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饰设计中的外空间与内空间

2017-05-11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裙子服饰服装

毕 虹

服饰设计中的外空间与内空间

毕 虹

(山西传媒学院,太原 030619)

服饰与人体的空间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空间,一种是内空间。所谓外空间是指服装因自身的体积、体量而占有的外在空间量;内空间是指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隙量。服装的内空间与外空间常常是互为依存,并一同构成服装的空间感。

服饰设计;外空间;内空间

作为人类“第二层皮肤”的服装,与我们形影相随。被我们穿在身上的服装仿佛是一个流动的“房屋”。这个“房屋”不但为身体提供了一个“居住空间”,而且“房屋”自身也拥有一定的“占地面积”。这就是本文所说的服装的内外空间。古今中外的服装造型中,服装的内外空间感都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它们有的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造型形式,并且从这些外在的造型形式中反映了内在的服装审美观和社会文化。

一、服饰设计中外空间的表现形式

所谓“外空间”是指由服饰自身的体量感所决定的外部空间占有量。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服饰在长、宽、高三方面的扩大和整体体积的扩展对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修饰。人体自身的体积是有限的,通过服饰或横向或纵向或四周外延以扩展这个有限的“体积”达到对外部空间的一定占有。

(一)长度扩张的外空间——拖裾

所谓长度扩张的外空间,是通过延长服装的长度,使其占有一定量的空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服装的拖裾。

“拖裾”是在服装尾部长长垂下一个精心装饰的裙摆。之所以用“拖”字是因为裙子的下摆很长会垂至地面甚至拖得更长。“拖裾”有两种造型:一种是裙摆自身的延长体,另一种则是在背部用另外一块布料作拖尾,然后再把它们固定在服装后部。“拖裾”的服装造型由来已久,而身着很长的拖尾服饰出席的场合也往往是隆重与盛大的。比如,历史上皇帝加冕、大婚等隆重场合会着盛装出席,长长的“拖裾”则是对皇家气派的炫耀也是对地位和特权的强调,进而体现了高高在上的皇室优越感。

俄国凯瑟琳二世在1762年加冕典礼上穿的拖地斗篷,长70厘米,身后两旁为她拿这个裙裾的侍从就多达50人,这可说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在服装史上这样长长拖裾的服装不乏其数。图1是1810年,玛丽·路易丝公主与拿破仑举行婚礼时的礼服,长长的拖尾上精心“布置”了刺绣图案的装饰,将皇家公主的高贵气质打造出来,而这件礼服也成为拖裾服装的经典。

图1

图2

图3

在拖裾服装的审美意识里,首先是奢华。拖裾上面往往集中了各种精细的服装装饰,由于过长,走起路来还需要别人帮助,这样的规格也非宫廷与皇室莫属了。其次是威严,长长的拖裾从穿着者后身延伸出去,成为穿着者身体的一部分,增加了穿着者的体量,威严尽显出来。如今,那种拖着长长“尾巴”的“拖裾”服装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在现代服装中早已销声匿迹了,但“拖裾”服装的外在空间感所带来的豪华、神圣的着装效果,使得这种造型的服装在一些礼仪场合中依旧为人们所穿用,比如婚纱、礼服。

裙撑是历史上西方女性裙子内部必不可少的内衣。它产生于16世纪后半叶,是一个系在腰部的支架,穿衣服时,先穿上这个支架,然后再穿上外面的裙子,裙子就会呈现出由支架所“控制”的各种优美的造型。裙撑统治了欧洲女性将近4个世纪,并且以各种造型交替出现。举例来说:1740年前后,欧洲女性的裙撑造型为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最高纪录横宽可高达4米。横宽达人身长的一倍半。这样大的空间为女性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出门时,只能横着走,否则无法通过。罩在裙撑外面的裙子拥有各种装饰:花边、缎带、刺绣等,穿着这样裙子的女性简直就是一个流动的“花园”,这个“花园”拥有不小的“占地面积 ”,使得每位女性看起来都目标很大。图2是欧洲18世纪的裙撑,当时裙撑的空间体积发展到了极致,使得穿着这样服装的女性出门时不得不侧身走过。

