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中学生奖励机制的研究

2017-05-10李爽

关键词:奖励机制小学教育

李爽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教育中各种奖励制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实际的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出学校教育中奖励机制带来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剖析背后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教师正确运用奖励理论,认清奖励的价值,从系统上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教育;奖励;奖励机制

作为一线教师,总能深切地体会到奖励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甚至主导的地位。奖励无处不在,如:用鼓掌或口头表扬的方式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学生发小奖品、贴小星星、发小卡片等。无论是言语上的表扬、物质奖励、还是成功性体验,这样的奖励效果到底如何呢?大量的教育事实表明,奖励在小学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内化是一种促进。但不可否认的是,奖励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奖励的滥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教师的奖励过于泛滥

这里的奖励“过于泛滥”有两层含义:一是奖励的学生过多;二是奖励的次数过多。

在一次课堂观察中,发现一位三年级的老师给按时上交作业的同学都进行了积分奖励。要知道,按时完成作业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应养成的基本的学习习惯,即使教师不予以奖励,学生也应该完成。这样的奖励,便是无效的。教师应该考虑作业质量给予奖赏,而不仅是参与就奖励。课下与这位老师进行交流时,她说:“我当时都没想那么多,我觉得既然大家都按时上交了作业,就应该给予奖励。”接下来又当即采访了几名学生,其中一名小男孩不经意的话语倒是令人深思:所有同学都被奖励积分了,那就相当于没奖励啊!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回答较为一般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奖励,正如罗素所说:“对于理所当然之事不应夸奖。”那样会降低奖励的含金量。

受奖励的人数越多,它的示范意义就会削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奖励的频繁使用会不断刺激大家对奖励的需求,需求刺激反应的动机循环往复,辗转不已。最终剥落掉种种奖励之后,剩下的就仅仅是为了满足这种欲望的动机,而使我们在行为主义的泥潭里愈陷愈深。”

(二)教师的奖励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度不够

当前,X小学的部分教师在平时的奖励活动中,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过多考虑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各种具体情况的差别,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需要。

在听课中发现,一个小男孩思维很敏捷,在课堂上总是很快做出反应。但他从不主动举手。当别的学生都为了得到奖励而跃跃欲试的时候,他一直流露出很不屑的眼神。于是,下课便和他聊了起来,“不想得到奖励吗?”他一直摇头,特别单纯地回答道:“我觉得没啥意思,因为最大的奖励就是一只毛绒玩具,我很不喜欢这些奖品。”

本研究也观察过一位班主任发奖品的场景。学生起初热情高涨,期待着箱子里的小奖品。当老师宣布完获奖名单和奖品时,有的学生直接“啊”了一声,到台上领奖品的时候,明明是一等奖却非要三等奖的奖品,老师果断回绝,学生无奈地领了奖品,还没到座位,就送给其他同学了。

通过上面的小案例可以看出,事实上,你渴望得到的,他不一定需要。男生需要的,女生不一定需要。可见,这种机械的奖励方式,很难取得最大的奖励效果。

(三)教师的奖励缺少公平性

在进行观察时,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是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被老师叫了很多次,有的学生甚至一次都没被叫过;代表班级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学校值周、升旗、比赛等,有的学生反复参加了很多次,有的学生一次都没参加过……这样的学生总表现出唉声叹气,愤愤不平的样子。久而久之,总没有机会的學生就会变得不够积极主动、缺少想法、不爱表达了。

还有,在很多班级文化墙上都可以看到“荣誉栏”,有的是全体学生的荣誉一览表,有的是被奖励学生的名字;召开家长会、班队会的时候,在班级群中,也会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有的敏感一些的家长,便会给自己孩子施加压力“你看谁谁,又得了那么多奖励,他怎么会那么棒啊!”对于那些没被奖励的学生来说,虽然没有被批评,也没有被惩罚,但旁人带给他们的挫败感却难以估量。

教师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关注较多,他们得到的奖励相对来说也比较多。而占有很大数量的中等生却容易被忽视,他们既得不到优秀奖,也得不到进步奖,他们努力的成果总是不能被肯定。

