,惠及55个乡镇20多万户;对129个中心村进行网架绝缘化改造,同时解决了76个村动力电不足和227口农村机井电源问题。

两年的大规模改造,使荆门农村用电可靠性大大增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6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885%,户均配变容量由不足1千瓦提升至1.5—2.5千瓦,10千伏配网故障停电次数同比下降66.53%,故障停电平均时长由7.84小时/次下降至6.40小时/次。

“电量足了,真是双喜临门,一喜用电不发愁,二喜香菇赚钱多!”谈及农网改造升级后的生活,钟祥市张集包畈村香菇种植大户李双喜笑得合不拢嘴。李双喜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香菇接种需要保持低恒温,以前只能在3月种一季,但现在利用空调还能在7月多种一季,双倍收益。用电加工香菇后,村里每年还能节省出200万公斤的柴木,节能环保又增效。

该村电工吴金华说:“以前这个村每年的用电量还不到5万千瓦时,现在每年是25万千瓦时,电量翻了5倍多。”

城乡电网的改造,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有力释放了农村用电潜力,推动了全市56个农村特色产业合作社和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全市2万多名青壮劳力返乡创业,全市农村用电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二、强化优质服务 优化用电环境

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也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曾经锻造出名扬全国的“电力红马甲”优质服务品牌的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始终与时俱进,大力践行“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电环境,在服务举措上不断推陈出新。

2015年6月,荆门供电公司率先在全省推出了业扩报装“一证受理”精简模式。这种模式将居民、非居民、高压三类客户用电申请所必须的2种、3种、4种证件和资料全部精简为“一证受理”,即居民和非居民、高压三类客户,分别只需提供居民身份证、房产证、户口簿或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政府立项批文、法人身份证等其中的一项,再与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所缺证件或资料在约定时限收集齐全,即可正式受理客户用电报装申请,为客户迫切用电赢得时间。客户形象地将此措施誉为“先上车,后补票,早到站。”

市重点企业、摩根凯龙(荆门)热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中英合资企业,由于产销两旺,2015年6月,该公司计划投资3500万元再上一条水洗生产线,急需将其中的一台变压器容量从2000千伏安增容到5000千伏安。

令该公司苦恼的是,当时还无法马上提供新上项目的政府立项批文,按照以往惯例,这属于用电报装申请资料不齐全,是不能办理用电增容项目手续的,工程计划将可能延期。

正在该公司犯愁之时,荆门供电公司推出了“一证受理”新举措,该公司迅速拿来营业执照复印件,与荆门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签订了用电承诺书。随后该中心迅速完成了现场勘查、拟定方案、内部审批等业务流程。从该客户用电申请到供电方案答复,该中心只用了5个工作日,比电力监管部门规定时限缩短了15个工作日,比荆门供电公司承诺时限缩短了10个工作日,成为这一新模式的最早受益者。

自用电报装“一证受理”新模式推行以来,目前已有1621个高压客户、13.31万户居民客户、4.9万户非居民低压客户享受了由此带来的便捷,广大客户纷纷對此点赞。

如何进一步优化流程,避免客户到多个部门跑手续问题?公司整合业扩报装关联部门,成立“报装办”,实施报装流程和资源的“一体化管控”,确保报装全过程的调配、协调、督办、技术支持“四到位”,实行内转了外不转。同时试点运行模块式“报装超市”,推广应用“智能电管家”、“报装e网通”、微信服务号等现代化、智能化服务手段,努力打造前台业务受理“一条链”、后台服务“一张网”的现代服务体系,有力提升了报装接电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平均提速24天。

进一步突出窗口服务、故障报修、重复停电等关键环节管控,建成服务网格4615个,实现了供电服务“零距离”、服务区域“全覆盖”、客户诉求“全响应”、考核督导“全过程”。拓展用户缴费渠道,推进“智能电管家”应用,客户电费缴纳更加方便、快捷、智能。

