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练习题的设计与生成研究
2017-05-10曾伟
曾伟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第二小学)
摘 要: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思潮洪流中,许多进步的数学教育价值观涌现出来,并导引出了数学教育的新一轮改革,素质教育改革成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在目前教育工作中的中心话题。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育中许多方面的工作都要做重新的调整,这也为数学教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空间。时至今日,海量的数学习题其实并不能很好地促进数学教育工作,只有那些规范的、科学的、创新的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习题才能给予教师以很好的营养。以小学低年级的练习题为研究对象,对小学低年级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与生成原则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日后教研、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原则
高质量的练习题可将授课中的基础知识内化,学生通过计算、操作、讨论等不同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或將所习得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与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本文将以小学低年级的练习题为研究对象,对小学低年级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与生成原则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日后教研、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一、目的性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质量不仅要依靠课堂讲授来评定,学生作业、练习也要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要求作为巩固、提升的数学习题的形式、内容、难度都是以教学目标作为标准的。如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既有知识,强化学生本课时所学的技能,练习题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思维方法的反复强化。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则应考虑选择题、开放题等具有发散性的题目,以此来扩大学生知识的覆盖面。简而言之,数学练习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首要考虑的是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应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二、科学性原则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和他的学派曾提出人类自婴儿时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而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认知结构发展,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向思维,同时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面积等守恒概念,可以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继而进行深入的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其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给了我们有效的提示:应该以不同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特征为依据来选择练习题目,以学生的学科能力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为准则。设计深浅适度、范围适合与知识结构相适应的练习题。
三、促进性原则
在具体的习题生成的过程中,习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促使学生发挥水平,通过解题获得成就感,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重视学生在习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拥有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习题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服务的,同时也是为学生认识自我而服务的,想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习题的设计就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现实出发,通过学生完成习题的状况来识别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促进学生水平的发展、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性原则
习题的设计要体现创新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设计者设计的习题形式要不断创新。习题的目的是要提升学习能力,巩固既有知识。如果以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这就要求习题在设计的过程中能有更多形式上的创新,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操练中获得新鲜感与成就感。其二是设计出的每一道习题能激发出解题者的创新精神。同一题目有多种解法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只有题目在设计过程中就考虑到发散学生的思维,创造更多的解法,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习题设计工作的成熟。
五、规范性原则
数学习题应该表述清晰,要求明确,严谨且规范。除众所周知的“有关的概念必须是被定义的;有关的记号必须是被阐明的;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必须是充分的、不矛盾的;叙述语言则必须是清楚的;问题要求必须是可行的”。同时,对于开放性题目,应允许出现条件不足的情形,但题目本身仍应叙述清楚,有明确的要求,以便学生根据情境,自设条件,分情况得出结果。这是练习题在设计生成过程中最基础的原则,题目只有是规范的,才有可能具有科学、创新的属性。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育中许多方面的工作都要做重新的调整,这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对于数学教育研究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将不断鞭策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