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白背飞虱效果分析
2017-05-10周艳颜绿芬张登琴
周艳 颜绿芬 张登琴
[摘 要] 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白背飞虱高虫口密度的情况下,21%噻虫嗪悬浮剂5克/667 m2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可達74.37%,持效性较好。安全性好,对稻田有益生物及其他生物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噻虫嗪 悬浮剂 白背飞虱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39-01
噻虫嗪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杀虫谱广,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以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麻痹死亡。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稻飞虱、蚜虫、叶蝉等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无交互抗性 [1~4]。为验证噻虫嗪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2016年进行了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白背飞虱试验,对其防治效果作出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作物和靶标
水稻(籼稻),品种D香101,白背飞虱[Sogota furcifera (Horvath)]
1.2 试验地点
四川省叙永县后山镇丰收村。海拔705米,冬闲田,肥力水平中等,PH5.2,单季中稻,栽培规格330×240cm,灌溉条件好。施药时水稻分蘖期,前期未用药防治稻飞虱。
1.3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21%噻虫嗪悬浮剂(江阴苏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21%噻虫嗪悬浮剂分别为每667 m2 2.4克、4克、5g、;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3g/667 m2、清水对照50L/667 m2。试验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间设保护行,共20个小区。用PB-16型手动喷雾器进行喷雾,每小区用药液量2.25L,侧重于水稻中下部叶片喷施。
1.5 试验方法
2016年6月26日施药,水稻分蘖期,白背飞虱低龄若虫期。分别于药前、药后1天、药后7天、药后15天调查一次。每小区平行跳跃调查10点,每点调查2丛,用盘拍法查记虫量,并计算百丛虫量。
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20.1-29.0℃,平均23.6℃;降水量43.2mm,无极端气候现象。
1.6 数据处理方法
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计算平均数及防效],用DPS数理统计软件的Duncans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调查与结果
2.1 试验结果 试验平均值表见下表。
药后1天,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药后7天,21%噻虫嗪悬浮剂5g/667 m2处理与4g/667 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与2.4g/667 m2处理有显著差异,且4g/667 m2处理与2.4g/667 m2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药后15天,21%噻虫嗪悬浮剂5g/667 m2处理与4g/667 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与2.4g/667 m2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3 结果与讨论
悬浮剂无粉尘飞扬、不易燃易爆、粒径小、生物活性高,相对其他农药剂型安全环保,属于环保农药剂型,对稻田有益生物及其他生物无明显影响。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后7天起防效较好,且持效也较好,与对照药剂速效性、防效及持效性基本一致,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可用于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推荐21%噻虫嗪悬浮剂4-5g/667 m2防治水稻白背飞虱,低龄若虫期施药一次,重点喷施水稻中下部。
参考文献
[1]范银君,史雪岩,高希武.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的代谢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 2012,6:587-596.
[2]徐妍. 悬浮剂的研究与发展[J]. 中国农药,2013,6:19-24.
[3]嵇东,朱桂珍,姜威,等. 21%噻虫嗪悬浮剂防治稻飞虱试验效果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5,1:75-75.
[4]耿翔. 21%噻虫嗪悬浮剂等药剂防治稻飞虱药效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14,4:147-148.
作者简介:周艳(1997~),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专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