针对过去极少数客户反映的报装接电收费价格高、不透明问题,公司在全省率先推出典型设计和典型概算“菜单”,在严格执行政府发布定额标准及物价局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对受电工程设计环节,推出典型设计方案及工程概算样本“菜单”,提供价格比对依据。客户收到供电方案答复函的同时,即可了解其受电工程的“天花板价格”,就可像在餐馆对照菜单点菜一样,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同价位的设计方案,自主选择工程设计、物资供应和施工单位。

根据光伏发电项目快速发展的实际,该公司围绕做好光伏并网服务举措的对接优化,开通5类应急项目绿色渠道,落实项目提前储备,加快光伏接网工程建设,解决光伏并网卡口。下放380(220)伏项目方案审批和并网验收调试权限至各县(区)公司,规范和简化光伏并网服务流程,达到“缩短接电周期、提升服务质效”的目的。

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公司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党员“三亮”、为民“三帮”、服务“三送”活动,全面启动第二轮“百支进百企红心结”、“万名党员建万个网格护万家灯火”活动。

公司党委书记贺从华认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红色引领,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党性责任,发挥表率作用。

于是,公司组织100支党员服务队与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门结对,建立53家重点企业日监控机制,及时跟踪企业用电情况,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用电咨询等延伸服务1500多次,解决企业用电难题63项,如主动为宝源木业制定计量方式容量改需量的方案,为企业每月至少节约成本11万元,积极为日月油脂提出变压器优化搭配方案建议,为企业每月减少1.4万元基本电费成本支出。

针对客户在用电设备维护方面存在技术不足问题,党员服务队采取主动上门,“零距离”提供技术服务的方式,现场“坐诊”,解决客户用电难题近百项,受到企业高度评价。如组织运检技术专家团队,对金龙非织造布公司的瞬间电压波动断电问题进行分析,成功排查和解决客户端保护器时段不匹配等设备问题。组织技术骨干赴沙洋,顺利解决中央储备粮荆门直属库沙洋分库地埋主电缆故障。同时,对高危企业、重要用户设备和小区电缆竖井等涉电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各类问题和隐患89项,有力保障了客户用电安全。

近两年,在实施大规模网改和城市道路全面改造的形势下,公司为让客户不因停电而影响生产和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尽量避开白天居民和企业用电高峰观,大力实行“零点检修”,先后实施了近百次,数百名施工人员常常顶风冒雨通宵达旦工作。

三、紧跟重点项目 促进招商引资

2015年以来,荆门市引进投资突飞猛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135个,涉及通用航空、机械设备、化工、通信、能源、交通、节能环保、农业、矿山等近20个领域。

“坚强的电网、优质的电力服务是招商、安商、稳商的重要环境优势,是进一步吸引投资、加快发展的金字招牌”。荆门市各级领导对此深有感慨。

万达工程项目是荆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为使项目尽早落地投产,该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万达工程项目工作专班,主动上门服务,提前15天答复供电方案,并全过程跟进施工建设协调。公司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督导检查,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困难。

为确保万达集团项目可靠用电,公司专门对110千伏响岭变电站进行间隔调整改造,确保有三个出线专供该项目工程使用。为满足项目早日投运要求,该公司克服雨雪恶劣天气和工期短、质量高、任务重等诸多困难,3次从各县市二级单位倾力调动8支施工队伍200多人举行“大会战”,实行30个工程作业点并行推进,采取轮班作业方式,每天工作队14小时,提前45天完成了工程任务,创造了与“万达速度”比肩的“供电速度”。万达集团负责人多次发出由衷感叹说:“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启动、完成项目,多亏供电公司的全力的支持。这是真正的‘国网速度!”

招商引资比的是环境,拼的是服务。

“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極,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推动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我们必须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不讲条件!确保项目落到哪里,电网就建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在公司内部会议和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多次响起国网荆门供电公司总经理万康铿锵有力的声音。

面对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蓬勃态势,为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可靠落地、快速供电,为全市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创造一流供电环境,国网荆门供电公司用最新的理念、最佳的服务奏响了一曲曲新时代的交响曲!

