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2017-05-10熊雪梅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层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熊雪梅

摘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按照学科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每堂课都是按照计划来完成。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是一味的跟着教师跑,学生只知道学习内容的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保持数学学习的新鲜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这也体现了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与学习独立个体的一种尊重,使他们扎扎实实的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对数学的爱好程度不同,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的兴趣也就会存在差异,教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教学效果一定不尽人意。这种情况下,就要针对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个体水平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指标都要对学生区别对待,使他们都能稳步发展。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含义

分层教学模式根据素质教育要求,针对高中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的新型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所述的“分层教学”模式,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大发展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以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目标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基因遗传等原因,其能力和认知均有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能力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就是齐步走的模式,所有学生统一接受教育,统一完成一样的作业。这样很容易出现优等生学不够,后进生学不会的局面,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而且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分层教学,结合新课标规定的个体差异,主要指的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还可以对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实现学习目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对于分层教学模式,教师要深入剖析其理论内涵,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的加以运用。

(1)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深所深,浅所浅,益所益,尊所尊”。其核心思想就是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养。尽管班级制度下每个班级的学生年龄基本相同,但由于学生的生长环境相差较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和统一教材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就可以按照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育。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实现形式,它可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想做好因材施教,首先要全面了解所授课的学生,分析他们在智力及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做好分层教学工作。

(2)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的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学生有两种能力,一个是现有的能力,一个是潜在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之间的区域就叫做最近发展区。想要通过最近发展区理论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将最近发展区变成学生现有的能力,需要根据学生的这两个能力进行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进步。高中数学老师可以根据最新发展区的理论,适当拔高教学难度,促进学生进步。

(3)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的布鲁姆提出的,主要内容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学生抱有信心,对学生充满期待,学生感知到老师的这种信心和期待之后,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要给每个学生讲清楚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此外,还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使老师心中有数,也使学生有学习反馈,最后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对不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修正。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途径

高中数学要想更好的实现分层教学目标,就要细化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使教學有的放矢。

(1)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分层可以按照两种方式,一是根据中考成绩分为普通版和提升班,二是根据班级内每次的月考成绩再进行分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去不同的班上课,只要向该班级的班主任与授课老师提出申请就可以,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偏科的问题。

(2)教学目标的分层。对学生分层后,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高考大纲、新课标的要求设定分层教学目标。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层、提升层。其中,基础层主要要求对大纲的知识了解、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在考试中学生可以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对基础层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层主要要求在基础层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较复杂的应用及综合应用。

(3)教学设计的分层。确定好教学目标后,就可以将教学相关理论、例题及练习题进行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应对不同的知识难度,也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前文所讲的等差数列的判定课程中,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推导公式时,根据设定的分层教学目标,可以对其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4)作业设计的分层讲完基础知识之后安排一些作业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既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又可以查漏补缺。在设计作业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设置难度不同的作业。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正处于试验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尝试。分层教学在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绩明显提高,环境适应性明显增强,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老师对实验班级学生的表现比较满意,总体上看来,数学分层教学是成功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分层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