裙撑又使人体与衣物之间有了一定的内空间,这个内空间大得足以使里面的双腿可以用很大的步幅走路;但是裙撑庞大的体积,又使女性行动起来不得不小心翼翼轻移莲步,仿佛朵朵云彩在漂浮。因此到底裙撑还是限制了行动。

裙撑的美感在哪里呢?从视觉效果看,裙子下摆的加大会反衬出腰身的纤细,这样就打造了一个“X”的优美体型。庞大的裙摆也为各种服装装饰提供了存在空间。裙撑为什么会如此“长寿”呢?欧洲历史上裙撑的滥觞期是18世纪,这一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是男性的附属品,对于女性来说,精心装扮或者按照男性的审美去修饰自己,以此取悦于男性是穿衣重要的目的。因此,尽管行动多有不便,裙撑始终是贵妇们的宠爱。尤其是当时各类舞会为这些裙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穿着庞大裙子的上流贵妇们,带着她们精心打理的这座“花园”穿梭在舞池中以此赢得男性的注目。

“蓬蓬”裙可谓裙撑造型的“现代版”。当代“蓬蓬”裙依然拥有不小的空间,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蓬起的大摆裙子映衬出腰身的纤细,伞形空间可以掩盖双腿的不完美。尽管“蓬蓬”裙的空间已经没有裙撑那么夸张,但都是通过空间扩张而达到X的造型效果并以此夸大女性性别审美意识。这也是裙子的空间效应:裙摆越大,越具有女人味。(图3)

作为现代服装,在空间的占有度上已经没有历史服装那么极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得那些庞大体积的服装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依然有一些服装通过对外部空间的扩展而形成风格与特色。喇叭裤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因裤腿形状似喇叭而得名的裤子从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至今。它的特点是:低腰短裆,紧裹臀部;裤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状。小喇叭的裤脚口比中裆略大,约在25厘米左右。大喇叭的裤脚口,有的竟在30厘米以上,穿着后像把扫帚在扫地,整个脚面被裤口遮挡得严严实实。

喇叭裤据说是西方水手的发明。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容易溅进靴筒,所以想了这个改变裤脚形状的办法,宽大裤脚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溅入。20世纪80年代喇叭裤在我国出现,这种夸张裤口的“新鲜”造型的裤子刷新了人们的传统服装审美观念。“喇叭裤”以裤口的外空间扩展量衬托出腿部纵向的纤细,以此增加了腿部的美感。宽阔的裤口将地面的一定空间纳入足部领域,走起路来相互摩擦的裤口,使足底熠熠生风。

(三)高度扩张的外空间——头饰

在饰品与人体的空间关系中,高度占有量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空间的占有形式。对于女性而言,发型以及头饰是树立外部形象的重要窗口。通过发型的变化以及饰物的装点达到对容貌的修饰,本无可厚非。但一味高耸的发型,甚至高达到三英尺左右,致使下颌底处于全身高度的1/2处。这样的发型所占据的空间对女性高度的塑造远比高跟鞋的作用还要大。18世纪后半期,法国洛可可时期,结发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发髻现象。这种高发髻是用金属丝做撑子,然后再覆盖上自己的头发,如果头发量不够,再加上一些假发,用加淀粉的润滑油(相当于今天的发胶)和发粉固定。在高高耸起的发髻上人们还挖空心思做出许多特制的装饰物:山水盆景、森林 、马车 、农夫 、牧羊人、牛羊等田园风光和扬帆行驶的战舰。有时还嵌入自鸣乐器和金丝雀,发出美妙的声音。当时,在贵妇对发型的互相攀比之下,她们头顶上的“世界”越来越大,越来越美妙。极端时可以高达三英尺左右,致使下颌底处于全身高度的1/2处。如图4生动的描绘了18世纪欧洲女性的高发髻现象。

可以看到,这种高耸、奇异的发饰吸引了人们的欣赏目光,驾驭它们的主人的容貌倒成了次之。也许,欣赏这些发饰的人们根本不会注意到支撑这件“展品”的“架子。高度空间的扩大其后果就是审美角度的本末倒置。

公司将秉承“矿业报国,振兴民族经济”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发展,将成为世界500强的国际化大型矿业资源跨国公司作为企业目标。