一个四年级的小姑娘小丁,一如既往地优秀,每次都是班级第一,这次依旧是第一。另一个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小雅这次超常发挥,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老师为了激励她继续进步,于是送给她一个超级漂亮的书包,而小丁只得到了一个铅笔袋。小丁明显不高兴。课下,听见她和其他同学抱怨:“老师怎么能这样啊?真不公平。”从此,学生心中就会萌生出不满的情感。

通过以上几个小案例,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首先,学校中的奖励制度绝大部分都是评优为主,它更多服务于那一部分突出的学生,这样就可能出现情绪的两极分化状态:一边是骄傲自满,一边是悲观消极。其次,因为在奖励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有一些主观性,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与偏好,因此会有失公平。

(四)教师的奖励缺少明确的规则

教师在奖励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教师的喜怒哀乐决定着奖励的有无、多少。

在对教师访谈的过程中,听到了这样一则故事:小为是校长的儿子,在学校里,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机会都给了他。明明他没有参加比赛,还会获得比赛获奖证书。他也经常被老师表扬,即使犯了小错误,老师也不会那么严厉批评他。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犯了错误,老师也不会像批评其他孩子那样批评好孩子。这些正说明教师的奖励掺杂了个人情感,有失公平性,根本没有明确的奖励规则。

二、X小学奖励机制的改进及实施情况

针对该校调查研究中暴露的奖励问题,学校又展开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以下便是学校初步建立新的奖励机制的实施步骤。

(一)建立新的奖励机制

1.集思广益

针对学校现存奖励制度凸显的问题,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分成小组,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主要出现了以下想法:

这些教师的想法对于该校奖励实施过程中的凸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建章立制

在分组研讨过后,全体教师又集中在一起,由各小组组长进行汇报,然后德育主任进行了小结,主要是提出了下一步研讨的核心任务:从奖励的内容、方法、要求、规则等方面进行具体制定。在反复探讨过程中,学校初步制定了新的奖励机制,如下表。

具体的奖励方式如下图。

X小学新奖励方式

(二)完善新的奖励机制

1.实施反馈

新的奖励机制刚刚运行不久,但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全校所有教师都在使用这套奖励制度,对其基本满意。尤其是班主任,压力小了,怨言少了,他们反倒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奖

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的热情高涨,每一层的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增长点。

以下是与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访谈记录:

通过上述访谈可以看出,学校新的奖励机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普遍认同。但在新的奖励机制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不同的年段、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对于奖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怎么能让奖励真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推动其良好行为的内化,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2.调整完善

针对以上这个新的问题,学校又召开了研讨会。其中一位四年级的骨干班主任分享了她们班的奖励方法。她在学校“美德少年星星章”奖励和“精彩对兑碰”的基础上,稍微调整了奖励的方式。

这位班主任首先道出了其奖励方式的缘由——学生的一次对话。学生的聊天内容大概是这样的:虽然学校有新的奖励制度了,比起以前,好一点儿了。但我觉得那些还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其实最想要的奖勵是跟老师一起出去玩或者在班里开一次party。听了这次聊天内容,这位班主任又与更多学生聊天,得知很多孩子都有相同的想法,他们都有自己最想要的奖励。于是,她就组织大家开了一次班会。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班会课上,她会组织每位学生写一写“我最想得到的奖励”,然后由小干部协助教师将这些奖励进行整理,形成班级奖励库。

第二步,大家通过投票确定这些奖励的顺序,一号奖励为最想要的奖励,依次类推。本班比较靠前的奖励方式是“去李老师家一次,与李老师出游一次、李老师请吃饭一次、让李老师发红包一次、与老师拍照并发到朋友圈一次。”

第三步,大家共同商量,获得每个特权的要求。比如,一号特权——去李老师家一次,需要获得10套“美德少年星星章”。将这些要求和获得星星章的情况及时更新在“班级光荣榜”中。

