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数学魅力,让数学教学插上诗意翅膀

2017-05-10翟思应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系数语言

翟思应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教师阐述数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传递各种数学信息,强化数学知识,让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他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表扬、鼓励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讽刺,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但他还是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积极性,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语言科学,准确规范

高度的科学性是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明确,符合科学原理,切忌出现知识性错误。例如在讲解同类项的定义时,关键在于强调两个相同:其一是所含字母相同,其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若想当然地说成:“字母相同,指数也相同”,这样以来,虽然便于记忆了,却使学生概念不清,经常出现类似于把a2b,ab2当做同类项的错误。又如在讲解正方形的概念时,有的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把正方形说成是“方方正正的图形”。然而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方方正正的图形呢?这就很难说了,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很难统一;这是致使学生概念模糊,思维混乱,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

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讲解要切合实际,符合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的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解四个方程:x2-5x+6=0:x2-3x-10=0;3x2+7x+2=O;6x2+7x-3=0;然后观察方程的根与系数,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这时教师问:这个规律对于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成立?师生共同对一元二次方程加以证明,得出定理,这样的讲解能在思维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可以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三、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数学教材上的书面语言是写在纸上的,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可以反复阅读。所以,有时往往使用稍抽象的、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型,它依靠听觉来感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聆听的习惯,初中学生一般是很难听懂抽象的、又长又复杂的句子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是那么僵硬、难懂,缺乏亲和力,学生听着这种声音很容易“犯困”!所以,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数学书面语言改造成能让学生明白易懂的口语。在设计教学语言时,一般是用几个较短的、较简单以及较具体的句子来代替一个较长的、较复杂的、较抽象的句子,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来讲。

如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其中一个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这样叙述的: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是读起来还是理解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出错。因此在教学时,应把它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几段来叙述和理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

另外,在教学语言口语化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初中学生的年龄虽然比小学生要大一些,心理上也较成熟一些,但在语言的许多方面有未完全摆脱原来的一些习惯,语言思维的速度与高中生相比还是要慢一些。因此,在教学时,老师的语气还是应柔和一些,语速应慢一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语言产生亲切感。

四、幽默风趣,体验愉悦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網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

又如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

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是舍本逐末。

在提高语言艺术的同时,还应发挥非语言因素的配合作用,如手势、表情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愉快的情绪体验。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系数语言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打雪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过年啦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两张图弄懂照明中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