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7-05-10董连仲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客体

董连仲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客体不全面,经济效益观念淡薄,效益分配失衡,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方法不科学等若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各高校应进一步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制度、健全财务分析方法等完善后勤财务管理的不足,促进改革的深化,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管理活动主体;客体;经济效益观念;效益分配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财务管理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高校保障体系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对策。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活动中主体不明确、客体不全面

一些高校的财务部门对财务的日常管理权并没有做到“全面行使”,存在日常管理权缺位或真空的现象。财务管理的主体不明确,其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换言之,一些高校的财务部门对后勤的某些财务事项不能管、管不到、不想管,致使高校财务部门对财务的管理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是在于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不明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法理上应该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客体不全面,主要表现为只重视现金的管理,忽视财产和财务管理行为的管理,使财务管理的触角不能全面延伸到财产的保管、经营、处置的过程和管理行为的始终,从而导致财产保管不好、经营不善、处置不当和财务管理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高校的后勤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功能没有分开,服务质量无法提高、不能监督其数量、不能制约其价格,使得财务管理出现漏洞。

(二)经济效益观念淡薄

在管理模式上,有些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的理财意识,财务运作仍保留着旧体制下的财务运作模式,存在着等、靠、要等思想。很多高校后勤在挖掘自身潜能方面略显不足,高校的自有优势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高校作为科技创业者的“孵化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及智力资源优势尚未有机结合,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高校后勤的发展。

(三)效益分配失衡

公平合理的效益分配制度是保证高校后勤凝聚力、发挥部门保障能力的动力源泉。高校后勤企业效益分配阶段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保障后勤员工的利益。例如高校后勤企业可能有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必须兼顾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否则,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很难贯彻落实。

(四)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方法不科学

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一是认为财务管理主要是记账、管钱,只要记好账、钱不差就行;二是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前者导致国有资产产得不到有效管理,后者导致财务管理没有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之合力。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创新性不强,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的体制、制度、模式、方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创新。

因此,目前的许多高校没有系统全面的财务分析,只是根据Ng"报表进行简单、有限的财务指标分析,而没有从高校后勤的综合经营业绩、成本、资产质量、资产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对高校后勤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

第一,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是高校本身而不是其后勤部门,明确高校财务部门是唯一得到校长授权的全面行使高校日常财务管理权的部门。后勤财务的日常管理权属于财务部门而不是属于后勤部门。充分发挥高校财务部门对包括后勤财务在内的全校财务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核算、控制、监督和分析的职能。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客体确定为现金及其出纳、保管和计算的过程以及财务管理的行为过程,财产及其经营、保管、处置的过程;把财务的管理范围全面地延伸到财产及其经营、保管、处置的过程,现金及其出纳、保管和计算的过程以及财务管理行为的始终,不留死角、不剩空位,不仅要做到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而且要做到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管。

第二,进一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在一些高校,主要领导由于不直接分管财务等原因,存在对学校的整体财务状况心中不是完全有数,对钱重争轻管,把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記个帐报个帐的服务工作。事实上财务管理工作是是学校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基础,是整个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保证,在学校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经费的需要与现阶段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且十分重要的任务。

第三,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真正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内部企业兼顾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逐步强化效益工资的发放力度,按岗位、效益优先原则,拉大分配的差距。只有破除那种待遇与职级挂钩而与实际职务岗位和实际贡献严重脱节的不合理分配制度,改为按实际所在岗位的职责,任务复杂程度和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确定所得报酬,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才能激发职工队伍的活力。

第四,健全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没有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就无法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信息,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高校财务管理使用较多的是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时,应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科学地选择分析方法,即根据分析的内容和具体对象选用分析方法,准确地反映后勤财务状况,为领导、上级有关部门和各级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三、结束语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是学校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举措,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知名度、教学质量、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途径。要使高校改革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改进后勤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客体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浅议犯罪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要件与法益概念的功能性反思
受贿罪客体的再认识
——对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老调新弹”
对不授予专利权客体认定的困扰——论患病风险度评估方法的可专利性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多个客体气体与水反应生成气体水合物的方法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