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课程的课堂有效性
2017-05-10付朝芹
付朝芹
(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教培中心)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有效性;实践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应该转换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
一、目标定位——落实活动的“向导”
1.自主与兴趣并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活动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在其过程中积极汲取多元化的想法与建议,既能引导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致,也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有效开展。
例如,在《你的体能达标了吗?》的主题生成课上,让学生自己决定调查什么,这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良好机会。学生自己决定和哪些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决定围绕主题做哪一项活动;小组商讨决定围绕主题,该调查什么,搜集哪些资料;另外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是做间接的引导、提示。这种活动中的尊重,不仅有利于调查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今后一系列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2.生活与能力共进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是生活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是采取个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了履行责任,必须依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资料,所需的数据、现实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分析等等。而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极为有利。
二、活动实践——提升能力的“阶梯”
实践活动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重新体验生活片段,获得新的认识,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比活动的结果更重要。
1.大胆实践,培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多次反复训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过程,学生会大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们要大胆引领学生拓宽探索的领域、打开实践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真正的发展。
如,《学做毕业纪念册》将学生从校内引向校外,放手让学生大胆“闯”,尝试探索,从而获得真正的个性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的“生活圈”,走出自己熟悉的地方,走向未知,走向探索与实践的领域,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能力的锻炼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
2.落实实践,关注发展
不难发现,综合实践调查活动的主题往往是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主。这就能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真正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化,为实践活动的现实性、有效性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例如,我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垃圾分类的调查活动》时,就结合了当今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垃圾的处理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启发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社会现状、了解绿色生态、理解人间冷暖,走进社会不同的领域和社会活动等。同时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激发以及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3.精心组织,提高有效性
为了保障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小组长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往往都要经过一番认真地策划、组织,特别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反馈的意见,大家都要经过精心的思考、商讨,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如,调查活动往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不同场所。因而,教师要特别注重调查过程的有效组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要提高调查过程的活动效率,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调查场景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在活动中大胆考验自己、提升自己。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綜合运用知识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希望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能引导学生大胆地探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能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乐学、好学,以进一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参考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