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学

2017-05-10史士彬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情感思想

史士彬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认识并完善自我,努力战胜自我;积极与他人和谐交往、相处,热情为他人服务;正确认识和适应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知晓国情,爱我中华,报效祖国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和人格情操。因此,我在教学中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

一、关爱学生,以情感人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问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应以教导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平易近人,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师生问成为朋友,可以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加强思想沟通,在平等的心理环境下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体会学生的思维角度,循循善诱,滋润心灵,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形成悦纳、共存、亲密无间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创设生动新颖的情境,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作为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钥匙,通过捕捉事物本身所隐含的感情色彩加以因势利导,将逻辑认知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强烈求知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情感要求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为此,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感要求,即要知道学生最希望、最关心的是什么,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教学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还包括了解学生情感上的缺陷是什么,需要着力培养出激发他们哪一方面的情感,比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l生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的。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轻易地给学生扣上一些坏的帽子,也不能把一些心理问题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否则,学生很有可能会真的向坏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情感基础,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

三、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调动学生情绪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于言。”語言是一种艺术,同一种语言,不同的说法,可使听者有完全不同的心里感受,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饱含深“情”,使“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思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作用,用自己的真情打动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

首先,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最能吸引学生。幽默是健康品质和教学机智的智慧之光。教师的幽默语言,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其次,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灵活地掌握语言的轻重缓急,或轻快舒展,或紧张急促,或慷慨激昂,或低沉庄重……使学生的情绪随教师的语调而起伏,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已经成为一种服务,一种情感的引导者,唯“情”才可打动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情感化的思品课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初衷。

四、耐心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耐心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的言行,不但受着这个人的认知的影响,也是受到这个人的情感来调节的。如果教师在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只是枯燥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出一个空洞的要求,是无法保证学生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的,更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长期的大量的努力,让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产生非常深刻的体验,这样才可以在内心产生力量,并形成一种意见,从而将自己的理念认识转为实际的行动。

尤其在教育一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也不愿意遵守纪律的学生时,这些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是很坚强,做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耐心和信心,有些学生还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老师在教育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持久的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老师,是不会歧视和抛弃这些孩子的,而是会用自己趋势的爱心去关心这些孩子,老师持久的耐心会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愿意接纳老师的教育最终取得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进步。

五、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

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条条、背条条上,而是着重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的层次水平上考虑,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辨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不仅口服,而且心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感情上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对待。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统一。

六、增强情感体验,明确责任意识,回报社会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新时期成长的孩子,责任意识越来越淡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例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单凭教材中几幅图片教育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我选择大量的有关环境与资源的图片:干涸的土地,滚滚的浓烟,肆虐的沙尘暴……,还引入了大量的数据:比如,关于水资源的,世界上有11亿人未能用上安全的饮用水,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等等。这些惊心触目的图片和数字,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追切性、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切实的去履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总之,心灵的桥梁需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敬、信任、体贴、关爱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教师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猜你喜欢

品德课情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情感移植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