坚持超前谋划、超前介入、超前服务的“三超前”原则,本着主动作为、优质高效的理念,突出“四快”(设计快、施工快、验收快、送电快)、“三早”(早供电、早投产、早受益),倾力服务全市招商引资。

成立重点项目供电服务专班,及时与政府项目办、招商局等部门沟通,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及周边区域的电网结构、电力承载能力和保障服务机制,提前谋划园区配套电网建设,合理分配负荷,避免出现供电卡口,确保供电可靠性。通过提前“铺路”,助项目落地。

高效完成全市13个园区“十三五”电网规划配套修编,储备项目400个,计划投资4.95亿元,计划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4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60公里。目前已提前投运220千伏五里变电站,有效解决沙洋西部工业园区电网结构薄弱问题,有力推动荆沙城镇带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开工建设110千伏龙井变电站,以解决城区南部培公大道、深圳大道、虎牙关大道区域用电卡口问题,为万达、星球等大型商圈项目提供有力支撑;提前开工建设110千伏双喜变电站,以解决政务新区电源不足、配网薄弱等问题,为政务中心、国华人寿等提供可靠电源保障;提前完成110千伏石堰变电站前期工作,计划2017年6月开工建设,将有力满足长丰猎豹汽车项目用电需求。

实施“一对一”客户经理负责制和供电服务跟踪制,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手续齐马上办,要求紧加班办,难度大领导协调办"的原则,积极与项目承建单位沟通,第一时间跟踪客户用电需求,协助设计供电方案,建立专项服务台帐,开辟绿色用电通道,优化报装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对项目报装审批和现场勘测实行24小时跟进,确保第一时间报装接电。

主动深入项目建设工地,规划线路走向,确定用电方案,使线路架设和变压器安装一步到位,保证项目建设早用电、用好电;成立专项服务队,定期深入项目建设工地检查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跟踪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用电难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安全、及时、可靠的电力保障。

对于建设完工投运的重点建设项目,则实施“进园入企、上门结对”服务,开展“面对面问需求,手拉手送技术,心连心献计策”活动,密切关注客户电量走势,定期上门了解客户用电动态和需求,主动对客户设备进行检查诊断,帮助客户进一步优化用电方案、节能降耗,促进客户生产经营良性发展。近两年来,先后对13个园区、36个重要客户上门走访问需、答疑解难600多次,受到客户广泛好评。

同时,荆门供电公司为配合市政建设,打造美丽荆门的名片,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投入2亿多元,抢时间争进度全力推进实施象山大道及三条高速公路出入口电缆入地改造工程,高效完成151个沿线临时迁改任务,累计新建10千伏线路136.36千米、配变68台、低压线路30.9千米。同时圆满完成象山大道、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综合整治和漳河大道、爱飞客延伸段、千佛洞植物园景观照明等重点路灯工程建设改造任务,累计安装各类功能照明路灯、庭院灯、景观灯28226盏,资金规模、安装数量均创历史新纪录。漳河大道路灯工程获2016年湖北省市政示范工程金奖。

四、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扶贫减负

建设中国农谷、振兴大柴湖被列入省级战略,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围绕实施两个省级战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倾斜和支持,提供全方位供电服务,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在实施振兴‘大柴湖省级战略中,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一马当先,主动服务,特事特办,有力推动了大柴湖经济的发展。”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宏伟多次感慨地说。

大柴湖是我国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现有移民10万余人。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为支援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4.9万河南淅川群众搬迁到钟祥。因搬迁时安置区域全是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大柴湖”。

大柴湖因移民建镇和贫困倍受关注。由于人多地少、资源贫瘠,移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加之地势低洼,十年九灾、十户九贫成为柴湖移民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2013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振兴大柴湖省级战略,成立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

为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振兴大柴湖省级战略,帮助大柴湖开发区尽快脱贫,荆门供电公司迅速跟进,紧紧围绕该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第一时间组织制定了该区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电网建设与改造方案。

双河村是大柴湖新型农村电网的试点村,村支书贾中华高兴地说:“电力线路改造到田间地头和家门口,抗旱抽水再也不犯愁了,特别是困扰我们多年的低电压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2014年以来,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先后投入169.94万元,为该村新增配变4台,新增容量400千伏安,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0.92千米,低压线路11.81千米。全村578户村民全部用上了三相电,户均容量达到1.5千瓦,彻底消除了供电“卡脖子”问题。

