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能做什么

2017-05-10魏来红

关键词:自娱自乐

魏来红

摘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属于哪一种情况,是“主动出击”、“随波逐流”、“自娱自乐”还是“自欺欺人”,家长不但要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行为表现,而且要查找背后的原因,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关键词:主动出击;随波逐流;自娱自乐;自欺欺人

有些一年级家长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刚入学不久,老师就反馈说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家长就像被当头一棒,入学以前并没有发现孩子在注意力方面会存在什么问题,而且孩子在看电视、玩游戏、画画或者看书的时候都是很专注的,怎么上课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了呢?经常在学校门口看到有家长望着孩子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时还在叮嘱:“上课要专心!”是啊,作为家长不能跟随孩子到教室里看着孩子上课,不能随时随地直接提示指导,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想首先要向老师详细了解孩子上课的具体表现。我们通过孩子的外在行为找到其背后的原因,才能有针对的给予纠正和指导,通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

第一种是“主动出击”

就是孩子在课堂上主动制造响声或者打扰周围同学,当我们家长了解到孩子属于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不要着急,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另一种是故意。前者是因为孩子可能还没有进入小学生的角色,他还不能很清晰的明确学习任务和课堂要求,针对这样的孩子,还不完全属于注意力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孩子了解上学的意义及课堂规则,加强学习的意识和规则的意识,有纪律作为约束,可以和孩子细化到课堂上可能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上,哪些是课堂上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对于后者,孩子通过故意制造响声或者打扰周围同学来干扰课堂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很多案例证实,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家长(尤其是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内心的陪伴,多倾听、多体谅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心灵关爱的饥渴。所以对于主动干扰课堂的孩子,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属于“有意”还是“故意”,不同的情况家长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种是“随波逐流”

有些学生特别容易因外界的一点变化或刺激而较长时间的离开当下的学习活动,而随着干扰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注意力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的特点是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自己感兴趣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而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上课认真听讲,一心不可二用,这些都是意志努力的结果,都是有意注意。而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发展的非常弱,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但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就不会担心儿童会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因此家长让孩子明确这点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也很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的给予指导和培养。

第三种是“自娱自乐”

所谓的“自娱自乐”就是孩子在课堂上全然不管老师的要求及任务,自己玩自己的,一块橡皮、一把尺子在他的小手里不停的摆布。注意力完全不在学习的内容上,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显然,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就是其心理活动没有指向学习的内容。普通的橡皮、尺子在他的小脑瓜里能变成各种丰富的想象,制造出远比课堂更让他感兴趣的情景,陶醉于其中,心理活动完全专注于自我制造的情景世界中。一年级学生本身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弱,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家长明确孩子属于这种情况,可以请老师多多关注,上课及时提醒,多给回答问题和参与的机会。同时,给孩子准备学习用品的时候,尽量减少用品外观及构造上的新奇刺激,如果更换了学习用品,让孩子在家里充分接触,熟悉自己的用品,减少新奇性。同时指导孩子在老师要求拿出用具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完后放回笔袋,课桌上尽量没有引起孩子走神的“诱惑”。

当然,如果老师反馈孩子手里总玩东西这类问题,或者家长在家里观察到孩子有这种情况,也不要盲目认定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还要进一步看孩子的注意力到底是在手上还是在大脑。有的孩子虽然手里玩着,但耳朵也听着老师讲的,随时叫起来回答问题也能知道老师在问什么,这样的孩子是手里虽然动着,但基本就是机械的动,其内心活动并没有在手里,而是专注于老师,对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和老师进一步沟通,避免一下子强硬的纠正行为。

第四种是“自欺欺人”

从字面上很多家长已经领悟这类孩子是表面看上去坐姿端正,眼睛看着老师,但心思却不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以人接收外界信息的行为模式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接受视觉刺激不专心,有的儿童接受听觉刺激不专心,也有对视觉和听觉刺激均不专心。有视觉注意障碍时,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时,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的耳朵有问题的感觉。因此,这些孩子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当家长把孩子学习性格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感觉型,对感觉型的孩子不必关注短期成绩,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听觉型的,鼓励孩子适当增加有关书写的练习;视觉型的,让孩子多听,给孩子提供更多听的机会。

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但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有心理学家认为,6、7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15—20分钟。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及年龄特别,避免过于高标准要求孩子,除了以上谈到的几种不同情况有针對的引导之外,还要保证睡眠和营养,每天按时吃早饭,作息时间尽量规律,否则大脑容易出现疲劳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猜你喜欢

自娱自乐
恋恋不舍
那个自娱自乐的小孩
怎样培养宝宝“自娱自乐”的能力
粤曲的历史及我区粤曲(私伙局)的发展
为学生提供舞台
自娱自乐的幽默师
绝对车迷
自娱自乐的牛人们
不易捕捉到的动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