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
2017-05-10吕彦洁
吕彦洁
(江苏省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第一小学)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将影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问题,让有价值的问题串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
一、对于问题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写到:“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引导与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看完这段话,我脑海中浮现了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如何进行引导和激发呢?其核心应该在于问题的设计。现在数学书的编写是高度简略的,没有将知识点具体铺开,没有写出知识产生过程,也没有细化研究方法,有些只是以卡通人物对的形式出现。而在研究这些内容时,学生不得不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研究新知识的方法和快感。
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次期中检测中,在一道上课已经讲过的题上学生的得分很低,只有少数人做对,这让我十分惊讶。我在想,在新课的时候我讲得十分详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做?我反思了许久,于是,我找了部分学生进行交流。有一位学生是这么讲的:“老师,您课上讲的我们都懂,但是在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是一点都记不得了。”这位学生的回答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讲解时,学生当堂能听懂我所讲的内容,但在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識,我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自己课后练习时,学生也就忘了怎么做了。接下来,在讲评这张试卷时,我通过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效果比上一次好很多。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作为一节课的中心,并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设计的问题指向性要明确,条理要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就懂,并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概念,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比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时,“求‘一共有多少个?求的是一部分还是合起来?”“求合起来用什么方法来算?”这样的提问,直接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到了问题上,通过问题来帮助思考。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题目时思考更加有条理,只要先明确求的是什么,才能思考用什么方法来算,从而帮助学生再回到题目中来,用刚刚想到的方法进行计算。又或者像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吗?”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一样的,同时也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正方形的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2.层次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一节课应该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不被复杂的问题一下难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的问题设计才符合层次性原则呢?首先,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如“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等等。其次,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成功的可能。比如,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关减法”一课时,教师提问:“30+8等于多少呢?请你结合之前我们学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虽然这是本节课的新授,但是学生已经有了利用数的组成学习的经验,那么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跳一跳”来回答老师的这一问题。
3.发展性原则
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积极地思考。
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基于此,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不仅要抓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发散的思维去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设计,也能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感受数学的本质;还能激发学生一些新思考,开启一片新的天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时,例题中算式6÷2=3在教学完这一环节后,教师可以提问“看着这个算式,你还能编一个其他的故事吗?”通过题目来列算式是学生常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在此时教师设计了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这个算式上来了,从算式的角度利用学习过的平均分的知识来编题目,此时的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1.留悬念,让问题设计有艺术性
一节课40分钟,让一个成人全程集中精神认真听讲都是比较难的,何况是小学生。数学比大多数学科更加抽象,如果整堂课都是一些机械式的问题,学生将缺乏思考的动力。学生没有了动力,不去深入的想,上课的节奏也就没有了,教师提问的时候,有时学生就会通过集体的“是”“对”这些词来回答教师,又何来课堂思维的训练呢?如上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上作如下设计:
[案例一]
(1)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
(2)他们都有哪些特点?
上述回顾旧知识的问题在设计时虽然基于建构主义的需要,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来个“温故”,但问题显得比较机械,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不太能理解的。问题设计需要成为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欲之间的纽带,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如下例:
[案例二]
(1)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物体吗?
(2)用手摸一摸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3)搭一搭这些物体,你又发现了什么?
上述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活动出发,学生能基于生活及经验进行探究。这样就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能使他们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的特点有更深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利用问题旁敲侧击,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空间,留有一定的悬念,实现了问题的艺术性。这样的问题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就是说艺术性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
2.找延伸,让问题设计有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
[案例三]
在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对于算法,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教师的点拨而熟练掌握。而让学生根据这有层次的算式,再自己创造一组题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提升。针对此现象,可以设问:
(1)你能出一道表内除法口算来考考大家吗?
(2)你想怎么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也可以在图上圈圈。
(3)观察,在算这三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你也能写一组这样的题组吗?
通过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孜孜以求而出现“豁然开朗”的结局,最终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逐渐达到思维创新。
通过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停留在单一的传授现有知识、方法、技能上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而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上课前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精心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去观察、分析、探究,逐步对知识进行内化。所以,一节课离不开我们的问题设计。问题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能引领学生最终找到光明。
参考文献:
[1]高凡.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5(31).
[2]李志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6).
?誗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