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示范研究
2017-05-10王玉全张凤祥郭亮
王玉全 张凤祥 郭亮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87-01
双城区现有耕地面积352.6万亩,其中玉米面积29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82.3%。玉米是双城区种植业的主体作物,随着玉米生产的不断发展,栽培模式及密度也在改变,为了探索最佳栽培模式,今年我们承担了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站关于玉米不同模式栽培示范项目,在哈市及双城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双城市岚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认真实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收获,现将项目总结如下:
1 示范基本情况
1.1 地点及合作社:新兴镇新民村岚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1.2 品种:鑫鑫2号。
1.3 施肥:每亩施用氮磷钾含量45%复合肥10公斤,二铵16.7公斤,氯化钾6.7公斤,追施尿素30公斤。
1.4 土壤类型:碳酸盐草甸黑钙土
1.5 有机质含量:2.897%-2.879
1.6 整地:春季耙茬旋耕起垄
1.7 前茬:玉米茬
1.8 中耕:两趟
1.9 封闭灭草:
90%高乙乳油100毫升/亩+38%莠去津悬浮剂120毫升/亩,兑水40-50公斤喷雾。
1.10 防虫:生物防治,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
2 栽培模式
2.1 110厘米大垄双植
2.2 67厘米垄上单行4:1空
2.3 67厘米垄上单行2:1空
2.4 67厘米垄上单行常规栽培
3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
3.1物候期调查
3.2 田间测产 测产及室内考种
3.3 生产投入 (亩费用)
4 效益分析
4.1 从物后期调查表可以看出,玉米110厘米垄上双行密植栽培模式,玉米67厘米垄上单行4比空栽培模式,玉米67厘米垄上单行2比空栽培模式与常规比较,4月29日同时播种, 5月18日同时出苗;拔节、抽雄吐丝、成熟期4比空、2比空较常规提前一天,110厘米大垄双植与常规相同。
4.2 由秋季田间测产及室内考种情况分析得出,玉米成熟期的株高、穗位因栽培模式不同略有差异,如株高110厘米大垄双植栽培模式较常规栽培矮了7厘米,67厘米垄上单行4比空矮了2厘米,67,厘米垄上单行2比空矮了9厘米;穗位与常规栽培基本相近;产量情况,不同栽培模式与常规种植相比较,第一是67厘米垄上单行2比空亩产739.7公斤,较常规栽培亩产675公斤,增產64.7公斤,增产幅度9.6%;第二是67厘米垄上单行4比空亩产739.2公斤,较常规栽培亩增产64.2公斤,增产幅度9.5%;第三是110厘米垄上双行密植栽培模式亩产717.3公斤,较常规栽培亩增产42.3公斤,增产幅度6.3%。
4.3 效益分析,三种栽培模式较常规增收情况,玉米市场价按每公斤1.40元计算,67厘米垄上单行2比空、67厘米垄上单行4比空、110厘米垄上双行密植栽培模式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亩增收90.58元,89.88元,59.22元。
5 结论
通过玉米不同栽培模式的示范可以看出,三种栽培模式平均单产均高于常规垄栽培模式,尤其是67厘米垄上单行2比空、67厘米垄上单行4比空栽培模式平均单产高于110厘米垄上双行密植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生产田),增产幅度在3.1-9.6%,表现最好的是67厘米垄上单行2比空栽培模式,增产幅度高达9.6%,增产主要原因,一是通风条件优越,空垄气流顺畅流通,受光透气良好,地下地上部水肥气热协调补给,二是合理密植,个体发育均衡,三是品种对路,鑫鑫2号玉米品种株型收敛,接棒部位适中,较抗倒伏,棒大粒多,百粒重较高,构成产量主要因子比较理想,总之,无论哪种模式,都是围绕植株在田间最大限度优化其生长环境,如通透性、水肥气热协同性,个体与群体发育协调性、平衡性等,也要根据品种株型决定密度,由栽培模式选择优良品种。建议玉米栽培,无论采取什么样模式,都要根据品种、土壤条件、管理水平、施肥技术、模式要求,进行试验、示范、构成产量形状稳定后,方能推广应用,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