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
2017-05-10张国华
张国华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学校)
摘 要:“育人”是教学的首位。在初中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实施德育的最主要学科之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融合能够为初中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并且整合不同时空的教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课程的信息含量,大大促进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虽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滲透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清流”,但很多教师由于无法正确定位与把握信息技术的教学要点,使得信息技术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教育功效。为了改变这一问题,下面笔者从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之时、在激发学生情感认知之时、整合并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之时利用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
一、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之时利用信息技术
一直以来,教师都十分关注思想品德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总是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初中生依然记了就忘、忘了再记,导致思想品德课程陷入了消极的循环状态之中。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授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题。在《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课中,教学重点、难点都在于初中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重难点,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教育节目《变形记》中的节选片段,让他们观看山区孩子从小砍柴、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照顾爷爷奶奶的视频资料,然后我让学生思考:“这些孩子是否做到了自理?”学生回答:“是。”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些视频,让他们列出他们所认为的最重要的自理能力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最重要的自理能力是做饭,因为不会做饭我们就会饿死。”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打扫卫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定外卖,或者是随便买点东西吃。可是如果不会打扫卫生的话,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太糟糕了。”等等。随着学生的不断陈述,我会将学生所提出的自理能力在黑板上陈列出来。紧接着,我再次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案例:甲生活在城市之中,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从小就学会了做饭、洗碗等家务,但是他不会砍柴、喂猪等,那么,他算是实现了自理吗?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给出了肯定答案。趁此机会,我问学生:“那我们如何才能自理呢?”学生也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我们必须克服依赖父母的惰性,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并且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实现自理。
二、在激发学生情感冲突之时利用信息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双基”教学上,即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学生是否喜欢,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深刻,他们是否能够体会到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与人文思想,并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老师忽略。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我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产生了叛逆心理,处处与自己的父母作对。于是,在《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动画,画中有孩子、父亲、母亲,孩子在学校中就像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但是回到家中却收起了自己的笑容,处处与父母对着干,父母十分无奈与伤心。为了体现本课教学主题,整个动画我设计了五组人物,有的家长是高薪阶层,有的父母是低薪阶级,但不管怎样,这五组动画都体现了一个道理:不管我们的父母从事何种工作,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永远是父母的牵绊,他们总是力所能及地给我们最好的东西。通过这个动画,引入本课主题:我们不应该挑剔父母,而是学会感恩。学生在看到这个动画的时候,情绪都出现了很大的波动。
三、在重整教学资源之时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能够整合不同时空的文字、图画、影像等资源,是重整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在重整教育资源的时候,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网络信息。在《行为与后果》一课中,我在备课阶段收集了很多网络资料,有青少年因为抑郁自杀,徒留亲人伤悲等消极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资料,也有人勇于助人,互帮互助,建立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的资料。这些资料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责任以及每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意识到哪种行为是好的,我们又应该杜绝何种行为。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在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冲突之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要在需要重新整合并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教学之时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
参考文献:
[1]周海燕.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16(7).
[2]彭彪锋.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与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7).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