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2017-05-10马肖芳
马肖芳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庙儿沟小学)
摘 要: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同时应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做到心灵相触,情感相融。
关键词:兴趣;仿写;评议
农村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因为农村的孩子见闻少,眼界不开阔,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而且课外阅读较少,词汇欠缺,无法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就地取材,写身边事,激发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但是,我们平时的作文要求却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再加上农村小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的限制,生活没有城市学生那样丰富多彩,自认为,没有合适的材料可写,不知如何下笔,自然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我认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生活的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生活也是五彩缤纷的。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口中说的、手上写的自然是美文。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同时应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做到心灵相触,情感相融。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常常鼓励学生多写农事,如放牛、种菜、捉鱼、剪羊毛、喂鸡仔、拾柴火等等。多观农貌,如,春暖花开的时候,带着学生去观赏美丽的世外桃源,领略大自然的魅力;烈日炎炎的时候,带着学生去感受河水的清凉,饱赏大自然的风情;落叶飞舞的时候,带着学生去认识秋的无私,感受大自然的博大;雪花飘零的时候,带着学生去领略冬的娇美,欣赏其独特的绝妙景致。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的作文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描述心中美丽家乡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二、学以致用,仿写片段,开拓写作思路
兒童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模仿,平时挑选一些例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模仿,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这是开拓写作思路的有效方法。如,学生阅读了《翠鸟》这篇文章后,首先要求学生掌握《翠鸟》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先写翠鸟的外形:小爪、羽毛、形体、眼睛、嘴。再写鸟的生活习性:怎样捉鱼)。然后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的外表和生活习惯,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又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可以指导学生写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春、夏、秋、冬,让孩子们合理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再如,学习了《课间十分钟》后,就带着学生尽情地玩一次,可以做游戏、猜谜语,也可以搞一次竞赛,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由于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孩子们的写作欲望顿时被激发出来,纷纷拿起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再也看不到学生因不知怎样开始起笔而不知所措的样子。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由苦学变乐学,由厌学变愿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指导,正确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广泛的阅读是积累语言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课内我利用多媒体和孩子们一起精读优美篇章,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掌握他人的写作方法;课外让孩子们多读其他小朋友的优秀习作,并且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和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学生学到了各种知识,积累了很多词汇,潜移默化地领会了写作方法,作文有话可说了。要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老师的评价方式也很重要。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为了让他们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把典型的词、句、段展现给学生,培养他们基本的修改能力;还可以采取互评互议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在评析他人习作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中肯的、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在评价学生习作时,要提倡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应该给一句赞美、鼓励的话语,如“你真是个文学天才!”“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你的习作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等,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拘谨与低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始终要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贯穿于教学之中,不仅要激发、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多写多练和评改来完善自己的习作。
参考文献:
[1]方丽芬.落实三维目标,提高写作实效[J].江西教育,2012(8).
[2]商庆美.让学生爱上习作[J].作文成功之路,2013(1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