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生命以过程

2017-05-10王为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要点中职语文

王为

摘要:《爱尔克的灯光》是著名文学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中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长宜子孙”的思想。表达了对光明世界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笔者在《爱尔克的灯光》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在新课导入、背景讲解、内容分析等方面进行重点引导,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关键词:《爱尔克的灯光》;中职语文;教学要点

一、导入要简单

导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爱尔克的灯光来自欧洲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姐弟两人住在哈立希岛上,弟弟每次出海,姐姐爱尔克就在岛上每夜每夜都燃着一盏灯,她要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指路,她怕他那远航的兄弟找不到回家的门。一次弟弟出海没有归来,爱尔克的灯就一直亮着。可是直到可怜的姐姐爱尔克失望地进了坟墓,她也没能等到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个传说作为文章的标题?以欧洲传说导入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文史知识,而且可以更好的感悟课文的情感。

二、背景要全面

每一位作家的作品,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的表现。因此,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是打开作者心灵的钥匙,无疑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讲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大家庭出生于四川成都。……巴金在法国求学时从一本德国教科书里读到了这个传说,也许是因为联想到自己心爱的姐姐而印象很深,后来曾多次提到这个传说。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又引用了这个传说,并以“爱尔克的灯光”作标题,以寄托对姐姐的怀念,文中提到的姐姐是作者的三姐。在他奔波在外的18年中,他常常梦到姐姐窗前的灯光,然而姐姐却在封建家庭中“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在这里,爱尔克的灯光就是姐姐窗前的灯光。它是照路的灯,蕴含着姐弟之间纯洁深厚的感情;它是希望的灯,寄托着姐弟所认同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它也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导引“我”回到故地,让“我”深味物是人非、人生艰难的悲凉。当然文章的意义不仅仅是纪念,还有更深的含义在里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理解这个问题。1941年1月第一次回到离别了十八年的故乡成都,回到他生活了十九年的公馆故居。这时,旧居已换新主,家已破败分裂,故居已数易其主,当时的主人是国民党的一个保安处长。巴金这次回故乡探望旧居,感慨良多,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

三、重点要透彻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41年3月。这一年,巴金本是怀着希望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情回到故乡探望的,此时已是离别家乡十八年后了,但在故乡成都他失望了。他发现,那里和他18年前出走的情况几乎差不多。他思绪万千,最终再次离开家乡。《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便记录了作者此次重返家乡的心情。全文以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了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

1.本文展示了两条生活道路

一条道路是祖辈们苦心安排的“长宜子孙”的老路:即文章里所说的,祖父辛劳一生,造就了一份家业,留下“长宜子孙”四个字,其意图是为了给后代安排一种舒适的生活,以财富来福荫后代。但是财富并不“长宜子孙”。作者也认识到了一个富裕的封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产,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没落的命运。即使是家庭中的那些有理想、有善良气质的年青人,如果光靠祖传的财富生活,那么他们的才智也就被毁灭了。另一条道路是作者自己正在走着的路:即与封建旧家庭作彻底的决裂,揭示了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毒害,表达了对旧制度的强烈憎恨,冲出狭小的“家”的牢笼,“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青年人应有自己的理想,冲破家的束缚,到社会上去寻找光明之路。

2.文中写了三种不同的灯光

从表情达意和结构两方面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课件)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了“三种灯光”,寓意深刻。第一种灯光:是出现在旧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这种灯光“是黑暗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它代表了作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家,象征封建旧家庭的没落与衰亡。第二种灯光:姐姐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曾经答应姐姐有一天会回来看她,同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爱尔克会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照路。所以这“灯光”既表现了姐弟之情,却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第三种灯光:是“我心中的灯”,这灯光是在作者心灵的灯,这灯光会永远给作者指示着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它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前两种灯光始终会熄灭的,唯有心灵的灯光是永远不会被熄灭。它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过上美好的生活。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线索,“形散神不散”,集中笔墨抒发了感情,表达了深刻的主题。作品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本文的题目,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蕴。

“爱尔克姐姐的灯光,象征着纯洁无私的爱,象征著人们之间持久亲切的关怀,象征着对那些在风急浪高、辽阔苍茫的大海上的航行者的呼唤和鼓舞。”巴金的这篇散文里的“灯光”正是取的这个象征意义。它是“指引人生航程的灯光”。换生命以过程,相信巴金先生1941年3月的这束灯光会一直照亮着千千万万的读者,永远,永远……”

猜你喜欢

教学要点中职语文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现场作文让学生不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