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综述
2017-05-11章征卫
章征卫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命,有效的内部控制使企业管理上升到新的臺阶与高度。在内部控制中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重中之重,本文重点阐述财务内部控制关键内容要求、方法、措施及控制点。
一、制度流程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制度流程控制的要求:先制定业务实用和急用的制度与流程,然后根据业务扩展分步制定相应制度;所制定的制度和流程形式灵活多样,容易接受,使员工和领导真正明白;严格按规矩执行。制度规定要严格执行;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尽量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牵制和目标,为未来制度细化打好基础。
制度流程的控制内容:审批制度和流程、费用报销规定和流程、销售和应收账款、采购和应付账款、库存管理等业务供应链制度和流程等。
制度流程控制的方法:采用研讨、培训、会议决定、公司领导签批、通知发布签批单方法贯彻执行。让制度落到实处。初始制度试用不断反馈后正式颁布。平时及时总结执行结果进行修正,重大更正及时补充通知,出现修改较多时集中编制修订版,使制度成为企业的管理先锋。
制度流程的关键控制点:金额权限、开支标准、适用范围、关键控制人、执行人、监督人、企业决策者。
二、组织架构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组织架构控制的要求:岗位架构是内部控制的骨架,控制点靠人把控;审核、稽核、审计、复核安排重要人做;合理安排人员不同的岗位,才能起关键控制作用;按岗位职责分通用和具体,明确具体分工;人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指挥者、监督者;绩效考评创建企业文化,调动各个岗位的积极性。
组织架构控制的内容:短期和长期岗位架构;短期和长期岗位人数;短期和长期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表;关键控制点和人员。
组织架构控制的方法:通过编制人员岗位分管架构图实现管控,通过编制通用岗位责任制和具体岗位责任制确定各个人员具体分工,明确责任进行架构控制。实施规划和进度按任务、计划、时间、要求和结果,明确责任人和配合人。
架构的关键控制点:牵制分管、内部控制主管、审计主管、绩效考评点。
三、资金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
资金控制的要求:有计划地使用资金,确保正常生产经营资金的需要;日、旬、月、年资金计划与预算环环相扣;融资计划满足生产的扩充和投资的需要;投资恰当,不盲目扩张;加强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按实际情况和规定修订。
资金控制的内容:资金预算的反映和使用;资金执行情况分析;筹资和投资控制。
资金控制的方法:编制日资金报表,供关键领导层掌控。提供大额资金计划支付预算表,包括计划还款日期、应付未付款、紧急程度等,满足合理运作资金。做好资金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指标状况及监督,让监管成为常态。
资金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日资金可动用数、旬资金安排、月资金统筹、年资金的计划和使用规划。
四、预算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
预算控制的要求:规划,经过对企业运营的规划、分析和数量化的系统编制,使企业目标具体化。控制,预算目标的制定为控制绩效评估及信息反馈提供标准,从人控制转变为管理机制;沟通,减少各单位操作中的隔阂,明确责任分工。协调,计划编制时协调企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激励,以预算为依据进行考核、奖励、激励员工。
预算控制的内容:资金预算,反映现金流的预算;损益预算,反映利润和盈亏的预算;费用预算,反映部门费用开支的预算;采购预算,反映业务采购计划的预算;销售预算,反映企业经营销售业绩目标的预算;筹资和投资预算,反映经营和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及对外投资的预算。
预算控制的方法: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固定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及时修正预算偏离值。
预算的关键控制点:展望和评估、现金与损益、预算偏离比重、预算差异。
五、费用成本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
费用控制的要求:建立费用预算,分解费用指标,落实费用责任主体;严格费用审批制度和开支标准;对超预算或特殊预算设置特殊级别审批流程;每月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加强检查,实时监控;费用控制按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分类分析管控;费用预算贯彻部门负责制,固定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按费用预算完成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
费用控制的内容:固定费用:固定费用的节约开支,不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变动费用:一般随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与销售额成正比例关系。控制费用合理比率。
费用控制的方法:将费用划分,通过比较法来控制占比大的费用开支,通过损益平衡点的分析,寻求企业的保本点。将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进行比较,找出费用差异原因。平时按预算费用开支严格审批费用。通过费用制度规定控制费用。
费用的关键控制点:固定费用、变动费用、费用比率、收入费用率、损益平衡点。
六、采购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源头
采购控制的要求:大宗商品采购的询价和比价;建立完备的供应商档案;选择可信任的采购员工;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库存短缺或积压;谨慎选择供应商,避免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做好账龄分析,严格审批付款,根据轻重缓急安排资金付款。
采购控制的内容:计划,用料部门请购单;汇集信息;采购决策;编制采购计划。实施,选择供应商;业务谈判;签订采购合同;验收入库。监督,合同监管;购后评价。
采购控制的方法:比价;账龄分析;建立信誉档案安排资金付款。
采购的关键控制点:客户信用等级、付款账期、成本比价、采购库存量、周转资金和采购成本。
七、库存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题
库存控制的要求:确定合理库存的安全量;及时盘点处理废品;电算化供应链设置安全量;认定和处理废品与不合格品必须有质检部门参加。
库存控制的内容:库存控制的任务是防止超储和缺货,确定合理库存的安全量;库存分类结构比例合理;分类摆放整齐,方便商品出库。账实登记相符,发货和进货单据保管完整。
库存控制的方法:及时盘点;及时处理废品;电算化供应链设置安全量。
库存的关键控制点:安全量、库存积压、退换货、库存预警、不良品预警、库存周转率或周转天数。
八、生产及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