四年级3班光荣榜

通过观察和访谈得知,以上这个班级的奖励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遍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动力,他们为了得到心仪的奖励而自觉地行动着。很多时候,他们班学生不用老师去盯着做什么,学生有句口头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做好。”他们班曾经获得“市区先进班集体”“区雷锋中队”等荣誉称号。良好的班风就这样形成了,学生的良好品格就是在这样的自觉行动中不断形成的。

3.全员改进

以上这位骨干班主任介绍完她们班的奖励方式以后,其他班主任也纷纷取经。接下来,全校的老师们组织本班学生建立了适合本班的奖励方式。在翻阅班级奖励方式的时候发现:年段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喜欢的奖励方式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奖励的需求都更偏重于精神享受,比如:担任某种职务、得到某些人的赞美、免做某项不想完成的任务、与老师的“亲密”接触等。这也进一步说明,奖励应该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教育的个性化,最终促进学生的成长。

4.效果追踪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于班级奖励方式的看法,本研究又从全校三至六年级每个班分别抽取了10名学生(学号为1—10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

你是否喜欢班级全新的奖励方式?

A.喜欢 B.不喜欢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共发放620张问卷,回收615张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在班主任工作室教师的整理下,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有97.24%的学生都喜欢班级全新的奖励方式,只有2.76%的学生不喜欢。理由经归类整理概括如下:不喜欢的原因是自己写的奖励没被采纳。喜欢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班级奖励库中有自己需要的奖励。其二是喜欢这样与众不同的奖励方式,很享受。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奖励还是以自己的需要为评价标准,自己需要的就是好的。这样的奖励方式与传统的奖励方式不同,它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需要,更趋向于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可以称为“精神享受型”奖励,具有以下特征:1.奖励内容由每个学生自己确定,形成班级库。2.奖励内容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随时进行更新。3.奖励内容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都有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时间。

总之,X小学新的奖励机制在不断推进中,虽然还不完善,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X小学在建立新的奖励机制的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行动路径(如下图)。

在这样反复的行动中,目的是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学校奖励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

三、小学教育中建立合理奖励机制的建议

根据观察、访谈和调查等方式,对X小学的奖励机制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有值得推崇的经验,也有需要改进的问题。以经验为基础,从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对奖励更好的研究,建立学校合理的奖励机制,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同时,也为其他学校进行奖励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

(一)认识到奖励制度的育人功能

明确奖励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麦金太尔在《追寻美德》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原先并不爱下象棋的小孩,只要下象棋就能得到五十美分的糖果,只要能赢得象棋比赛就可以再得五十美分糖果。在这样的奖励下,他开始愿意下象棋。起初的目的只有一个:五十美分的糖果。但是有朝一日,这个小孩很有可能在糖果的刺激下棋艺大进,从而发现下棋的乐趣,喜欢下象棋,开始主动探索下棋的技巧、战术。在下棋过程中,小男孩因为奖励得到了两种利益,即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

这个小故事给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深刻的启示:要想让学生自觉地、长久地坚持某种行为,并愿意为之付出不菲的代价,就应该引导学生将外在利益逐渐转化为内在利益。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奖励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们完成良好行为的内化,最终不需要奖励。奖励,奖是手段,励是目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互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在各科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此外,奖励直指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学校在实施奖励时,不应过多评价教师。同时,也应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奖励的目的。

教育中的奖励要真正做到,“颁奖者快乐,旁观者快乐,受奖者快乐。当奖励达到不再需要奖励的境界时,这也许达到了奖励的至极。”

(二)对奖励制度不断改造与完善

1.細化奖励内容

从奖励的维度上应该拓宽,不应该仅仅立足于学习和纪律上。当前教育背景下,迫于升学压力,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实施奖励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在学习、纪律、品德、生活、体育等各个方面都应该被奖励,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细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要多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其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缺失性需要的弥补。

2.规范奖励规则

根据奖励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奖励的规则。在制定奖励规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将自行制定、与同伴商讨制定这些方式灵活运用,考虑到规则的普适性,也要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对规则有归属感。总之,就是考虑到规则的公平性。这便需要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建立比较完善、客观、有针对性且相对稳定的奖励制度。同时,在描述这些制度的时候,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学生易于知道得到奖励的条件。

