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2017-05-10赵发忠
赵发忠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西营九年制学校)
摘 要: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一、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达到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忽略了其他英语素养的培养。陈旧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实际生活中听不懂、说不出英语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很差。这种以中考为导向,只重视成绩的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新课程的目标和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一般都是按照讲解单词、句型、课文的顺序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不认真听讲,导致听课效率非常低。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互动少,学生的参与度低,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很有必要。
二、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1.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程导入环节能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颖、有趣的课程导入能在课程伊始成功抓住学生的眼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路紧跟着教师走,有助于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活跃学生思维,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促进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导入环节的重视,精心设置新颖有趣且与课程联系紧密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温故知新導入法和游戏导入法等。例如,对于比较简单的,且与已学知识没有联系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导入课程。这种导入方法使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就能明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去听课,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于和已学知识联系紧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不仅能自然导入新课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游戏导入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
2.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创设情境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创设生活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和创设歌曲情境等。
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拉近学生和新知识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避免学生对陌生知识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情景对话,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对话,也可以让学生创编对话进行表演。另外,教师可以组织英文演讲比赛或英语话剧表演。赛前的反复练习,有助于巩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以上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用歌曲渲染英语教学情境。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英文歌曲,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的律动中学习英语,感受音乐的美妙,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求英语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的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使各小组实力相当,在竞赛时能做到势均力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说教师分好组,把问题抛给学生就不管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适时指导。对于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争执不下的疑难问题,教师应详细讲解,及时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内化。
教学实践证明,设置具有趣味性的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合理采用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振兴.高效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张军.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