生产及成本控制的要求:物资控制、可追溯性和标识,填写质量记录,明确责任,保证可追溯性;设备的控制和维护,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生产关键过程控制管理,采用统计控制方法进行生产过程控制;文件控制,保证过程策划的要求得以实现,并保证版本有效;过程更改控制,编制和执行专门的质量控制程序;验证状态的控制,强化检验和监督;不合格产品的控制,对不合格品的处理严加控制。
生产及成本控制的内容:生产组织,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实行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生产控制,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内容。包括事前生产成本控制(设计成本);事中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用料耗时);产品流转中的成本控制(包装和运送);事后成本控制(产品反馈和过程)。
生产及成本控制的方法:生产任务和完成情况的图表化;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的公开化;与定置管理相结合,实现视觉信息的标准化;物品的码放和运送的数量标准化;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与使用方便化;生产开发进度与合同付款进行台账的实时监控等。成本控制采用指标分解法、预算控制法和定额控制法。
生产及成本的关键控制点:月度计划、物料消耗率、约当产量、成本计算方法、费用分摊率。
九、销售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
销售控制的要求:合理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建立客户信用档案,防范信用风险;销售客户资源实现共享,防止跑单;加强销售档案审核和备案;做好发货送货验收和开票;及时监督已发货但未开票业务;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确保资金的及时回笼;回收款与销售人员奖惩挂钩,随时监督已售未回款业务。
销售控制的内容:营销策略(定价、折扣、信用方式、广告宣传);销售业务环节记录,单据跟踪;销售订单;出库和发货;销售和开票;应收账款管理;销售人员业绩和销售费用开支;客户售后服务。
销售控制的方法:将客户划分等级,分类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设置开票限价预警;制定开票管理办法,规定正常开票和加急开票,确保账期缩短,款项及时回收;按收款比例发放业务提成。
销售的关键控制点:报价监督、发货指令、发货开票回款账期、回款率。
十、信息化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工具
信息化控制的要求:信息系统规划满足管理需要;符合企业内部控制要求;确保信息化安全第一;初始化考虑科目等设置控制;运用过程中业务供应链控制各个控制点设置;人员分工权限的控制;进行规划和制定信息化业务流程;制定信息化规则。
信息化控制的内容:初始化科目等设置控制;运用过程中业务供应链控制;人员分工权限的控制。
信息化控制的方法:系统开发,包含初始化、人员分工和权限、调试、实施方案等;信息系统运行,包含各模块具体操作办法、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系统变更流程、制定信息化业务流程等;信息系统维护,包括系统的安全、数据的备份、环境的配置,制定信息化整体规则等。
信息化的关键控制点:初始设置管理控制、业务各个控制点嵌入系统、岗位操作权限的分工。
十一、税务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心
税务风险控制的要求:避免申报报表中异常数据的反映;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税种的筹划控制;所得税清算控制;减少税务稽查列入内部控制的风险,规避税务执法风险。
税务风险控制的内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
税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方法:经常学习和查看税务政策;积极处理与税务部门的关系;聘请税务顾问专家;对重大问题涉税风险进行专题评估和筹划;申报税前的审核;账务处理税务技巧的掌握。
税务风险的关键控制点:税负率变动、收入成本比率异常、存货率过高、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异常等。
十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保障
內部审计的要求:监督和控制,对管理层经营情况的监督; 审查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问题;财务会计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监控财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风险评估和预防:资金的风险审查和评估;税务风险的生成和评估。咨询和指导,揭示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改进工作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的内容:财务收支审计,对财务收支进行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执行情况进行的审查,如离任审计。
内部审计的方法:整体方法包括顺查法与逆查法、详查法与抽查法。具体审计方法包括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比较法、复核法、查询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审计组织方法包括组织审计小组、定期和不定期、专项和日常、管理建议书、监督和评价工作、促进内部管理。参照的制度方法包括内部控制指引、审计准则等。
内部审计的关键控制点:审计人员能力、资料的安全保障、信息化测试和监控、财务数据的完整、财务内部控制的评估、风险控制。
十三、数据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起始点
数据管理的要求:按时提供经营成果的报告;给管理者以警示;洞察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执行的结果;完成经营目标的预测;作为资金控制的手段;成为经营决策的依据。
数据管理的内容:月度会计分析文字报告;经营情况报表(包括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债权债务等);预算执行表;货款指标控制表等。
数据管理的方法: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进行指标分析,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收入成本率、费用率、损益平衡点等;重点关注现金流的动态分析。
数据管理的关键控制点:财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合理计提减值;权益保值增值;重大交易事项的审批;推迟或提前收入确认;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报表附注。
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保护伞。存在企业各个方面。抓好内部控制关键点,也就抓好了内部控制的精髓。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中心, 内部控制涉及各个方面,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方面与重点,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全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参与企业内部控制,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