3.把握奖励时机

奖励要及时。“赏务速而后有劝”说的就是奖赏一定及时,这样才能起到勉励作用。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认为,应当让学生立即知道他们行为的对与错。奖励及时,可以充分调动被奖励者和其他人的积极性。因此,教育者要注重时效,利用学生接受奖励的最佳情绪状态,运用恰当的方式,促使学生将内心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将积极情绪转化为努力前行的行为,从而实现奖励的目的。

奖励要适度。有的时候奖励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热情,可有的时候却适得其反。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做的一个专门的实验就说明了这一点,本研究用表格形式将实验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

心理学上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的人做事是在外力的驱动下,而有的人按内部动机去行动。后者为了得到内心的成就感,不会在外力驱使下才行动,而是会主动去做事,他们看中的是内在的成功而不是外在的附加奖励,内在动机是最佳动机。

“德西效应”的启发是: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其做事的动机,选择是否给予奖励。二是有的学生做事动机是分阶段的,初期靠外力迫使,这时候可以给予外界刺激;当他们已经对某件事产生兴趣了,形成自发的内在动机时,就应及时撤掉奖励。三是选择更为人文的奖励方式,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比一味地进行物质刺激和表扬更有效果。

下图中的“扇贝效应”也对如何把握奖励时机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通过上图可以知道:固定时间的奖励并不能维持、巩固新的行为,没有规律的奖励反倒更加具有吸引力。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变化间隔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摸不到变化的规律,避免他们专心致志地等待强化。

举例来说,访谈中有位语文老师说道:“我通常都是每学完一个单元才进行一次单元小测,长此以往,学生摸到了规律,我发现他们都是到考试前才去临阵磨枪,平时根本没有复习的习惯。”这样固定的测验流程会使学生产生扇贝效应,对于成绩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都不利。教师可以随时进行测验,隔三差五,不固定时间。

总之,奖励要把握好“度”,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奖励的人数比例要适度,比例过高对大部分人失去激发促进的意义,比例过低使大多数人产生挫败感,无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行为。其次,奖励的行为是否值得进行奖励。若行为不值得被奖励,往往会导致学生更多地关注奖励,而忽视任务本身,失去奖励强化良好行为的效果。最后,刺激强度是否合适。当刺激强度不能达到刺激效果时,实施奖励,被奖励者会无视奖励,效果会大打折扣。

4.丰富奖励方式

奖励的方式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要适当变换奖励的形式,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但不管怎样的形式,都应立足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行为的内化。奖励方式的多样,正是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了个体发展中的差异。

(三)把奖励制度内化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奖励制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境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制定,这样才能被学生接纳与拥护,从而逐渐内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这便需要教育者及时反馈奖励效果。作为教师,应及时关注奖励实施得是否有效,有效的奖励要继续推行,而效果不太好的奖励,我们就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及时调整。而且,教师不应只关注自己实施的奖励是否实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更多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否适应、是否认同,对他们是否有效果。这就又回到了奖励规则的制定上,它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奖励的效果有效调整,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各种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基于人文视角,体现人文情怀。

总之,制度不是最终的目的与追求,建立完善的学校制度是为了培养有道德的人,这正是“制度德育”的内涵体现。上述奖励制度建立与完善,就是为了以富有时代道德的精神制度规范学校德育,培养具有主体性、充满正义和和谐德性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罗素.罗素论教育[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17.

[2]赵红,魏明.哲教学活动中的奖励分析:由斯金纳行为主义谈起[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2) .

[3]季春苗.奖励的风险[J].教育教学研究,2016(75).

[4]周小宋,李美华.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奖励与无效奖励[J].比较教育研究,2004 (3).

[5]李鹰.奖励的教育意蕴及实践[J].教育研究,2013(1).

[6]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猜你喜欢

奖励机制小学教育
浅析激励机制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如何利用分组合作分层进行初中数学学习
地方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管理机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