图4

图5

无独有偶,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在节日盛装时,对头饰的繁复追求丝毫不比洛可可时期女性逊色。繁复的头饰不仅占据一定的空间还具有一定的重量,顶着这样的头饰着实考验人。

二、服装设计中的内空间表现形式

服装的内空间是指人体和服装之间的空隙度。宽松与紧身就是两个内空间截然相反的例子。宽大的休闲夹克、衬衣等使人体与服饰之间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随心所欲的活动。而紧身的晚礼服则使服装与身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内空间大的服装将人体曲线美置之度外,宽松的服装外形使人体体形消失在其中。由于足够的空间量,使人们穿着舒适。

19世纪20年代,由夏奈尔设计的宽松、直线型的服装将女装带到一个新的服装审美世界。服装与身体之间宽松的内空间使得女性摆脱了那些紧身服饰的束缚,可以像男性一样自如活动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运动。如果说,这个内空间对于女性来说是服饰对身体的初步“解放”。那么70年代出现的“超大风貌”服饰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解放”。这类服装外形超乎寻常大:下摆可垂至膝,肩线可垂至肘部。超大的内空间的令穿者感到自由自在,惬意洒脱。当代,这种内空间足够大的服饰依然会吸引不少女性尝试。由于服饰与人体间的空间增大,人体轮廓和曲线美被掩盖在服饰中,女性不再通过一味追求身体的曲线展现魅力了,这也正是自信、独立的表现。

超大风貌(oversize look)在欧美时尚界是指一种上装宽大到夸张的地步而下着较为窄小的女装造型。“超大风貌”初见于20世纪70年代,是兴起于街头的青年时装,风格属于无拘无束的便服一类。80年代前期被高级女装界所引用,当时被叫作“大风貌”(big look)或“V形风貌”(V-look)。80年代中期,发展比较成熟,主要特点就是服装非常宽大,松松地覆盖全身不显露体型。90年代开始渐渐淡去,不再那么时髦。当代,超大风貌的服饰风格依然受到时尚青年的青睐。超大风貌服装体现了追求舒适、自由自在、个性独立的着装观念。

在服装与人体的内空间关系中,宽松的服装内空间将人体体形掩盖,我们看到的是服装造型;狭窄的服装内空间则使人体的体形充分展露出来。图5是超大风貌服装与合体服装的对比,可以看出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量的大小决定了服装的不同风格以及服装对人体美的展示。

三、小结

在服装造型设计中,外空间使服装具有了体量感和份量感,体现了人们想要借助服饰去弥补有限的自身体态,进而夸大自身的审美心理。硕大的服饰体积,改变了自然状态的人体,赋予人体以威武和气派,还可以使穿着者更加引人注目。历史上那些夸张的外空间服饰结果是:人体为展示服装“空间”而存在,人们在欣赏这些造型各异的“流动空间”时,甚至会忽略了展示它们的人体,服饰成为一种纯粹的象征或荒诞的空间形式。当代,这种“追求”夸张外空间的服饰已经消失了,但是通过服饰的空间扩张效果来张扬人体美的造型依然存在,只是造型没有历史上那么极端了,并且是为了更有效的衬托人体美。服装的内空间则体现了服装与人体的“亲密程度”。实质上,这个内空间就是服装的松量。由于服装与人体的内空间大小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服装审美效果:一种是追求曲线美,一种模糊曲线美。内空间的大小一方面与服饰种类和风格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穿着的舒适度有关。

无论内外空间它们都是服装造型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内外空间相结合丰富了服装设计语言的表现力。■

[1]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Outer Space and Interior Space in Costume Design

BI Ho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Taiyuan 030619,China)

There are two fo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thing and human body: one is the outer space, the other is the inner space. The so-called outer space refers to the clothing because of its own volume、volume and the amount of external space; Inner space refers to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clothing and human body. The inner space and outer space of clothing are often interdependent, and constitute the space sense of clothing.

costume design; outer space; inner space

www.artdesign.org.cn

TS941

A

1008-2832(2017)04-0108-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裙子服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一百条裙子(四)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千变万化的裙子
裙子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夏天,我有花裙子就够了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