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问题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纽带

2017-05-10孙春先

新课程·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

孙春先

(山西省阳泉开发区教育局)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一步步得以深化,并最终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在体验数学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问题质量;提问类型

从教以来,我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交流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实现数学教学的保证,提问也就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年龄越小的学生,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越短。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教学活动时,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对于学习没有积极性,他们不愿进行积极的思考,课堂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学习。为此,我们要创设具有新颖性、真实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思考者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例如,我在教《分数的性质》一课时,我给孩子们讲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孙悟空分了八分之二,沙僧分了四分之一,唐僧分了十六分之四。到底谁分的多?——通过这個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整节课上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问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讲究问题质量,挖掘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虽然是问题的信息员,但是并不意味教学信息的传递单纯就是老师向学生直接地传递方式,要讲究师生互动。注意问题的质量,要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针对老师的问题,多角度的回答。同时,要求老师的提问要有新意,不仅要让学生动脑想,而且还有动嘴说。在备课时,设计的问题要指向学生理解内容的关键处,认知矛盾的焦点处,也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处。例如,在教学“认识千克和克”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了500克的白糖。先让他们看看,白糖上标示的质量。然后在克单位的秤上称一称。接着让他们拿两包500克的白糖来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克?在克单位的秤上称一称。最后,再把两包白糖放在千克单位的称上称,看一看两个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1千克等于1000克。这样直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量量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让学生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随后我让学生讨论它们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把握提问类型,关注全体学生

由于我们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根据特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分层次、有梯度地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不仅要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更要设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我们还要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在教室创设一个“华龙超市”,布置了不同的实物,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进行购物活动。一节课学生在购物中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设计的问题还要体现:一般性提问,指与知识水平的提问相对应的问题;开放性提问,指让学生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法;高层次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要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动机,做到学以致用。

把握了提问的类型,我们还要关注全体学生。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上,老师的很多提问把机会留给了好学生。这样的课让我们感觉到少数人是主角,多数人在看戏。这与教育本质是相背离的。我们要善意地提问学困生,让他们回答一些基础知识,不仅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分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创设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从而达到各有所求。真正做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这样的倾听使学生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构建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可以蕴含与当前问题有关但要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解决问题,培养能力。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营造出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去研究。

总之,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且进行优化组合,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常学勤.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指导[M].新华出版社,2009-0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