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中讲解与示范方法

2017-05-10孙俊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孙俊

摘要:本文就体育教学中讲解与示范方法论题,指出了讲解与示范的内涵及其要求;阐明了讲解与示范在不同教学阶段的运用;论述了讲解与示范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讲解;示范;问题;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与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一堂体育课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得的体育知识的扎实与否;关系到体育教师是否有无敬业的思想。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要很得体的贯穿于整个体育课教学过程中。

一、讲解的内涵及其要求

讲解,针对体育课教学而言,就是体育教师对动作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它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经常的一种方式。因此,讲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很高。讲解要精炼。讲解不仅要做到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而且还要能够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以达到确切地表达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要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动作的印象,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讲解要生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语言技巧,运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进行教学。如把前滚翻比喻成球的滚动,说明团身要快要紧,这样才能使讲解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运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使看、听、想、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示范的内涵及其要求

示范,针对体育课教学来说,示范是体育教师把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地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能准确地显示出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过程,做到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幅度大、节奏强。其次,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地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根据教材的不同要求,应分别采取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示范的方法。

三、讲解与示范在不同教学阶段的运用

(1)讲解与示范目的明确,突出教材重点。在体育教学中,讲解和示范是否能做到目的明解、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进行设计时,应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特点和重难点,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时行了解和分析,根据教材和学情进行讲解与示范教学策略的设计。在每一次讲解与示范时,都应清楚和明确该次讲解与示范的目的和任务,使其紧紧围绕主题。做到在讲解时,对于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力求讲得透彻,使学生明确技术的关键。对于重点、难点部分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分别讲解,各个突破。在做示范时,应根据教学的进程和需要进行,对于学生不熟悉的没有学过的内容,应先结合讲解进行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方法并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

(2)动作阶段的讲解与示范。由于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出现做动作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等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和概述,防止和排除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在这阶段中教师要正确、充分地运用形象化语言和示范,使学生作明确动作的意义、结构、要领及动作的过程和完成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完整的动作和概念。

(3)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由于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表现在动作方面具有较高的熟练性,有关技术能灵活自如运用。因此,在这阶段里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学生已形成的动力定型,并在各种变化下条件,培养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动作细节的讲解、示范,要保持系统的复习。这一阶段的示范时间较前两个阶段稍少些,但运动量要增大些。要把动作技能的教学与发展学生自身素质,提高身体训练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讲解与示范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讲解与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解与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要求、教学步骤以及学生的思想、技术、身体素质等,加强针对性。例如,学习团身前滚翻时,教师应重点讲解团身的动作要领和注意问题,要求学生注意教师示范的团身的动作,使学生明确听、看的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主要方面,避免把注意力分散到其它细微环节上去,从而对所学的教材内容获得正确而鲜明的印象。示范教学的特点示范教学的显著性就是直观性强,学生获得信息最直观的器官就是视觉器官,视觉信息多种多样。例如教师的身体动作、教学挂图、电视录像等。这类信息都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征他可以使学生很快形成动作的表现。

(2)讲解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启发。讲解要突出主题,讲得简要,听得明白,要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讲解的效果。为此,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把动作要领编成口诀去讲解,使学生易懂、易记,如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要领口诀是“臂前伸、腕翻转、指抖动”。又如田径高抬腿要领口诀是“摆动腿,曲上提,高抬大腿平地行,支撑腿快蹬地;上体直,莫弓腰,重心提起勿后坐”。学生易懂,学习兴趣浓厚。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示范应具有适时性和完整性。在教学的初学阶段,教师可以先做几次完整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技术概念。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动作的要领,进行分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對动作的印象。初步掌握技术后,就要突出关键技术的示范,并注意示范动作的速率和节奏。

(4)要注意讲解与示范的时间、效果、方向及位置。体育教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从事各种练习的过程中,身体承受着一定的生理负荷量,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紧密结合,又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促进身体的发展,增强体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讲解、示范的合适时间、方向及位置。在练习开始前,教师应通过示范,讲解把练习的内容、要求、方法注意重点交待清楚。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就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

教师的讲解应站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视线垂直,但要保持一定距离。示范时要讲究示范面,教学中常采用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总之,教师应当选好动作示范的方向与位置,使学生能看得清动作的全部。当队形不变时,教师应根据动作特点和内容来确定自己的示范方向。另外讲解、示范的位置与方向选择时应考虑学生背对阳光、风向、避免环境的干扰,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