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师的基本素养

2017-05-10王海山

速读·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高校素养

王海山

摘要:科学知识的总量与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给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具备较高的素养已成为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因此,高校教师具备了什么样的素养,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具备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学。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国际形势下,以及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新要求下,教师的责任似乎又不单单就是指教学,他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在里边。我们知道,教学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因为它面对的是充满个性、充满鲜活张性的独立生命个体。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完成这项简单而复杂的教学工作,进行素质教育,这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还要具有职业道德上的修养。也只有教师的素质修养提高了,才有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因此,我们说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出具有素质的学生,就必须自身要具有基本的素养。那么教师又将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来体现出教师的基本素养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进行探讨的。

一、认清教师这个角色

在教师这个职业中,作为一名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给自身一个明确的定位。因为,只有定位清楚了,才意味着更进一步的明确自身所要肩负的义务、职责与享有权力的参与或运用等。教师具有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角色要遵守这样的规范,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如此,教师更应如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中要求教师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教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无论你是教授什么样的课程,但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首先要扮演的就是文化的传播者,要交给学生们“一技之长”,这个“技”现在我们可以将它引申为更多的知识信息,更不单纯的归结为一门技术。这也是社会对于教育的引申。因为教育中最终的结果不是要教师教出只会学习书本死知识的学生,而是要教出具有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完整的人”。教师要体现出教师这样的指导作用,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出这样的作用性。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对所学的知识有个认知,并且能够在一系列复杂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觉察出自己所犯的错误,或是及时的对错误信息进行矫正。

此外,教师还将是一名人格塑造工程师。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他的世界观、价值觀和道德观念都将作为一种无形的人格力量影响着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无以言说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或许比专业性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也或许影响的更为长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德行,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性的影响,更要朝着个学生树立个好的榜样而努力。

二、认清教师的基本素养是什么

1.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师德可以说是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具体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这个行业的要求和规范,是让教师更加明确自身位置的行为准则。我们说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上的知识,更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正确的思想理念,例如,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校,更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有了这样的思想理念,才能够在教学之余或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让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科技知识文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是在充实着自我、实现着自我,并且是在为学校做贡献,为国家做着贡献。有了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才能够有个正确的人生心态、文化心态,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建立一种高尚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教师要有坚实的知识储备

知识是无限的,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坚实的知识储备,这就意味着他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填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让学生学到的更多,除了培养他热爱学习的态度外,让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身要具备知识内容的扩大能力。这不仅仅是指理论上的能力,还包括专业技能让的表达,例如教学表达,技能表达等。将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也会使得教师作为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桥梁更加的坚固,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往更深层次也就意味着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体现出教师的基本素养

1.热爱学生

学生是花朵,即便是作为高校的学生也如此。学生是面对着即将步入社会的新鲜血液,他们需要教师在人生路岔口扶持一下,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社会是充满爱的,老师是伟大的,只有教师与学生有了心灵上的沟通与认可,才能够达成默契。学生变得更加爱学,而老师则变的更热爱这个教学工作,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而热爱学生也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让教师更方便于了解学生,从而进行“因地制宜”。

2.敬业精神

如果一名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敬业,那他就不配为人师。教师的敬业精神是“献身”的过程,它让教师能在这种精神作用下甘愿忍受艰苦的教学环境或是教学待遇。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就好比在孕育一代代孩子,而不论教师年龄如何在增长,你的孩子却始终没有改变。只有教师有了这份“献身”精神的爱才能够执着于这份事业,也才能够不断的提升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也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3.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新的源泉,是力量的源泉,也是进步的源泉。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多多体现出创造精神。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用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出新的教学工具,便于教师更能让学生浅显易懂的明白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并且创造精神也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有力武器”。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想要教出好的学生,除了以上几点基本素养外,还要注意自己文明的仪表态度,包括自己的衣着、举止、言语和教态等等。教师是“为人师,为人范”的。具备好的教师风度,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教师的职业规范素养。并且端庄的衣着、稳重的举止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样板,不仅是作为学生的外在楷模,更能成为影响学生对于教师个人魅力的认定因素。并且教师热情而谦逊的教学态度或是个人性格,都有利于营造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舒服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高校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