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17-05-10李莉
李莉
(福建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思考问题,最终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意识不到问题,那就谈不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和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维能力;意义;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而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努力下、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下,一点一点产生的。而具有问题意识是形成思维能力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是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更需要进行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意义和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培养的
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下面四点中加以体现:第一,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对于数学知识可以重新进行了解、认识、分析、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促使他们去请教别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第二,可以养成经常提问的习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维。第三,可以使学生形成不迷信的思想品格,不盲目地认同书本和教师,拥有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第四,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1.利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锻炼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是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用生活中的经验对于题目进行思索,找到解决题目的突破口。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编成数学题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今年的3月12日植树节这天,小明参加了一场植树活动,他要在10米的长度内进行植树,要求是每两棵树之间的长度距离是1米,请问小明在这场植树活动中一共栽了几棵树?这样具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既可以让学生不感到陌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原因是,会有许多学生粗心大意,回答是小明最终在这场植树活动中栽了10棵树,而事实上小明一共栽了11棵树。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10米长的距离内、其两端都可以栽树、每隔1米栽种一棵树,最终在10米长的距离内会栽种11棵树。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认真帮助学生進行分析,使其对问题进行思索和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并且可以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培养思维
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会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给学生以约束感,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对他们展开专业的数学知识指导,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特别是对于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独立地解决生活中难题的能力。在这种能力的提升中,学生会更加喜欢数学、爱好数学、研究数学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素质。
3.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是使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遇到比较突出的问题时学生要及时向教师请教,教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在这种解答中学生会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运用,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全面的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合适的方法,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构建合理的情境和积极轻松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发现意识、思考意识、研究意识、解决意识,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小学教育方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谭丽华.新课标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2]丁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4.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