近两年来,公司对大柴湖管理区农网总投资达到2516.17万元;同时投资1265万元扩建110千伏柴湖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5万千伏安;投资650万元,对影响开发区建设的线路进行迁移。因为用电条件大幅改善,深圳德同集团、联想配套产业、思铂诺项目、吉象贝儿等知名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办厂,荆门大柴湖开发区目前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精准扶贫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司对此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精準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迅速编制荆门地区电力部门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方案,组建三级扶贫工作组,对210个贫困村进行走访摸底,精确掌握每个贫困村用电需求和产业发展情况,按轻重缓急对贫困村分类、分阶段、分年度制订实施电力基础建设改造计划,同时强化特色产业驻点和帮扶,充分发挥区域特设产业优势,建立服务队驻点帮扶,协助做好相关资源整合、产业营销相关工作,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乡镇、村组脱贫致富。

目前,公司已投入资金1.21亿元用于贫困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改造10千伏线路159.2千米,新增、更换配变371台,共计容量2.94万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104.5千米。目前,147个村、421个台区全部消除低电压现象,每个台区供电半径缩短至500米内,户均容量提升至1.5至2.5千瓦。该公司将确保在2018年底,解决所有贫困镇、贫困村供电“卡口”和“低电压”现象,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电力保障。

同时,公司各级工作组积极协助对口贫困村制订发展规划,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落实相关建设条件。沙洋县纪山镇肖场村是市公司包点村,公司在投资139.35万元为解决低电压问题后,又先后投入近50万元帮助该村解决修路、修渠等费用,免费为该村整改办公场所电力线路,积极帮助该村修建和投运光伏发电站,每年为该村增收不低于5万元发电收入。

近两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逐渐增多,如何将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切实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排忧解难?公司多次集思广议,围绕严格执行国家电价调整政策、免收七类涉企服务项目费用、持续开展技术服务、设备代维、节能降耗等增值延伸服务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加大了为全市工矿企业减负帮扶的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电价调整政策,免收七类涉企服务项目费用,持续开展技术服务、设备代维、节能降耗等增值延伸服务。

全面落实2015年4月20日以来国家历次目录电价调整政策,先后4次调整大工业、工商业等相关电价,累计减少企业电费成本支出15921.54万元;严格落实省政府从2015年10月1日起暂停征收电力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政策,累计减少全市企业电费支出约7527.97万元;严格落实两部制电价用户基本电价计费放宽调整政策,放宽基本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限制,放宽减容、暂停期限限制,在政策范围内共为5户企业变更计费方式,为35户企业放宽办理减容、暂停业务,切实为企业减少基本电费支出274.05万余元。

积极为具备资格条件的企业争取直购电政策,公司积极组织我市大型重点企业与发电企业进行双边协商交易,先后有19家企业签订直接交易合同,电价每千瓦时降低0.042元,合计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44亿元。

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优化服务资源及合理压缩成本等方式,主动梳理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减免涉企部分服务收费,努力腾挪企业降本空间,从2015年开始停收负控终端费、定值计算费、带电作业费、复电费、交接试验费、间隔费和检定费等7类收费,共计为企业减少成本支出1765.06万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

全市“千民干部进千企,创优服务促发展”战役打响后,公司第一时间对接金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驻点帮扶,全力帮助该企业110千伏变电站开展事故抢修,助力及时恢复生产,积极协调该企业签订年直供电协议,2015年以来直接受益2589.18万元,并肩应对其三个月连续电费欠费问题,为满足其增容及双电源供电需要,通过方案优化、新增间隔,将其变电站主供线路由40公里缩短为20公里,节约企业建设投资近2000万元,保障其10亿元氨醇联产项目二期电力增容按期顺利投产。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今日的荆门,正在描绘着一幅缩差领跑、换道超越的发展画卷。拼搏奋进的国网荆门将士正用汗水、智慧、责任和担当,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强大的动力助推荆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孙明星

猜你喜欢

荆门用电电网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渡荆门送别》引发的幽思
Study on the Phenomena of Non-fluent Repetition in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Prepared Oral English Output
第12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专题复习
学习用电小知识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