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2017-05-10王方珍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王方珍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地推进,幼儿教育也加入了改革大军中。教学理念由原来的知识型教学目标转变为素质教育目标,使幼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一直以来,很多幼儿家长拿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多少去衡量一个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这种错误的要求也使得幼儿教育偏离了主轨道,向小学化方向发展,有的甚至使用小学教材进行教学,忽视了孩子素质的培养。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尽可能的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键词: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策略

幼儿是一个人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方向会对幼儿以后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是把小学生的一部分知识教学放到幼儿园来提前进行,很显然,这种揠苗助长的教学思想严重歪曲了幼儿教育的真正目的,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发展,违背了教学规律。这种有悖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现象剥夺了幼儿个性自由发展的权利,使幼儿教育教学与社会人才培养相脱节,给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设置了更多的障碍。

一、当前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理性的对待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不能盲目的跟从。在入园难人园贵的环境下,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释这些问题。素质教育下的背景,幼儿的教育越来越超前,学生受教的小学化本性也越来越突出。幼儿的教育一直是现在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也是社会发展最为直接和突出的问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教育问题,儿童的教育成为人们的最大难题。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不仅给幼儿带来诸多的不适应,还影响他们的兴趣的培养。

(1)观念急需更新,引入社会化作用。这既需要实施幼儿教育的一方尽可能的做出科学化的宣传和引导,又需要作为受教育的一方针对性地对教育体制改革作出相应的反应,即是观念上的转变。对于教育,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和观念的接受,观念的更新需要结合适当的教育制度的更新,不能只是传统的机械式的教育观念、或者是应试环境下的“速成”。对于知识的学习,对处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更应该接受学校给与的更多的鼓励和认可。希望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是学生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的基础性认知。

(2)缺乏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影响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想层面上的更新过后,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受教育形式,也就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普及,以及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增加等内容。幼儿的成长在受到幼儿园所建立的校园环境的影响下,还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应该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的前提下,为幼儿创设最突出多数家长意愿的教学模式,以真正的教学模式落实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3)幼儿教学体系需要不断改进。幼儿的教学,不是小学生的教学,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年龄。年龄的差距就是他们学习思想的差距,不能将这种思想进行混淆。因此会出现较多的幼儿教学体系不完善,幼儿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效率低下,幼儿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课程设置的安排上,幼儿教师主要是以班级授课,课堂缺乏兴趣的切人点,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发展阶段性特征。

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措施

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是学生学习习惯、兴趣培养,个性发展为主的教育阶段,这个时期要杜绝幼儿教育的小学话,以免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举措。

(1)加强学生兴趣的引导,不断促进幼教观念的更新。例如,幼儿的好动心理授课教师可以把握。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游戏的互动,如果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取得胜利,那么就可以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并能得到教师的一朵红花奖励。学生兴趣十足的配合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符合学生的天性。面对越来越大的学习的压力,学生的心思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兴趣上,尤其是对于图画学习一般会出现逻辑思维困难等问题。因此,授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增加知识讲解的转变,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基础知识的学习。

(2)情感教学参与课堂,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在不断制定适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更加生动、活泼式的教学情境,一个学生喜爱的课堂。这和学生的上课情绪是息息先关的,有关教育心理学研究得出结论,幼儿教学存在理论课学习的主线和教育教学情感的主线。需要教师融入较大的情感因素,不要让学还是能感觉到自己不能够接受而出现接受难的问题,并不是将幼儿能看成小学生来教。例如,对于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问其他的问题,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打击。如。授课教师对于不能回答上来的“图形表示什么意思”,那么授课教师可以问,你从图形中看到什么,你喜欢图形中的什么图形等类似的问题。

(3)合作探究结合到实践教学中。開放性课堂教学的构建需要打破现有的学习模式,不仅仅只是授课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可以有效采取师生互换的模式,让授课教师也能有效把握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为开放性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想和实际基础。因此,兴趣的引导首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接受和进行参与学习,保持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授课教师可以分发给学生一些学习卡片,上面是一些字词的图形图画形式,希望学生们能够合作解决。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下,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方式,逐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要想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要从家长、幼儿园、教学理念等多方面人手,才能使其得以根除。授课教师要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应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教师要明确幼儿培养的目标,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双边互动、不断地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合理安排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