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

2017-05-10文晶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化学情境探究

文晶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为例,浅谈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化学;探究;情境;实验;能力

探究学习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学习;是鼓励参与、承认差异重视交流与合作的理解学习;是敢于质疑、鼓励创新的挑战学习;是以人为本、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发展性学习。下面我就”食盐和纯碱的探究”介绍如下:

一、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科学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的关键,因此,在学习课题1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趣味实验,如“点不燃的手帕”、“雨落花开绿叶出”、“空瓶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此时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出了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

方案一:品尝。分别取二种粉末进行品尝,咸的是食盐其余的是纯碱。展示后同学们同意该方案,也有同学提出纯碱属于盐类,它是什么味的呢?食盐味咸无可置疑,纯碱若是咸的就无法鉴别了。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我,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某校名言:你听说了就知道了,你看到了便记住了,你亲自做了便理解了。为消除同学们品尝顾忌,我解释了品尝少许纯碱对人体无副作用。同学们通过品尝知道了纯碱具有涩涩的味道,这具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鉴别热情。在此我顺势引导同学们,化学试剂品尝一定要慎重,未经允许,切记盲目品尝。

方案二:<适合实验室研究>取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生成的是纯碱,另一种是食盐。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我鼓励各组织间进行交流,以减小同学们间存在的差异,注重培养组内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团结意识。有同学提议滴加硫酸铜现象更明显,或使用氯化铁溶液也可以。我对同学们的提议未加以解释,而是说:”你们可以试一试”。同学们做了对比实验,使用硫酸铜现象更明显。但是用氯化铁却产生大量气泡并生成红褐色沉淀,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在课下进行探究了。

二、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声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幾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一一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三、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并非所有的知识都予以问题化,都进行情境设计,那样会完不成教学任务,甚至会喧宾夺主,空摆花架子,没有实效性。教师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抓住重点和难点。一般来说,那些能建立起广泛联系、迁移性强、活化率高的知识点,那些在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方法、学习策略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那些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的知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教学中可针对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问题设计,常以实验探究,模型制作、解说、补充,图表绘制、分析,习题演练,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等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四、初中化学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注重情感交融创设和谐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多给予学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愉悦的心境,通过激情飞扬的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难度应适中。问题情境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难度要适中。既不要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也不要超出学生现有水平很难讲清楚的问题。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教师适度的引导就能解决,即“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

第三,时机适宜。教师要适时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持续活跃。要在平淡无味中创设问题情境;要在新旧知识交汇处创设问题情境;要在重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适时的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还能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顺理成章。

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谨慎、合理地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化学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好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经历自主建构的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化学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